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興橋

鎖定
2004年10月17日電貫穿杭州市區的交通主動脈的大橋--復興大橋正式通車。 [1-2] 
中文名
復興大橋
通車時間
2004年10月17日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
橋面寬度
26米、7米

復興橋通車意義

2004年10月17日電這是杭州建設史上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昨天,復興大橋 [1-2]  正式通車,這條完整貫穿杭州市區的交通主動脈開始承擔起南岸濱江區、蕭山區往來主城區的重任。現在開始,你從高新區(濱江)政府到武林廣場,經中興立交、復興大橋走只要15分鐘。
在通車儀式上,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孫忠煥説,“復興大橋是杭州實施跨江發展戰略、從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飛躍、解決交通兩難問題的傑作,是杭州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這座錢塘江上第一座城市橋樑,擁有非凡的“個性魅力”,深受市民喜愛。而這一切,都是數千名建設者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中的心血凝聚而成。昨天,建設者代表們意氣風發地站在陽光燦爛的大橋上,心情格外激動。中鐵四局的橋樑結構技術工人金礦説:“今天大橋通車了,我非常高興,因為杭州市民今後更方便了。”同一個班組的李洪士對於親手建造起來的大橋充滿感情,他説,“這是杭州最好的橋,我以後會經常來看它……”在通車儀式上,為大橋剪綵的有建設者代表,還有市民代表,中南建材市場員工俞利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説,原來的中南建材市場就在大橋南端下面,為了大橋的建成,市場拆遷掉20畝。“今天,親眼看到大橋通車,真是非常高興。現在,兩岸的距離拉近了,我們濱江區的居民更加方便了。”

復興橋大橋概況

復興大橋 [2]  是兩層結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寬26米,北面通過復興立交與中河高架及地面相連,南面通過中興立交與濱江區的世紀大道、江南大道相連。下層橋面,左右兩側為公交專用道和自行車、行人通道,各寬7米,中間設計為輕軌預留道,現可用作機動車道,下層北面與上城區的鳳凰城小區道路相連,南面和濱江區世紀大道、濱盛路相接。 [2] 

復興橋行車要求

根據交警部門規定:外地貨車(含蕭山、餘杭兩區)、本地8噸(不含,下同)以上貨車、掛車、拖拉機、摩托車、三輪車和人力車不允許從橋的上層通行。公交車、大客車、自行車及行人應從橋的下層兩側車道和人行道通行,本地貨車(8噸以上除外)從橋的下層中央車道通行。小客車可以走上層的車道,也可從下層中央車道通行。一層橋面限速70公里/小時,二層橋面限速60公里/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