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州菜

鎖定
德州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魯菜齊魯風味中重要的一支,代表菜有德州脱骨扒雞。
中文名
德州菜
地    位
八大菜系魯菜齊魯風味
代表菜
德州脱骨扒雞
產    地
山東

目錄

德州菜中國菜

魯菜:即山東菜系,由齊魯、膠遼、孔府三種風味組成。是宮廷最大菜系。以孔府風味為龍頭。山東菜系對其他菜系的產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魯菜為八大菜系之首。魯菜的形成和發展與由山東地區的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習俗尚好有關。齊魯風味以濟南菜為代表,在山東北部、天津、河北盛行。

德州菜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原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雞,是山東德州的傳統風味菜餚。它最初是由德州德順齋創制。在清朝光緒年間,該店用重一千克左右的壯嫩雞,先經油炸至金黃色,然後加口蘑、上等醬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和飴糖等調料精製而成。成菜色澤紅潤,肉質肥嫩,香氣撲鼻,越嚼越香,味道鮮美,深受廣大顧客歡迎,不久便聞名全國。德州扒雞從創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在許多南來北往的旅客經過德州,都要慕名購買扒雞品嚐;各國來華參觀旅遊的外賓亦十分喜愛德州扒雞。
製作原料
雞1只(重1000克左右的鮮活嫩雞),口蘑、姜各5克,醬油150克,精鹽25克,花生油1500克(約耗100克),五香料5克(由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組成),飴糖少許。配料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白芷、草果陳皮、三萘、砂仁、生薑、小茴香、醬油、白糖、食鹽等十六種。
製作方法
一是宰殺
將750克以上的活雞割斷氣管,放淨血,用65℃左右的熱水燙,褪掉雞毛,剝淨腿、嘴、爪的老皮,然後從臀部剖開,摘去內臟,瀝淨血水。
二是整形
將雞的左翅自脖下刀口插入,使翅尖由嘴內側伸出,別在雞背上,將雞的右翅也別在雞背上,再把腿骨用刀背輕輕砸斷並起交叉,將兩爪塞入腹內,形似鴨浮水面,晾乾水分。
三是烹炸
將雞全身塗勻糖色。飴糖加清水調勻,均勻地抹在雞身上,炒鍋加油燒至八成熱,然後入沸油鍋中炸制,至雞身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四是燜煮
煮前先在鍋底放一鐵箅,以防糊鍋,鍋上旺火加清水,再將處理好的雞按老嫩排入鍋內,配以五香料包入湯;為防止雞浮,煮時用旺火煮,微火燜,浮油壓氣,雛雞燜6至8小時,老雞燜8至10小時,扒雞燜煮以原鍋老湯為主,並按比例配製新湯。
製作關鍵
要注意選用鮮活嫩雞,一般用1000~1250克左右重的雞,過大過小均不適宜。烹製時油炸不要過老。加調味入鍋燜燒時,旺火燒沸後,即用微火燜酥,這樣可使雞更加入味,忌用旺火急煮。
菜品特點
色澤紅潤,雞皮光亮,肉質肥嫩,香氣撲鼻,味道鮮美。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品,具有健脾、開胃、補腎、強心、利肺之功效。用於喜慶壽宴,饋贈親友,更是上好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