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徵部樂

鎖定
徵部樂,詞牌名,始見於北宋柳永詞。此詞調以柳永《徵部樂·雅歡幽會》為正體,雙調一百零六字,上片五十二字九句六仄韻,下片五十四字十句五仄韻。代表作品有楊葆光《徵部樂·和份士除夜柬內子韻卻寄細君》等。 [1] 
詞牌名
徵部樂
正體字數
一百零六字
始興年代
宋代
代表作品
《徵部樂·雅歡幽會》
流行年代
宋代、清代

徵部樂詞牌沿革

唐教坊曲有《徵步郎》,又名《徵部郎》。徵部:不詳何意。疑為“徵部”,指音樂中的徵調,或與戍邊的軍事有關。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雲:“故反戰爭、反徵成之情緒,在此時期之民隱中,實普遍高漲。於表現於歌曲,一望可知者,則有.....《徵步郎》《送征衣》之類。”調名本意大約與戍邊的軍樂有關。調見北宋柳永《樂章集》詞“雅歡幽會,良夜可惜虛拋擲。每追念、狂蹤舊跡。長只恁、愁悶朝夕。憑誰去,花衢覓。細説與、此中端的。道向我、轉覺厭厭,夢役魂勞苦相憶。須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但願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況漸逢春色。便是有、舉觴消息。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詞譜》卷三十四:“柳永《樂章集》注夾鍾商。”與別名《徵部郎》之《徵步郎》無關。《全宋詞》列入雙調。《詞律》卷一八、《詞譜》卷三四列之,雙調,一百零六字,上片九句六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2-4] 

徵部樂格律説明

正體: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柳永《徵部樂·雅歡幽會》為代表。汲古閣刻此詞前段第三句脱“每”字,後段第七句脱“漸”字,結句脱“離”字,今從《花草粹編》校正。當代秘長青校:按《詞律校勘記》,柳永詞“重重”誤作“蟲蟲”,應從宋本更正。 [5] 

徵部樂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詞:柳永《徵部樂·雅歡幽會》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雅歡幽會,良夜可惜虛拋擲。每追念、狂蹤舊跡。長只恁、愁悶朝夕。憑誰去,花衢覓。細説與、此中端的。道向我、轉覺厭厭,夢役魂勞苦相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須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但願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況漸逢春色。便是有、舉觴消息。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 [5-6]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句末加粗為韻腳。)

徵部樂典範作品

宋代·柳永《徵部樂·雅歡幽會》
清代·楊葆光《徵部樂·和份士除夜柬內子韻卻寄細君》
清代·陳匪石《徵部樂·和屯田》
·清代·姚燮《徵部樂·剩壘》
參考資料
  • 1.    潘慎主編撰.詞律辭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09月:第1553頁
  • 2.    潘天寧著.詞調名稱集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03:第355頁
  • 3.    潘慎,秋楓總編.中華詞律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0:第1708頁
  • 4.    馬興榮,吳熊和,曹濟平主編.中國詞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0:第533頁
  • 5.    《徵部樂》格律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8-05-30]
  • 6.    《徵部樂》格律  .詩·詞·曲[引用日期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