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調節

鎖定
心理調節(mental adjustment)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常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着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伴隨着喜。怒。哀。樂等情感體驗等。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
中文名
心理調節
外文名
mental adjustment
所屬學科
心理學

心理調節心理學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着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説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有朋友説:“學心理學的人能看透別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裏想什麼,好厲害!”這些説法把心理學神化了,其實,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心理學者只是在儘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間接的觀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人與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需要與動機能力、氣質、性格和自我意識等,從而得出適用人類的、一般性的規律,繼而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和實踐。

心理調節心理調節簡介

心理調節定義

生活中矛盾和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反應,主要是情緒反應,所以心理調節和控制的最基本點,可以説是調節和控制情緒,使之推遲發作或發作適可而止。但這種調節又與個體對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以及自我評價密切有關。

心理調節意義

學會善於掌握自我,善於控制和調節情緒,對適應社會發展、維護心身健康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情緒活動可以説是心理刺激中對健康影響最大、作用最強的成份。人的任何活動莫不以情緒為背景,伴有情緒色彩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健康的情緒生活。要注意情緒表現的適當性及情緒的緊張適度。
情緒的適度緊張不僅使人們生活富有節奏和情趣,而且能高效地發揮人們的潛能,從而獲得心身和諧和心理健康。情緒的表現適當是該哭就哭,該笑就笑,而不要無限地壓抑自己的情緒。此外,培養樂觀的態度、幽默感,都能保持自我感覺良好,及時緩解心理緊張。
心理調節是通過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個人所處的環境,盡力消除那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生活事件,理智接受非個人能力能改變的現實,從而去良好地適應,並使情緒積極而穩定,保持自我意識良好,達到保持心身健康的目的。

心理調節原則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脱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調節方法

1、暗示調節
心理學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內部語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不好的心理和行為。自我暗示即通過內部語言來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等等,以此來緩解心理壓力,調節不良情緒。暗示是一個正常的心理現象,人羣中約有1∕3的人有較強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應,他們容易無條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觀念和説法。
2、放鬆調節
用放鬆的方法來調節因挫折所引起的緊張不安感。放鬆調節是通過對身體各部主要肌肉的系統放鬆練習,抑制伴隨緊張而產生的血壓升高、頭痛以及手腳冒汗等生理反映,從而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焦慮情緒.
3、呼吸調節
這也是情緒調節的一種方法.通過某種特定的呼吸方法,來解除精神緊張、壓抑、焦慮和急躁等。比如,緊張時,採用深呼吸的方法可減緩緊張感。平時也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訓練,使情緒得到良好調節。
4、想象調節
受挫心理調節能力並非要等到受挫後再來培養,而是在平時就要訓練。想象調節既是指在想象中,對現實生活中的挫折情況和使自己感到緊張焦慮的事件的預演,學會在想象的情境中放鬆自己,並使之遷移,從而達到能在真實的挫折情境和緊張的場合下對付各種不良的情緒反應。想象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學會有效的放鬆;其次把挫折和緊張事件按緊張的等級從低到高排列出來,製成等級表;然後由低向高進行想象訓練,就能達到情緒改善的效果

心理調節心理調節方法

1、自我合理宣泄
合理宣泄可以包括傾訴、痛哭和寫日記,此外還有唱歌、吟誦、彈奏、繪畫、書法等等形式。
2、自我情志轉移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有意識地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平時感興趣和喜歡做的事情上去。
3、自我理性昇華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會有高尚的情操、坦蕩的胸懷和美好的迫求。這樣的人無論現實生活何等艱難,所處的環境何等險惡,他們的精神世界始終是充實的,這也正是人的希望之所在。
4、自我適度讓步
“退一步天地寬,讓一招前途廣。”適度讓步可以使自己在心理上獲得解脱,緩解矛盾,減輕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對心理健康益處很大。
5、自我遺忘
一件事已經過去了,無論做得對不對、合適不合適,都不要再想它了,特別是不愉快的事,更不要長時間地去回憶。
6、自我解脱
自我解脱的目的就是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求得心理平衡,也叫“酸葡萄法”。只要“酸”不過度,對於調整自我心態還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