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葉冷水花

鎖定
心葉冷水花,是蕁麻目蕁麻科冷水花屬的植物。矮小灌木或亞灌木,無毛。直立,高6-13釐米,粗約6毫米。常於石灰岩山坡雜木林陰處石上,海拔850米生長。
中文名
基心葉冷水花
拉丁學名
Pilea basicordata W. T. W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蕁麻目
蕁麻科
樓梯草族
冷水花屬
四萼組
基心葉冷水花系

心葉冷水花形態特徵

心葉冷水花 心葉冷水花
矮小灌木或亞灌木,無毛。直立,高6-13釐米,粗約6毫米,灰綠色,皮孔橢 圓形,密佈短桿狀鍾乳體,節密集,葉痕明顯,半圓形,不分枝。葉肉質,干時厚紙質, 生於莖的上部,長圓狀卵形,長8-12釐米,寬5-8釐米,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 部心形或深心形,邊緣自中部以上齧蝕狀波狀或近全緣,兩面干時變灰綠色,鍾乳體紡 錘形,長約0.4毫米,兩面明顯,葉脈在兩面近平坦,基出脈3,側出的一對稍弧曲,伸 達上部四分之一處與側脈網結,側脈約10對,不明顯,外向二級脈約10條,在近邊緣 處網結;葉柄粗,長3-8釐米,密佈鍾乳體;托葉大,幹膜質,干時棕褐色,長圓形, 長約2釐米,寬0.8-1釐米,有縱肋數條,半宿存。
雌雄同株;花序單生於莖上部葉腋, 聚傘圓錐狀,疏鬆,長8-13釐米,其中花序梗長6-8釐米;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0.8 毫米。雄花梨形,在芽時長近2毫米,花梗長2-3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卵形, 外面近先端處有明顯的短角;雄蕊4;退化雌蕊小,圓錐狀,周圍疏生綿毛;雌花具短梗; 花被片4,近等大,卵狀長圓形,長約0.5毫米,背面多少呈龍骨狀;退化雄蕊小,橢圓 狀長圓形,在果時增長至約1.2毫米;子房長圓形,長約1毫米,柱頭纖毛粗。
瘦果長 圓狀卵形,凸透鏡狀,長約1.5毫米,表面有糠皮狀皺紋,熟時變橙色,有小刺狀的突 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1] 

心葉冷水花生長環境

生長於石灰岩山坡雜木林陰處石上,海拔850米。

心葉冷水花分佈範圍

產廣西。模式標本採自柳城。 [1] 

心葉冷水花主要價值

Pilea Basicordata W. T. Wang.
【藥 名】:心葉冷水花
【來 源】:為蕁麻科植物心葉冷水花的全草。
【功 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 治】:用於癰疽瘡瘍,無名腫毒,燒燙傷,疥瘡,疥癬,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血腫脹,腰肌扭傷,內傷,金傷。
【性味歸經】:苦、澀,涼。肝、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搗敷患處;或調末調放。
【別 名】:基心葉冷水花(《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登赫赫、紅蘚草(廣西上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西。
【考 證】:始載於《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