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學導論

(電子科技大學提供的慕課)

鎖定
心理學導論課程是電子科技大學於2018年10月29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曾維希、李媛、崔茜、張琴等教師。據2021年1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五次。 [1] 
心理科導論課程分為八個模塊,包括心理學概述、心理的發展、認知過程(上):信息的輸入、認知過程(下) : 信息的貯存、提取與加工、
動機過程、情緒過程、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內容。 [1] 
中文名
心理學導論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課程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提供院校
電子科技大學
開課時間
2018年10月29日(首次)
授課教師
曾維希、李媛、崔茜、張琴等教師

心理學導論課程性質

心理學導論課程背景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無論你研習何種專業或將來計劃從事什麼職業,心理學與你息息相關。心理學導論課程主要講授心理的生理和文化基礎,心理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情緒和動機過程,人格評估與人格障礙,社會心理機制等內容。 [1] 

心理學導論適應對象

心理學導論課程為心理學初學者準備,只要對心理學有求知慾者皆可前往學習。 [1] 

心理學導論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0月29日~2019年01月29日
曾維希、李媛、崔茜、張琴
3-5小時每週
8858
第2次開課
2019年03月04日~2019年05月31日
8596
第3次開課
2019年09月30日~2019年12月31日
6393
第4次開課
2020年02月17日~2020年06月30日
10645
第5次開課
2020年09月13日~2021年01月13日
5674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5] 

心理學導論課程簡介

通過心理學導論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瞭解心理科學的歷史脈絡,掌握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方法,學會從生理的、心理的、社會文化的視角認識人類心理和行為的決定因素,並能應用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解釋日常心理現象並優化日常生活。總之,心理學導論課程將有助於學生了解和理解心理和行為背後的基本原理,並幫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和生活品質。 [1] 

心理學導論課程大綱

01心理學概述
瞭解一門課程的通用學習方法“SQ3R”;從宏觀上把握心理學作為一門實證學科的基本研究範疇、學科目標、理論支柱、研究方法和科研倫理。
課時
1.1 知識學習與方法
1.2 心理學研究的內容與目標
1.3 心理學的六大理論觀點
1.4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與倫理問題
02心理的發展
理解遺傳和環境對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瞭解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掌握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以及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課時
2.1 心理發展的條件:遺傳與環境
2.2 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2.3 認知發展
2.4 社會性發展
03認知過程(上):信息的輸入
瞭解人類獲取信息的感覺和知覺過程;
掌握感覺、知覺過程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特徵,進而認清人類意識受前端輸入的影響而存在的侷限性。
課時
3.1 感覺的基本概念
3.2 感覺的重要性及應用
3.3 知覺的基本概念
3.4 知覺的形成過程及功能
04認知過程(下) : 信息的貯存、提取與加工
瞭解信息如何在大腦中被貯存、提取和加工,從而對人類的記憶、思維、決策等心理過程有清醒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獲得提升認知效率的門道。
課時
4.1 記憶概述
4.2 記憶的基本過程與遺忘
4.3 思維與問題解決
05動機過程
瞭解動機與行為的關係;理解三種常見的心理動機:成就動機、親和動機、權力動機;理解四種心理學流派對人類行為的生髮機制的認識。
課時
5.1 動機概述
5.2 成就動機、親和動機、權力動機
5.3 幾種動機理論
06情緒過程
瞭解情緒的本質和生髮機制;瞭解生活壓力引發的情緒反應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掌握科學的情緒調節方法,進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調控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
課時
6.1 情緒的本質
6.2 情緒的表達
6.3 幾種情緒理論
6.4 生活壓力引發的情緒反應
6.5 情緒調節方法
07人格心理學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通過本章的學習瞭解個體差異的具體表現和成因;瞭解人格測評的基本方法;瞭解人格異常的常見形態,從而更好地理解各如其是的個體,學會知人識人,塑造健全人格。
課時
7.1 人格結構
7.2 人格動力理論
7.3 人格特質理論
7.4 人格測評
7.5 人格異常
08社會心理學
瞭解社會情景中常見的嫉妒、從眾、印象管理與自尊維護等社會心理現象,進而更好地理解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存在,其社會認知、社會情緒、社會關係和社會行為模式有何特別的運作規律,進而體悟如何在人羣中理性地堅守,良性地互動,順勢而為,超越小我,成就大我。課時
8.1 嫉妒心理
8.2 從眾效應
8.3 印象管理
8.4 自我與自尊 [1] 

心理學導論課前預習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心理學導論(第三版)》
黃希庭,鄭湧
978-7-107-20453-1
2015年8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
《現代心理學(第二版)》
張春興
978-7-208-08681-4
2005年7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邁爾斯心理學》
戴維·邁爾斯(David G. Myers)
978-7-115-24464-2
2011年1月
人民郵電出版社
《心理學與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 (Richard J. Gerrig) ,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Zimbardo)
7-115-11130-8
2016年1月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6-9] 

心理學導論授課目標

心理學導論課程向初學者介紹科學心理學的基本研究範疇和求知的方法,幫助初學者搭建普通心理學的知識框架和認知圖式,培養初學者應用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和基本方法認識世界和適應變化的能力。 [1] 

心理學導論教師簡介

曾維希,心理學博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心理測評與人才甄選等相關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10] 
李媛,電子科技大學博士、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11] 
崔茜,女,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自本科到博士以來就讀於西南大學心理學部,2010年公派到日本京都大學,聯合培養博士,2013年獲得教育學博士。 [12] 
張琴,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201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研究領域主要為,弱勢羣體的心理發展與風險評估研究。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