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忘(拼音:wà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8]  。此字始見於春秋金文,古字形從心、從亡,表示失去記憶,“亡”兼表音。“忘”本義指不記得、忘記,又泛指遺失或失去。 [3] 
中文名
拼    音
wàng
部    首
五    筆
YNNU [1] 
倉    頡
YVP [1] 
鄭    碼
SHWZ [1] 
筆    順
點、橫、豎折、點、卧鈎、點、點
字    級
一級(編號:0844) [8] 
平水韻
下平聲七陽、去聲二十三漾 [2] 
總筆畫
7(部首4,部首外3)
統一碼
U+5FD8 [1] 
結    構
上下結構
筆順編碼
4154544
注音字母
ㄨㄤˋ
四角碼
0033₁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形聲兼會意字。“忘”在金文中寫作圖1、2,小篆寫作圖2,都是上下結構,由“”和“”構成。“忘”是“亡”的後起分化字,“亡”字在“忘”字中除用為聲旁指示讀音外,也有表示“失去”的作用。古人認為心臟是主管思想和記憶的器官,因此“忘”字以“心”為意符。整個字意思是(記憶)從心中失去了、消失了,就是“忘記”的含義。漢隸(圖4、5)字形與小篆相同,由於字形方塊化而成為今天的“忘”。 [3]  [16] 
“忘”字本義是失去記憶、不記得的意思。失去記憶、不記得本質上也是一種“失去”,因此“忘”也可以表示“失去”“遺失”等一系列意義。古籍中常有“忘形”一詞,如《琴賦》中有“舞者亂節而忘形”,就是説跳舞的人忘記了節拍而失去了正常的姿勢。於是有“得意忘形”一詞,另外與“忘”字有關的詞還有“忘年交”“忘形友”等。 [1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wàng
動詞
不記得;沒有記住
forget;
neglect
《詩經·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司馬法·仁本》:“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周恩來《致柯棣華大夫家屬的慰問信》:“我們受惠於他的極多,使我們永不能忘。”
忘記;忘懷;忘卻;遺忘;淡忘;難忘;念念不忘
捨棄
give up
《詩經·秦風·晨風》:“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

無;沒有
not have
《史記·孟嘗君列傳》:“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高皇帝蓋悔之甚,乃使劉敬往結和親之約,然後天下忘干戈之事。”

喪失;遺失
lost
《漢書·戾太子劉據傳》:“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 顏師古注:“忘,亡也。 吳王殺之,被以惡名,失其善稱號。”
晉·陸機《嘆逝賦》:“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 李善注:“忘,失也。”

終止;斷絕

《詩經·小雅·沔水》:“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國語·晉語七》:“夫絳之智能治大官,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10]  《漢語大字典》 [11]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心部】武方切(wáng,今讀wàng)
忘,不識也。從心從亡,亡亦聲。
【註釋】①識(zhì):記。 [12] 

説文解字注

【卷十】【心部】
“(忘)不識也”注:識者,意也,今所謂知識,所謂記憶也。
“從心,亡聲”注:依《韻會》本。武方切,十部。 [4]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忘;部外筆畫:3
(wáng,今讀wàng)《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並音亡。《説文》:不識也。《增韻》:忽也。
又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注: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wàng)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並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注:志不在於歃血也。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慄,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説文》:從心從亡。會意。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法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心”的第二筆楷體是㇃(卧鈎)。
【寫法】“亡”窄“心”寬。“亡”,居上居中,點寫在豎中線上端,㇗(豎折)橫段在橫中線。“心”,居下居中;第二點在㇃(卧鈎)上方豎中線上。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一漾

合口呼
次濁
巫放切
mjuɑŋ
集韻
平聲
十陽
開口呼
次濁
武方切
ɱiɑŋ
去聲
四十一漾
開口呼
次濁
無放切
ɱiɑŋ
禮部韻略

平聲





無方切


去聲





無放切

增韻

平聲





無方切


去聲





巫放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江陽

合口呼

次濁

ʋuaŋ

去聲
江陽

合口呼

次濁

ʋu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無邦切


去聲
江陽





無放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次濁
無方切
ɱuaŋ

去聲
十七漾


次濁
巫放切
ɱuaŋ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十剛講降角






(參考資料:漢典 [6-7]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i̯waŋ
先秦
王力系統
m
ǐw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jua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m
jw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jang
西漢



東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w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i̯wa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m
ǐwa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juɑ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iɑŋ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ja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ɱ
ǐuɑŋ
(參考資料:漢典 [6-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uaŋ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ua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uaŋ
55
去聲
文讀
vaŋ
55
去聲
白讀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uaŋ
35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uaŋ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uaŋ
13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uaŋ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uɑ̃
53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uɑ̃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uaŋ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vɒ̃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vɒŋ
31
陽去
文讀
mɒŋ
31
陽去
白讀
吳語
温州
ɦuɔ
22
陽去
文讀
maŋ
31
陽平
白讀
湘語
長沙
ua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uan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uɔŋ
21
陽去
文讀
uɔŋ
45
陰去
文讀
mɔŋ
45
陰去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mɔŋ
11
陽平
文讀
mɔŋ
52
去聲
白讀
粵語
mɔŋ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mɔŋ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bɔŋ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buaŋ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uɔŋ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ua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9]
  • 2.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4-13]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40
  • 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説文解字注 下[M]:鳳凰出版社,2007.02:2037
  • 5.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第320頁
  • 6.    「忘」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3]
  • 7.    「忘」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3]
  • 8.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1-06]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7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402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355
  • 1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430
  • 12.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63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57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31
  • 15.    左民安 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235
  • 16.    徐建中著.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生活常識[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11:8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