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國音樂節

鎖定
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市24日舉行“愛的大遊行”電子音樂狂歡節時發生踩踏事件。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此次踩踏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342人受傷。德國杜伊斯堡市警方表示,踩踏事件19名遇難者的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其中16名遇難者的身份已經核實,並通知了其親屬,其中包括一名中國人、一名澳大利亞人、一名荷蘭人和一名意大利人。
中文名
德國音樂節
類    型
音樂節
地理位置
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市
所屬國家
德國

德國音樂節基本簡介

音樂節通常是在特定的地方用統一的內容,例如民族音樂、現代音樂或發揚某一傑出作曲家的作品,舉行連續性的演出,音樂節意指持續數天和數週的、一種或幾種藝術的慶祝聚會。其中大多數每隔一段的時間並通常在同一地點舉行。有的音樂節主要為了紀念某位音樂家而舉辦,如“巴赫音樂節”、“貝多芬音樂節”、“梅紐因音樂節”“聶耳音樂節”;有的音樂節轉為當代音樂作品舉行,如“多瑙厄申根音樂節”;有的音樂節包括多種藝術項目,如“薩爾茨堡音樂節”(歌劇、音樂劇、芭蕾舞、戲劇)。國際上有許多音樂節的動機已不完全是從純音樂的角度舉辦,而是結合旅遊與經濟效益等方面綜合考慮,力求精神與物質雙豐收。世界著名的音樂節:薩爾茨堡音樂節拜魯伊特音樂節愛丁堡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等。然而,這個詞的今義,是在英國最早應用的。在英國,世俗音樂的音樂節始於18世紀,最早於1784年專為韓德爾在西敏寺舉行的音樂節。此後韓德爾音樂節幾乎不間斷地舉行,直到20世紀。美國在19世紀按英國的模式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合唱音樂節。美國音樂保護人柯立芝(Elizabeth Sprague Coolidge,1864~1953)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室內樂音樂節(匹茲費得〔Pittsfield〕,麻薩諸塞州;1918),專門演出被委託而創作的作品,這是20世紀接踵而來的一個較特殊的音樂節。1937年,指揮家庫塞維茨基(Serge Koussevitzky)在麻薩諸塞州萊諾克斯(Lenox)附近的坦格爾伍德(Tanglewood)開創了「伯克夏音樂節」。這兩個音樂節都是引人注目的重要音樂界大事。1960年代和70年代還舉行過大量的搖滾樂音樂節。1957年西班牙大提琴家卡沙爾斯(Pablo Casals)在波多黎各創立了著名的音樂節。

德國音樂節歷史事件

德國西部魯爾區杜伊斯堡市舉行的“愛的大遊行”音樂節24日發生嚴重踩踏事件。據警方統計,至少19人在這起事件中死亡,另有342人受傷。警方説,死者中至少包括4名外國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國、荷蘭澳大利亞和意大利。
樂隊的地位無疑就已經是超級明星了。不過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搖滾音樂節還是非1969年的Woodstock莫屬。
發生踩踏事故
德國西部魯爾區杜伊斯堡市舉行的“愛的大遊行”音樂節24日發生嚴重踩踏事件,至少19人死亡,342人受傷。 為避免引發人羣恐慌、出現更大規模踩踏事件,警方沒有立刻叫停音樂節。 德國杜伊斯堡市警察局局長施邁林25日在記者會上説,在已核實身份的杜伊斯堡嚴重踩踏事件遇難者中,有一名中國女性。 施邁林説,在已核實身份的16名踩踏事件遇難者中,除一名中國人外,還有一名澳大利亞人、一名荷蘭人和一名意大利人。但施邁林沒有透露遇難者的具體身份。
突發踩踏
“愛的大遊行”電子音樂節24日在德國魯爾區杜伊斯堡市舉行,吸引大約140萬人參加。 路透社援引警方的話報道,大量樂迷當天中午試圖進入設在一座廢棄貨運火車站的主會場參加音樂節狂歡活動時,一個地下隧道入口處突現恐慌擠撞,引發踩踏事件。 現階段尚不清楚人羣出現恐慌的原因。
“愛的大遊行”音樂節是歐洲最大的電子音樂節之一,起源於1989年柏林的一場和平遊行活動,當時只有150人蔘加。隨後,這項活動逐漸演變成一場酒吧文化大型慶祝活動,1999年參加人數達到150萬人,為這項活動迄今最高參與人數。
2007年,活動主辦方與柏林地方政府沒有達成一致,致使這一音樂盛事離開柏林,輾轉德國其他城市。
傷亡嚴重
德國警方24日晚宣佈,踩踏事件死亡人數上升至19人,另有342人受傷。有16人死於踩踏事件現場,另外3人在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 路透社援引警方的話報道,至少10名傷者需要接受心肺復甦治療。 電視畫面顯示,緊急救援人員在隧道內積極救護傷者,數十輛救護車停在附近,醫療帳篷已經搭建完畢。 數架醫療直升機降落附近一條高速公路。警方已經封鎖附近區域,引導遭受踩踏事件影響的樂迷有序離開出事地點。 2009年5月,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的一場音樂節遭遇踩踏事件,致使11人死亡,死者大多為婦女和兒童。
活動繼續
音樂節狂歡活動沒有因發生踩踏事件而結束。杜伊斯堡市政府發言人弗蘭克·科帕切克告訴法新社記者,為避免引發恐慌、出現更嚴重踩踏事件,政府不會立即疏散主會場內的狂歡人羣。 當地警官于爾根斯·基斯肯珀説,現場“非常混亂”,警方和活動組織者藉助擴音器呼籲隧道附近人羣折返以免再次出現踩踏。
德國總統武爾夫對踩踏事件表示震驚,並要求徹底調查事件發生的原因。武爾夫説:“這樣一起災難,在一個和平的節日給來自許多國家快樂的年輕人造成死亡、悲傷和痛苦,太可怕了。”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對這起災難表示“吃驚和悲傷”。
16名死者確認身份
美聯社援引警方最新消息報道,踩踏事件致使至少19人死亡,342人受傷。 德國杜伊斯堡市警察局局長施邁林2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説,19名踩踏事件遇難者中,16名死者的身份已經得到核實,其中包括一名中國人、一名澳大利亞人、一名荷蘭人和一名意大利人。施邁林説,遇難者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施邁林説,大多數死者遺體是在地下通道出口處通向音樂狂歡節活動現場的斜坡西側被找到的。 杜伊斯堡市危機處理小組組長拉貝説,活動現場所在的舊貨運火車站可容納30萬人。慘劇震動德國。總統武爾夫對踩踏事件深表震驚。他説:“在一個和平的節日,發生這樣一起給來自許多國家快樂的年輕人造成死亡、悲傷和痛苦的災難,實在太可怕了。”
音樂節將不再舉辦
“愛的大遊行”音樂節是歐洲最大電子音樂節之一,起源於1989年柏林的一場和平遊行活動,當時只有150人蔘加。隨後,這項活動逐漸演變成一場酒吧文化大型慶祝活動,1999年參加人數達到150萬人,為這項活動迄今最高參與人數。 2007年,活動主辦方與柏林地方政府沒有達成一致,致使這一音樂盛事離開柏林,輾轉德國其他城市。
活動主辦方的一名組織者沙勒25日在杜伊斯堡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説,“愛的大遊行”音樂節今後將不再舉辦。沙勒説:“言語無法描述我內心受到的震動。”他表示,主辦方將和警方合作,動員所有力量找出引發這起踩踏事件的原因。
我遇難公民不是留學生
中國駐法蘭克福副總領事王錫廷25日説,24日下午在德國杜伊斯堡發生的踩踏事件中有一名中國女性公民死亡。 王錫廷説,事發後總領館一直與警方保持聯繫,已派人到杜伊斯堡進一步瞭解有關情況,並處理善後事宜。死者的具體身份還不便對外公佈。 德國杜伊斯堡中國學生會主席王欣説,據他了解,這名遇難的中國公民不是留學生,而是在杜伊斯堡附近一個城市工作的中國人。 王欣説,據他所知,還有一些中國學生去了現場,聽説有中國學生被擠得鼻子流血和胳膊扭傷,不過他們當時並不在發生踩踏事件的地下通道里,受傷不重。

德國音樂節目擊現場

這場面讓我想起了戰爭
24日下午,在德國西部魯爾區杜伊斯堡市,上百萬人盡情歌舞的電子音樂狂歡節,收尾時發生慘劇:幾千人同時湧進通向音樂節的一條長約150米的地下通道,擁擠、恐慌、慘叫……19人慘死於踩踏事件。 當天14時,這場名為“愛的大遊行”的電子音樂狂歡節在一箇舊貨運火車站附近的空曠地帶舉行。約140萬人聚集在這裏盡情歌舞。17時左右,想離場的幾千人和想入場的幾千人同時湧入地下通道。 德國警方説,在極度擁擠中,一些人爬上隧道口處的緊急扶梯,想逃離擁擠的人羣。扶梯又高又窄,有人不慎跌落,砸在下面的人羣中,引發羣體性恐慌。 從有人用手機拍攝的現場畫面上看到,通道口處人羣混亂,幾個人使勁將一人從擠壓在一起的人堆中拖出。四處可見躺在地上的傷者,地面上散亂着各種雜物。警察和救援人員匆匆穿行其間,有人用礦泉水瓶給躺在地上的傷者喂水。  一名目擊者説:“地上散亂地躺着人,讓我想起了戰爭。”
“要麼跳舞,要麼死亡!”
杜伊斯堡市24日傍晚發生嚴重踩踏事件後,記者連夜從柏林乘車5小時趕往事發現場,慘劇過後的杜伊斯堡市顯得十分凌亂和不安。
一位名叫蘇森的當地中年女子説:“100多萬人擁擠在杜伊斯堡市,太混亂了。”她説:“我11時到達音樂狂歡節現場,那裏已是人山人海,我根本無法進入現場的中央地帶,只能堵在入口處。”
正在事故現場附近忙於清理工作的赫艾斯説:“太慘了,當時我幾乎難以呼吸。我被擠到了牆邊,有人要進,有人想出,兩股巨大的人流碰撞在一起。我看到身邊有人昏迷過去了,我想救,但動彈不得……”
杜伊斯堡市在25日凌晨4時左右開始了街道清理工作,一張貼在地面上的海報在黑夜中令人戰慄,上面赫然寫道:“要麼跳舞,要麼死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