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格

(心理學術語)

鎖定
人格(personality)是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徵。
中文名
人格
外文名
personality
學    科
心理學
本    質
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
表    現
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
特    點
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

人格簡介

人格又稱個性是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興趣、愛好、能力、氣質、性格等)的總和。一個人的人格表現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 包括個人的認知能力的特徵、行為動機的特徵、情緒反應的特徵、人際關係協調的程度、態度和信仰的體系、道德價值的特徵等。一般説來, 人格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人的人格是他過去的整個生活歷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遺傳因素有關, 因為人與人的個別差異從嬰兒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現。作為區別人與人的不同特徵的人格, 正是在這種先天生物學差異的基礎上, 在某種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下, 通過不斷的社會性內化過程而逐漸形成起來的。 [1] 

人格概念解析

什麼是人格?在歷史上有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人格作出了相應界定。總體而言,從心理學角度對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種。
(1)羅列式概念。通常採用”人格是…的總和”的形式來描述人格,顯然有助於確定人格的外延,但無法構建外延之間的關係,而且外延的邊界有多大也難以説清楚。 [2] 
(2)整體性概念。強調人格是個人各方面屬性所組成的整體,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羅列式概念的缺陷。 [2] 
(3)層次性概念。在整體性的基礎上,層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屬性或特徵按一定的層次結構排列起來,把人格特徵具有內在的相互聯繫和統一性,而最高層次的屬性或特徵具有統合的作用。 [2] 
(4)適應性概念。此類概念深受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把人格看作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不斷適應環境的結果。 [2] 
(5)區別性概念。如果説前面四種概念都反映了人們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話,區別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的差異性,更強調個體人格的獨特性方面。 [2] 

人格特徵

人格是人類獨有的、由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與後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類靈魂本質及個性特點的性格、氣質、品德、品質、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嚴、魅力等。人格的特徵主要有四個,它們分別是人格的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 [3] 

人格獨特性

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生存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點。人與人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就是人格的獨特性。但是,人格的獨特性並不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個性毫無相同之處。在人格形成與發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約作用,也有社會因素的作用。人格作為一個人的整體特質,既包括每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點,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個民族、階級和集團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點。人格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是生物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3] 

人格統合性

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統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人格統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當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在各方面彼此和諧統一時,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則,可能會出現適應困難,甚至出現人格分裂。 [3] 

人格功能性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憤拼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現。當人格功能發揮正常時,表現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與成敗;當人格功能失調時,就會表現出懦弱、無力、失控甚至變態。 [3] 

人格穩定性

人格具有穩定性。個體在行為中偶然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並不能表徵他的人格。俗話説,“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裏的“秉性”就是指人格。當然,強調人格的穩定性並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着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變化,人格也有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養和發展人格。人格是穩定性與可塑性的統一。 [3] 

人格類型與特質

最早的兩種描述人格的方法就是,通過有限的幾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對個體進行分類;在不同的特質上對個體用等級的方法進行評定。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類看來似乎是一種天生的傾向。我們來介紹一下心理學家所形成的對類型和特質進行分類的理論。 [4] 

人格類型分類

我們通常依據不同的特點對人們進行分類,包括大學的類別、專業、性別和種族。一些人格理論家也將人們歸入不同的各自相異的類別中,也就是人格類型(personality types)。人格類型是全或無的現象,而不是程度的問題:如果把一個人歸類為某一類型,那該個體就不能被歸類於該理論中的其他類型中去。許多人喜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格類型,因為這能幫助他們將理解他人這種複雜的過程簡單化。 [4] 
(一)希波克拉底氣質類型
早期的類型理論之一是由公元前5世紀的一位創建了內科學新開業醫生誓約的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體含有四種基本的體液,每種體液與一個特定的氣質類型(一種情緒和行為的模式)相對應。個體的人格是由體內何種體液佔主導所決定的。希波克拉底將與人格氣質對應的體液依據以下方案進行配置: [4] 
◆血液多血質:快樂,好動 [4] 
◆粘液粘液質:缺乏感情的,行動遲緩的 [4] 
◆黑膽汁抑鬱質:悲傷,易哀愁 [4] 
◆黃膽汁膽汁質:易激怒,易興奮 [4] 
雖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這個理論沒有經受住現代社會的考驗,但它的確流行了幾個世紀,影響一直延續到中世紀。 [4] 
(二)威廉·賽爾頓(William Sheldon)體型與人格類型
1942年,威廉·賽爾頓提出了一種類型理論,將體型和氣質聯繫在一起,該理論在現代的流行媒體中依然有所反映,甚至被鼓吹。他根據體型將人分為三種類型:內胚層型(胖,柔軟,圓潤),中胚層型(肌肉發達,矩形身材,強壯),外胚層型(瘦長,虛弱)。賽爾頓認為內胚層型的人是放鬆的、喜歡吃東西而且喜愛社交。中胚層型的人是充滿能量、勇氣以及有過分自信傾向的人。而外胚層型的個體是有頭腦的、愛好藝術的以及內向的,他們通常更多地考慮生活,而不是消耗或是僅僅執行它。在一段時間裏,賽爾頓使用成千上萬的諸如耶魯和韋爾茲利大學學生的裸體照片進行了體型和生活因素之間關係的研究,這使得該理論在當時非常有影響力。但是,如同希波克拉底早期的理論一樣,賽爾頓關於體型的類型學説也被證實同個體行為幾乎沒有相關。 [4] 
(三)弗蘭克·沙洛威(Frank Sulloway)人格類型理論
近幾年,弗蘭克·沙洛威提出了基於出生順序的現代類型理論。在家裏你是頭生兒(或是獨生子)嗎?或者你是後生子?因為你只能選擇這兩種出生順序中的一個,沙洛威的理論滿足了成為類型理論的要求。(對於特殊的家庭格局一—例如,兩個子女的年齡差別非常大—沙洛威也提供了分類的方法。)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體是為了找到生存的合適環境而出現多樣化這一觀點,沙洛威提出了使用出生順序預測人格的方法。根據沙洛威的觀點,頭生兒的位置是現成的:他們直接要求父母的愛與關注;他們通過認同和遵從父母來尋求保持最初的依戀。相反,後來出生的孩子的位置就是不同了——一個無法非常清晰地得到父母模範作用的位置。隨之,沙洛威將後出生的孩子特徵化為“天生的反叛”:“他們要在先前出生的孩子還沒有佔到主導地位的領域裏佔有優勢。後出生的孩子通常被培養成對經驗持有開放性態度——一個有用的策略,以在生活中獲得更新穎、更成功的位置”。為了驗證後出生的孩子喜愛創新而頭生兒安於現狀這一假設,沙洛威調查了科學、歷史以及文化上的革命,以及大量對這些革命持支持或反對態度的歷史上和當前時代的人的出生順序資料。 [4] 

人格對特質的描述

類型理論認為可以把人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些類型是獨立的、不連續的,就像第一胎出生的孩子和以後出生的孩子一樣。與此不同,特質理論推崇連續的維度,如智力和友誼等。特質(trait)是持久的品質或特徵,這些品質或特徵使個體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具有一致性。比如説,某一天你可能會通過歸還一個撿到的錢包來證明你的誠實,而另一天你可能會通過在考試中不作弊來證明這一點。一些特質理論家認為特質是引起行為的先決條件,但更加保守的理論家僅僅將特質作為描述性維度,該維度簡單地總結被觀測到的行為模式。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些比較著名的特質理論。 [4] 
(一)阿爾波特的特質理論
阿爾波特(Cordon Allport,1937,1961,1966)將特質看作人格的框架和個性的根源。根據阿爾波特的理論,特質使行為具有一致性,這是因為它們將一個人對於各種刺激的反應聯繫並統一起來。特質可能作為一箇中介變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產生聯繫,而這些刺激和反應最初看起來可能彼此間幾乎沒有聯繫。 [4] 
阿爾波特確定了三種特質:首要特質、核心特質和次要特質。首要特質影響一個人如何組織生活。比如對於特雷莎修女來説,首要特質可能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自我犧牲。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發展出這樣明顯的首要特質。核心特質是代表一個人主要特徵的特質,如誠實和樂觀。次要特質是有助於預測個人行為的特定的、個人的特徵,但次要特質對於理解個體的人格幫助要小得多。對於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次要特質的例子。阿爾波特感興趣的是探索使一個人成為獨立個體的這三種特質的獨特組合,他支持使用個案研究的方法來檢驗這些獨特的特質。 [4] 
(二)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
卡特爾(Raymond Cattell,1979)使用阿爾波特和奧波特的形容詞表作為他的研究起點,想要揭示出一些數量適宜的、基本的特質維度。通過研究,他提出了人類人格的16因素。卡特爾將這16因素稱為根源特質,因為他相信這16因素是表面行為的潛在根源,而這一根源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人格。卡特爾的16因素包含了重要的行為範疇,如有保守的和開放的,信賴的和懷疑的,以及放鬆的和緊張的。雖然這樣,現代特質理論辯稱,比16個更少的維度也可以包括人格中最重要的特性。 [4] 
艾森克(Hans Egsenck,1973,1990)根據人格測驗的數據推出三個範圍很廣的維度:外向性(內源導向性的或外源導向性的),神經質(情緒穩定的或情緒不穩定的),精神質(善良的、體貼的或有攻擊性的、反社會的)。 [4] 
(四)五因素模型
艾森克理論的許多觀點得到了研究證據的支持。但是,近年來,多數人的意見認為五因素可以最好地描述人格結構。如下表所示,五因素模型包括五個維度,這五個維度非常寬泛,因為在每個維度中都包含許多特質,這些特質有各自獨特的內涵,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 [4] 
五因素模型
因素
雙極定義
外向性
健談的、精力充沛的、果斷的/安靜的、有保留的、害羞的
和悦性
有同情心的、善良的、親切的/冷淡的、好爭吵的、殘酷的
公正性
有組織的、負責的、謹慎的/馬虎的、輕率的、不負責任的
情緒性
穩定的、冷靜的、滿足的/焦慮的、不穩定的、喜怒無常的
創造性
有創造性的、聰明的、開放的/簡單的、膚淺的、不聰明的

人格人格發展理論

人格心理動力學理論

強大的內在驅力塑造人格並引發行為,這種觀點在所有心理動力學的人格理論(psychodynamic personality theories)中都很普遍。 [4]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根據精神分析理論,人格的核心是一個人思想中的各種事件(即內心事件,intrapsychic events),這些事件是產生行為的動機。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意識到這些動機;然而,某些動機也會產生在非意識層面。心理動力學理論的本質就在於對這些行為產生的內在來源以及這些內在驅動力之間衝突的關注。在弗洛伊德看來,所有的行為都是動機引發的。行為從來不會由隨機和突發事件引起,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動機所決定的。人類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原因和一個目的,這種原因和目的能夠通過對思維聯想、夢、錯誤和其他的關於內在情緒的行為線索進行分析而被發現。弗洛伊德關於人格的假設的數據主要來自臨牀觀察和在治療中對個人進行的深入的案例研究。他通過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病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正常人格理論 [4] 
2.後弗洛伊德理論
有些弗洛伊德的追隨者認為,人格的基本表徵是無意識的原始衝動與社會價值衝突的戰場。然而,弗洛伊德的許多的後繼者對人格的精神分析觀點進行了修正。 [4] 
總體來説,這些後弗洛伊德主義者有以下改變: [4] 
◆他們更強調自我的功能,包括自我防禦、自我的發展、意識思考過程和個人控制。 [4] 
◆他們認為社會變量(文化、家庭和同伴)對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4] 
◆他們較少強調性衝動或利比多的重要性。 [4] 
◆他們認為人格發展不僅限於兒童,而是持續一生。 [4] 

人格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從個人、意識經驗與成長潛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強調自我實現驅力。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指個體不斷努力開發自身才智與能力,實現個人潛能的傾向。 [4] 
人本主義人格心理學家,例如卡爾·羅傑斯、亞伯拉罕·馬斯洛和凱倫·霍妮等認為,個體先天或後天的追求自我實現的動機會驅動個體一直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和變化。馬斯洛將自我實現置於其需要層次結構的頂點。自我實現的傾向,作為一種建設性、指導性的力量,驅動個體不斷擴展自我以及做出積極的行為。 [4] 

人格社會學習及認知理論

迄今為止,在我們所看到的所有理論的共同點就是都強調某種內部機制,如特質、本能、衝動、自我實現傾向等概念,它們推動着相應的特定行為並進一步形成了人格的功能結構基礎。然而,這些理論大多缺少在人格和特定行為間的穩固聯繫。例如心理動力學和人本主義的理論只是提供了對於人格的解釋,卻沒有能夠對特定的行為進行預測。人格理論的另一個傳統來自於對個體行為差異的更為直接的關注。 [4] 
當代的社會學習和認知理論通常都贊同這種觀點,即環境事件將影響行為。然而這些理論更進一步強調認知過程與行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那些支持認知人格理論的心理學家指出:在對外界情境的理解和定義方面存在着顯著的個體差異。認知理論強調心理過程在人們對現實的感覺和知覺印象進行組織時的重要性。與人本主義理論類似,認知理論也強調有機體本身在形成自己獨特人格過程中會有主動的參與並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人們會主動選擇去最適合自己的環境發展;人們並不是被動反應的機器;人們還會權衡不同情景的利弊而做出選擇——人們選擇進入他們期待獲得正強化的情境而避開那些不令人滿意和不確定的情境。例如,我們經常會傾向於選擇去自已曾經享用過美食的飯館進餐而往往不大願意總是換着嘗試新的地方。 [4] 

人格自我理論

自我概念是記憶結構,包含自我的圖式並且引導人們處理關於自身和他人的信息。人們看起來似乎喜歡自我確認,即使經過確認得到的自我概念是負面的。人們使用可能的自我來比較現在的自己和未來自己可能的情況。自尊提供了一個對自我的一般性評價,它可以顯著地影響到思維、情緒和行為。人們通過讓自己處於自我妨礙來保護自尊。跨文化研究集中於探討個人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如何生成不同的對自我的解釋。個人主義文化下的成員傾向於對自我有獨立的解釋,而集體主義文化下的成員則傾向於互相依賴的解釋。這些解釋的不同帶來人們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自尊的方式不同。對於自我理論的批評認為他們有時不能給出精確的行為預測,而且他們不能完全承認人格中的遺傳部分。 [4] 

人格影響因素

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關係與作用。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並發展的。 [5] 

人格遺傳和身體方面的因素

所謂遺傳,是指上一代染色體中包含的遺傳性狀傳給下一代的現象。遺傳包括種系遺傳和個體遺傳兩種,而在心理學中討論的問題,主要是個體遺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發現,子女與父母之間往往不只是容貌、體形相似,而且性格、智力、興趣也有某些相似之處。這主要受遺傳的影響,遺傳不僅在身體外形方面表現出某種相似之處,而且由於子女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下,他們會經常觀察和模仿家長的行為,這樣在子女身上會逐步表現出父母身上的某些個性特徵。身體因素主要指一個人的外表和身體的機能對人的個性的影響。人的容貌、體形的好壞對人的個性會產生直接影響。身體外部條件比較好的人容易產生愉快、滿足之感,這種自豪感容易使人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反之,身體外部條件不好的人,容易形成一種心理壓力,產生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時間一長也容易使人形成消極的個性。同樣,人的身體的某一個或多個機能有障礙,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有殘疾,也可能引起人的個性的變化,如思想壓抑、情緒呆板、行動遲緩等。無論是遺傳還是身體方面的因素,如果對一個人的個性產生了消極影響,個人和師長都應進行積極的引導,以使之個性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5] 

人格環境方面的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一個人個性形成的影響。 [5] 
家庭因素對個性的影響,是指家庭的經濟與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養和言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有重大影響。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説明了家庭因素對人的個性的影響。 [5]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的差異(包括家庭結構、經濟條件、居住環境家庭氛圍等)和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發展和人格差異具有的不同的影響。 [5] 
學校教育對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別是人對社會、事業、人的看法和態度的形成,對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理想、奮鬥目標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對人的影響不同於家庭和一般社會環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統、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學校的文化知識、思想品質、行為規範的教育對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來自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班集體的風貌、師生關係與同學關係等。 [5] 
社會和社會實踐對一個人的個性培養和發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而且可以説是最終決定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因素。一個人從家庭、學校到最終走上社會,為了適應日益擴大的生活領域和人際交往,在反覆學習擔當各種新角色、新工作應有的行為方式和對事物的態度的同時,形成和改變着某些個性特徵。職業的種類、勞動報酬、榮譽、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都會對個性的變化起着重要作用。 [5] 

人格社會文化因素

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極為重要。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着相似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繫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地“嵌入”整個文化形態裏。 [5] 
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塑造功能,還表現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這裏的“勤勞勇敢”的品質便是中華民族共有的人格特徵。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具體的文化特徵,比如不同的語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會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 [5] 

人格自然物理因素

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這些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比如氣温會提高某些人格特徵的出現頻率,如熱天會使人煩躁不安等。但自然環境對人格不起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環境中,人可以表現不同的行為特點。 [5] 
除了上述這些因素以外,年齡也會對一個人的個性產生影響,不同的年齡段,個性都會有明顯的區別,這與人的思想發展、知識面擴大、經驗的豐富有關。
總之,一個人的個性是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變化的。 [5] 
參考資料
  • 1.    時蓉華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 2.    盧根娣,王世英主編.全國中等職業教育醫護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 護理心理學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3.09:34-35
  • 3.    武光路,李劍鋒.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國防工業出版社,2016.04
  • 4.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 5.    李美華主編.心理學與生活.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01: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