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仁務后街村

鎖定
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德仁務后街村地處永樂店鎮南4公里,立足通州東南郊區,南鄰廊坊經濟開發區,經濟開放,且距京津2號通道僅200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可謂人傑地靈!
全村710户,共1653人,總佔地面積6000餘畝,其中村耕地面積佔3800餘畝,全村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以及蔬菜大棚,年收入頗豐。村外圍現建有通德造紙廠,大型食用菌基地,為村創收!
中文名
德仁務后街村
人口數量
1653人
佔地面積
6000餘畝
耕地面積
3800餘畝

德仁務后街村村情概況

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德仁務后街村
后街村委會 后街村委會
近幾年來,為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后街村加大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得到空前改善,柏油路,水泥路户户到家,井井有條;村中街道加大綠化美化,自然有序。為此後街村多次榮獲鎮“先進村委會”,“先進文明村”,“平安示範村”等稱號。村委會院內更設有“益民書屋”,其中包括種植,養殖,普法,科教,環衞,理財等各種書籍,來滿足村民不同方面的知識需求,另外,為豐富村民業餘生活,村委會院內還設有放映室,村民空餘時間可以去村委會院內免費觀看法制觀察,農業普教,休閒娛樂等影片。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推動下,后街村還在建設中,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后街村的建設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力量!

德仁務后街村自然資源

村委會整體概況
村委會整體概況(4張)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5.73畝(其中:田56.8畝,地217.93畝),人均耕地2.5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0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1畝,主要種植芒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5畝,草地102畝;其他面積820畝。

德仁務后街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本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路燈。全村有24户通自來水,有24户通電,有23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23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20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2户。
本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4輛,摩托車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22户;裝有太陽能農户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2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6.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本村到2009年底,農户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有14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德仁務后街村農村經濟

本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2.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萬元,佔總收入的31.6%;畜牧業收入18.86萬元,佔總收入的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3頭,肉牛18頭);漁業收入2.39萬元,佔總收入的2.9%;林業收入3.86萬元,佔總收入的4.7%;第二、三產業收入7.37萬元,佔總收入的9%;工資性收入2.2萬元,佔總收入的2.7%,其中外出務工收入1.21萬元;其它收入21.6萬元,佔總收入的26.3%。農民人均總收入7155元,人均純收入31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到省內務工1人。

德仁務后街村特色產業

本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6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31.6%。本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甘蔗、蔬菜產業。

德仁務后街村人口衞生

本村現有農户24户,鄉村人口共115人,其中男性55人,女性60人。其中農業人口112人,勞動力63人。本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113人,其他民族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8人,參合率92%;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鎮)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1.5公里,距離鄉(鎮)衞生院7公里。本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2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德仁務后街村文化教育

本村小學生就讀到曼蚌小學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腰街中學。本村距離小學校2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本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3人。

德仁務后街村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收支。主要以粘貼公告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本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方式公開。

德仁務后街村所獲榮譽

2021年4月1日,被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2020年度首都綠色村莊”。 [1] 
2021年6月,永樂店鎮德仁務后街村黨支部被評為北京市通州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