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藥術語)

鎖定
中醫術語,①五臟之一;②推拿穴位名;③耳穴名。
中文名
類    別
中醫藥術語
出    處
作為推拿穴位見於《小兒按摩經》

目錄

概念

五臟之一,位於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衞護。其形圓而下尖,如未開之蓮蕊。

解讀

1、五臟之心,位於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衞護。其形圓而下尖,如未開的蓮花。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互屬絡於心與小腸,相為表裏。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與自然界夏氣相通應。
2、推拿穴位,又稱心經、心火、心主,見陳氏《小兒按摩經》。位於中指遠端的指腹面。
3、耳穴-心,位於耳甲腔中央。

中醫應用

一、五臟-心
(一)主要生理機能
1、主血脈
心主血脈,即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心主血脈包括心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
(1)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內涵,是心氣能推動血液運行,以輸送營養物質於全身臟腑形體官竅。人體各臟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心脈自身,皆有賴於血液的濡養,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維持生命活動。血液的運行與五臟機能能密切相關,其中心的搏動泵血作用尤為重要。而心臟的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作用。心氣充沛,心陰與心陽協調,心臟搏動有力,頻率適中,節律均勻,血液才能正常地輸布全身,發揮其濡養作用。若心氣不足,心臟搏動無力,或心陰不足,心臟搏動過快而無力,或心陽不足,心臟搏動遲緩而無力,均可導致血液運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內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謂“奉心化赤”。主要指飲食水谷經脾胃之氣的運化,化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為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入脈,經心火(即心陽)的作用,化為赤色血液,即《素問·經脈別論》所謂“濁氣歸心,淫精與脈。”清·唐宗海《血證論》説:“火者,心之所主,化生為血液以濡養周身。”可見,心有總司一身血液的運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火虛衰,可致血液化生障礙。
(2)主脈:心主脈,是指心氣推動和調控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流通暢。心與脈直接相連,形成一個密閉循環的管道系統。心氣充沛,心臟有規律的搏動,脈管有規律的舒縮,血液則被輸送到各臟腑形體官竅,發揮濡養作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説“心者……其充在血脈”,即是針對心、脈和血液所構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系統而言。
脈為血之府,是容納和運輸血液的通道。營氣與血並行於脈中,故《靈樞·決氣》説:“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血液能正常運行,發揮其濡養作用,除心氣充沛外,還有賴於血液的充盈和脈道的通利。血液是供給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營養物質的載體,心血的充盛,使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發揮。脈道通利,是指脈管富有彈性並暢通無阻。脈管的舒縮與心氣的推動和調控作用有關。心陽與心陰協調共濟,則脈管舒縮有度,血流通暢,既不過速而致妄行,又不過緩而致瘀滯。如此血液方能在經脈中流行不止,循環往復,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血液供給的營養。
只有心氣充沛,心陰與心陽協調,血液才能在脈管中正常運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呈現面色紅潤光澤,脈象和緩有力等徵象。若心氣不充或陰陽失調,經脈壅塞不通,舒縮失常,不能正常地輸送血液,人體得不到血液濡養,常見心悸怔忡或心胸憋悶疼痛,唇舌青紫,脈細澀或結代等症。
心、脈、血三者密切相連,構成一個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必須以心氣充沛,血液充盈,脈管通利為基本條件。其中心臟的正常搏動,對血液循環系統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起着主導作用,故説“心主身之血脈”(《素問·痿論》)。
2、藏神
心藏神,又稱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統帥全身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和主司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的功能。故《素問· 靈蘭秘典論》説:“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體之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感活動及性格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
人體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們都必須在心神的主宰和調節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體生命活動。心神正常,則人體各臟腑的功能互相協調,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馭氣控精,調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輸布,而精藏於五臟之中而為五臟之精,五臟之精所化之氣為五臟之氣,五臟之氣推動和調控五臟的功能。因此,心神通過駕馭協調各臟腑之氣以達到調控各臟腑功能之目的。由於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稱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靈樞·邪客》)。同時,心為神明之髒,主宰精神意識思維及情志活動,如《靈樞·本神》説:“所以任物者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觀事物並作出反應,進行心理、意識和思維活動的臟器。這一複雜的精神活動實際上是在“心神”的主導下,由五臟協作共同完成的。由於心為藏神之髒,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傷,首傷心神,次及相應臟腑,導致臟腑氣機紊亂。
心之所以稱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還與其主血脈功能,即生血和運血功能有一定關係。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動,都離不開血氣的充養,而血氣通過脈管到達全身各處,是以心臟搏動為動力的。只有當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臟腑形體官竅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動得以繼續。若心主血脈的功能發生障礙,就可影響到各臟腑形體官竅。一旦心臟搏動停止,全身臟腑形體官竅的功能也即喪失,生命活動也隨之結束。
心的主血脈與藏神功能是密切相關的。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之一,如《靈樞·營衞生會》説:“血者,神氣也。”心血,即在心臟與血脈中化生和運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則能化神養神而使心神靈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則能馭氣以調控心血的運行,濡養全身臟腑形體官竅及心脈自身。
(二)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是:為陽髒而主通明。心位於胸中,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故稱為陽髒,又稱“火髒”。火性光明,燭照萬物。心喻為陽髒、火髒,其意義在於説明心以陽氣為用,心之陽氣有推動心臟搏動,温通全身血脈,興奮精神,以使生機不息的作用。心主通明,是指心脈以通暢為本,心神以清明為要。心脈暢通,固需心陽的温煦和推動作用,但也須有心陰的涼潤和寧靜作用。心陽與心陰的作用協調,心臟搏動有力,節律一致,速率適中,脈管舒縮有度,心血才能循脈運行通暢。心神清明,固然需要心陽的鼓動和興奮作用,但也須有心陰的寧靜和抑制作用。心陽能推動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動,使人精神振奮,神采奕奕,思維敏捷;心陰的寧靜作用,能制約和防止精神躁動。心陽與心陰的作用協調,則精神內守,既無亢奮,也無抑鬱。因此,古代醫家把心喻為人身之“日”,如清·高士宗《醫學真傳·頭痛》説:“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唐宗海《血證論》也説:“心為火髒,燭照萬物。”實際是強調心以陽氣為用,以及心陽的温通血脈和興奮精神的作用,並非忽略心陰的作用。若心的陽氣不足,失於温煦鼓動,既可導致血液運行遲緩,瘀滯不暢,又可引起精神萎頓,神識恍惚;心陰不足,失於涼潤、寧靜,可致血液運行加速與心神不寧,出現心慌、心煩、失眠等症。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1、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心在體合脈,是指全身的血脈統屬於心,由心主司(見上)。其華在面,是指心臟精氣的盛衰,可從面部的色澤表現出來。“有諸內,必形諸外”,內在臟腑精氣的盛衰及其機能的強弱,可顯露於外在相應的體表組織器官。由於頭面部的血脈極其豐富,全身血氣皆上注於面,故心的精氣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可以顯露於面部的色澤變化。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説:“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心氣不足,可見面色㿠白、晦滯;心血虧虛,則見面色無華;心脈痹阻,則見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則見面色紅赤;心陽暴脱,可見面色蒼白、晦暗。故《素問·五藏生成》説:“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2、在竅為舌
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覺,表達語言。心在竅為舌,又稱心開竅於舌,是指心之精氣盛衰及其功能常變可從舌的變化得以反映。因而觀察舌的變化可以瞭解心的主血脈及藏神功能是否正常。
舌為心之竅,其理論依據有四:①心與舌體通過經脈相互聯繫。《靈樞·經脈》説:“手少陰之別……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②心主血脈,而舌體血管豐富,外無表皮覆蓋,故舌色能靈敏地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狀態。③舌具有感受味覺的功能。心主血脈,心之氣血通過經脈上榮於舌,使之發揮鑑別五味的作用。故《靈樞·脈度》説:“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④舌與言語、聲音有關。舌體運動及語言表達功能依賴心神的統領,故説:“舌者,心之官也”(《靈樞 ·五閲五使》)。
綜上所述,舌與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若心有病變,亦可從舌上反映出來。如;心血不足,則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則舌紅生瘡;心血瘀阻,則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則可見舌強、語謇,甚或失語等。
舌本為口中的實體感覺器官,並非為“竅”,與耳、目、鼻、口等孔竅性器官不同。心本有竅,《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謂“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是説耳之聽聲與心神相關。此外,舌通過經絡與脾、肝、腎等髒也有聯繫,與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之説相合。
3、在志為喜
喜,是心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應答而產生的良性情緒反應。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與喜志有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説:“在髒為心,在志為喜。”喜,一般來説屬於對外界刺激產生的良性反應。喜樂愉悦有益於心主血脈的功能,所以《素問·舉痛論》説:“喜則氣和志達,營衞通利。”但喜樂過度則可使心神受傷,如《靈樞·本神》説:“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從心主神志的功能狀況來分析,又有太過與不及的變化。精神亢奮可使人喜笑不休,精神萎靡可使人易於悲哀,如《素問·調經論》説:“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另外,心為神明之主,不僅喜能傷心,而且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所以《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説:“愁憂恐懼則傷心。”
4、在液為汗
汗是五液之一,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化後,經汗孔排於體表的液體,如《素問·陰陽別論》説:“陽加於陰謂之汗。”心在液為汗,是指心精、心血為汗液化生之源,《素問·五藏生成》有“五臟化液:心為汗”之説。
汗液的生成、排泄與心血、心神的關係十分密切。心主血脈,血液與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滲出脈外則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潤皮膚,又可排出體內代謝後的廢水。汗出過多,津液大傷,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見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為心之液”之説。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與調節。心神清明,對體內外各種信息反應靈敏,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就會隨體內生理情況和外界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的調節,所以情緒緊張、激動、勞動、運動及氣候炎熱時均可見汗出現象。驚恐傷心神,又可導致大量汗出,故《素問·經脈別論》説:“驚而奪精,汗出於心。”由此可見,心以其主血脈和藏神功能為基礎,主司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從而維持了人體內外環境的協調平衡。又,汗是陽氣蒸化津液所致,汗多又可耗散心氣或心陽,大汗可致心氣、心陽暴脱而出現氣脱或亡陽的危候。
5、與夏氣相通應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自然界一派炎熱之象,屬陽中之陽的太陽。五臟和自然界的四時陰陽相通應,心主夏。心與夏氣相通應,是因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熱為主,在人體則心為火髒而陽氣最盛,同氣相求,故夏季與心相應。人體的陽氣隨着自然界陰陽之升降而發生週期性變化。夏季則人體陽氣隆盛,生機最旺。從五臟來説,心為陽中之陽,屬火,故心之陽氣在夏季最旺盛。一般説來,心臟疾患,特別是心陽虛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緩解,其自覺症狀也有所減輕。而陰虛陽盛之體的心臟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説的“陽勝則身熱……能冬不能夏。”從預防角度來看,中醫養神理論重視根據時令來調攝身心,在夏三月應當“夜卧早起,無厭於日”,儘量延長户外活動時間,使人的身心符合陽氣隆盛狀態,這樣可使心的機能達到最大限度的擴展,發揮生命的潛能。從治療角度看,中醫學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論。如陽虛性心臟病在“水旺”的冬季易於發作,而“王氣”是不易治療的,故待到夏季心火之用事,內外陽氣隆盛之時給以適當調理,藉內外陽氣之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推拿穴位-心
能退熱發汗、通利小便,治火眼、口瘡、驚搐等症。《小兒推拿廣意·陽掌十八穴病訣》:“心火,推之退熱發汗,掐之通利小便。”《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凡心火動,口瘡弄舌,眼大小眥赤紅,小水不通,皆宜推而清之。至於驚搐,又宜清此。”
三、耳穴-心
主治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口舌生瘡等。
[1-3] 
參考資料
  • 1.    主編: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7月
  • 2.    主編: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 3.    主編: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