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眇

鎖定
微眇,讀音wēi miǎo,漢語詞語,意思是細小;微末。又作“微渺”。 [2-3] 
中文名
微眇
拼    音
wēi miǎo
釋    義
細小;微末
注    音
ㄨㄟ ㄇㄧㄠˇ
出    處
《大戴禮記·禮察》

目錄

微眇解釋

細小;微末。
卑下;低賤。
輕細微弱。 [1] 

微眇出處

《大戴禮記·禮察》:“貴絕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夫泰山之為大,弗察弗見,而況微眇者乎!”眇,一本作“渺”。宋·秦觀《序篇》:“春則倉庚鳴,夏則螻蟈鳴,秋則寒蟬鳴,冬則雉鳴。此數物者,微眇矣。”明·湯顯祖《南柯記·偶見》:“天生微眇身材,也逐天香過院來。”清·孫枝蔚《白紵詞》:“白紵雖微渺,取意請前陳:淡如古時交,輕如山上雲。”
唐·賈島欲遊嵩嶽留別李少尹益》詩:“微眇此來將敢問,鳳凰何日定歸池?”前蜀·杜光庭前嘉州團練使司空王宗玠本命詞》:“顧惟微眇之資,叨荷裁成之澤。克逢昌運,累冒寵榮。”
梁斌《播火記》五:“她走着走着,偶然聽到大楊樹上的葉子在響,風很少,葉子也響得那麼微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