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鎖定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在籌備的小一至中六的新必修科,旨在透過持續學習加深學生對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及對國民身份的自豪感並以價值觀和態度為導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德和國民質素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羣、國家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
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自主能力,使學生明辨是非能夠做出情理兼備的價值判斷並建立個人抱負及理想,對家庭、社羣、國家與世界做出承擔及貢獻。
中文名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外文名
Mor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section
籌    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目    的
旨在透過持續學習

目錄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簡介

教育局建議將此科列為必修科不設公開試但是設校內評核以及公佈全香港平均分供學校檢討成效,並以“國民教育內地學習及交流活動資料庫”記錄學生於中、小學階段內的活動教育局可能會將上述資料轉送給學生將來升學或轉讀的學校。
撰寫課程指引的李焯芬教授指出:“如果三年之後有學校不跟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來開辦課程,教育局會通過視學制度來處理。”
“目前需要接受‘校本化’的現實,是比較可行的第一步。”
“至於十年後有了更多經驗,也許會有更好的平台做中央式的設計。”
若個別學校表達不推行,教育局會派員協助就開展國教科作討論。
然而許多香港市民將其批評為洗腦教育、黨性教育、愛國教育和奴化教育破壞學生獨立思考及自主能力,香港各界人士對此反應極大發起多次遊行示威抗議。
但香港教育局仍試圖於2012年9月新學年強行發展並將其稱為三年發展期,特首梁振英表示學校可決定在2012年和2013年或2014年推行此舉被反對人士指責為“先推行後檢討”
教育局長吳克儉亞視國際台時事縱橫》節目稱全香港學生同家長數目過百萬僅有10萬人上街表達對此科之不滿可見香港有數百萬“沉默大多數”支持國民教育推行此言論引來諸多爭議,因母語教學和十年教改而備受非議的前教育局副秘書長羅範椒芬也公開支持國民教育更令多人反感。
同時亦有許多建制派成員和家長團體支持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認為3年開展期是比較寬鬆的時間並信任教師的專業不擔心該科會成為“洗腦科”。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模式

政府在2011年5月5日曾經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建議將此科列為必修科但不設公開試只設校內評核,學習階段分為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中四至中六並且分為5個生活範疇依次為個人、家庭、社羣、國家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