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乳狀液

鎖定
簡稱微乳,微乳狀液為透明或半透明的自發形成的熱力學穩定體系,有水包油和油包水兩種類型。
中文名
微乳狀液
外文名
Micro Emulsion

微乳狀液定義

表面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所形成的分散相液滴直徑約為10~100nm的膠體分散體系。

微乳狀液簡介

一種液體以極微小的液珠(直徑為 5~50納米)自發地分散在另一液體中的分散體系,也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熱力學穩定體系。和乳狀液一樣,微乳狀液也有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兩種類型。
從液珠大小考慮,微乳狀液是介於加溶膠團和乳狀液之間的一個體系。正因為如此,對微乳狀液的形成機理出現了混合膜和加溶作用兩種理論。
液滴大小
外觀
大液滴
可分辨出有二相存在
>1μm
乳白色
1~0.1μm
藍白色
0.1~0.05μm
灰色半透明
<0.05μm
透明 [1] 

微乳狀液混合膜理論

此理論認為微乳狀液是液珠極微小的乳狀液,微乳狀液能自發形成的原因,是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的混合膜可在油-水界面上形成暫時的負界面張力(見界面現象)。微乳狀液形成條件是:
微乳狀液 微乳狀液
式中 γi為有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時的油-水界面張力;(γo/w)a為油相中有助表面活性劑時的油-水界面張力;π 是油-水界面壓。若π>(γo/w)a,則γi是負的,擴大界面是體系界面自由能下降過程,因而微乳狀液可以自發形成。微乳狀液形成後γi=0,體系處於熱力學平衡狀態。助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是降低(γo/w)a和增加π,使γi變負。

微乳狀液加溶作用理論

此理論認為微乳狀液的實質是脹大了的膠團,是在特殊條件下加溶作用的結果。加溶作用是自發進行的,所以微乳狀液可自發形成。表面活性劑的濃度超過膠團臨界形成濃度時,即有加溶作用,但一般加溶量小於10%(重量),能形成微乳狀液。形成微乳狀液的條件是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性接近平衡,如果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接近平衡而稍親水,則可形成O/W型微乳狀液;反之,可形成W/O型微乳狀液。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性可用改變温度或分子中氧化乙烯鏈節長短來調整。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性隨温度變化不大,一般用加助表面活性劑來調整,這就是離子表面活性劑形成微乳狀液時一定要在油相中加入助表面活性劑的原因。
微乳狀液是一種高度分散的熱力學穩定體系,在醫藥、日用化工和工業上均有很多應用,特別是在原油生產中,用微乳狀液驅油,可大大提高原油的採收率。

微乳狀液製備

製備微乳狀液需要大量的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微乳液的分散相液滴尺寸大於膠團,小於常規乳狀液液滴,具有膠團和一般乳狀液的某些性質,既可看作是脹大的膠團,也可視為液滴極微小的乳狀液。
製備微乳狀液的關鍵是配方,微乳狀液的性質只與配方有關,而與製備條件無關。製備微乳狀液時,除表面活性劑外,一般還要加助表面活性劑(碳鏈為中等長度的極性有機物,如壬醇),而且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的用量很大,常佔整個體系的10%~30%(重量)。製備時,乳化劑用量特別大,佔總體積的20%~30%(通常乳狀液為1%~10%),並加入一些極性有機物作為輔助劑 [1] 
一些含表面活性劑的油水系統經過微的攪拌就能形成微乳,這一過程幾乎不需要外界提供更多能量,所以稱之為自發乳化;與此相反,有的系統乳化過程需要高速剪切攪拌、高壓均質機勻漿和超聲等機械辦法才能實現,質疑過程需要外界提供大量能量。

微乳狀液應用

微乳除易於製備,黏度低,熱力學穩定性好,易保存外;它還有增溶、促進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製劑學優勢.自然成為新型遞藥系統的研究熱點。
微乳在石油開採中也有應用,特別近年來在3次採油中的應用研究發展很快,它可以使採油率提高10%以上。
參考資料
  • 1.    李三鳴.物理化學第8版:膠體分散系統.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6 2019年4月第8版第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