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外無理

鎖定
明代王守仁關於心理關係的重要命題。 [1] 
中文名
心外無理
提出者
王守仁
出    自
《傳習錄》
語出《傳習錄》上:“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所以某説,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心指人的意識,理指儒家道德規範等。守仁的心外無理,主要是針對程朱的理在天地萬物的思想而提出的。程朱認為,宇宙間有一個至高的永恆的太極之理,其內容即仁義禮智。太極普遍地落在萬事萬物之中,構成它們的本性,既是它們的必然而不容已的規律,又是它們當然而不可易的標準。人的性就是這個太極之全體,但它還不是人的現實的意識。人要想認識它,使之成為行動的指南,就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程朱還認為,人心雖靈而有知(對仁義禮智之知),但是這知開始是很不完全的,因此需要推廣已有的知,即做致知的功夫。不過致知依賴於格物,只有藉助於格物,就一件件的事物而窮其固有之理,才能使人心中的知擴大推廣。王守仁認為,所謂理不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只是人自己的當然而不可易的道德標準。它只在人心不在外物,如孝親之理不在親的身上,忠君之理不在君身上,只在人心之中,是人心的孝親與忠君之心。有孝親忠君之心,即有孝親忠君之理;沒有孝親忠君之心,就沒有孝親忠君之理。因此,理不在心外。人要求理,只應在內心求,不必格外物。他在貴州龍場大悟之後所得到的最重要的體會,就是認識到“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傳習錄》下);“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年譜》正德三年)。他把理亦即人的道德觀念看成是先驗的東西,這是不對的;但是他把自然規律和價值規範區分開來則是對的,這就避免了朱熹將二者混為一談的錯誤。
明代哲學家湛若水主張“隨處體認天理”,“隨處”既包括心也包括物,這裏顯露出程朱的影響。王守仁雖然在基本方向上與若水是一致的,但對於他的這個命題持批評態度,認為這樣説就意味着心是不夠的,因而要向外尋求心性之理。
心外無理受到當時和後來的許多哲學家如羅欽順、王夫之等人的批評。他們認為堅持這個觀點與心即理的觀點一樣,否定了人的道德規範的客觀性,以為道理全是人的主觀安排,最終落入禪學“即心是佛”、“明心見性”的泥坑。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