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鎖定
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的前身是於1958年創建的復旦大學數學系力學專業,1984獨立建系,1998年改稱力學與工程科學系。該系在教學上注重基礎,強調理論、計算、實驗綜合能力的培養。40多年來培養了包括兩院院士、國家首席科學家在內的一大批專家學者。科研方向上堅持理論與應用的協調發展,承擔了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攀登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重要科研任務,獲得過諸多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15年11月17日,復旦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創新創業中心正式揭牌。2015年11月30日,經中共復旦大學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七次會議審議,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正式更名為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這標誌着復旦大學力學學科在正規化、系統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中文名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外文名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1984年
類    別
公立
類    型
綜合
屬    性
211工程 985工程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
主管部門
復旦大學
目前更名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學院介紹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科研工作中,在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利用力學學科與工程技術密切相關的優勢,參與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國家重大項目,解決了大量工程實際問題,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省部級獎勵二十餘項。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該系當前涵蓋一個力學一級學科,以及一般力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生物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等六個二級學科。現有正教授12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1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17名。4位院士任該系兼職教授,一位院士任該系顧問教授。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辦學規模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更名為航空航天系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更名為航空航天系
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當前設有3個國家一級學科: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涵蓋6個二級學科:一般力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生物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設有4個教研室:固體力學教研室、一般力學與工程力學教研室、流體力學教研室、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教研室;建設有2個綜合實驗室:力學綜合實驗室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實驗室,下設:動力學與控制實驗室、材料性能力學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設計與製造實驗室、設計創新實驗室、振動與強度實驗室、風洞實驗室、計算機教學實驗室;成立3個研究所:復旦大學生物力學研究所、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仿真研究所及復旦大學飛行器設計研究所。現有正教授兼博導9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和工程師、講師等19名。5位院士任該系兼職教授。
該系設有兩個本科專業:《理論與應用力學》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招收四年制本科大學生,其中《理論與應用力學》畢業時授於理學學士,《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畢業時授於工學學士。“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從2000年開始,對優秀學生實施3+3培養方案,即本科生完成3年課程學習後直接進入3年碩士研究生學習,畢業時獲碩士學位。今兩年,根據上海市教委“開通立交橋”的相關政策,我係還招收上海市兄弟院校理科相近專業的二年級插班生。對本科生的培養強調基礎能力訓練,強調通才教育。具體地講:我係對學生強調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計算機應用三方面能力訓練;強調打好紮實的力學與數學基礎;強調科學素質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地培養。畢業生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具有在力學、數學、工程科學、計算機軟件開發應用能力和外語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就業適應面寬,能為較多行業接受;可塑性強,能為國內外較多著名大學和科研院所接受讀研。
該系設有五個研究生學位授予點,分別是:《流體力學》(博士學位授予點)、《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碩士學位授予點,下同)、《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招收以上五個學科和《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力學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高層次專門人才。在專業培養上,碩士研究生應在本科通才教育的基礎上深化一級學科內容,使碩士業生能對力學這門一級學科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對今後研究工作或工程設計中遇到的常規力學問題能夠作出比較準確的分析和處理。在一級學科的教學基礎上,系統地學習二級學科(包括《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知識,初步掌握力學二級學科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研究和解決相關的力學問題。博士生在碩士研究生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應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碩士畢業生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從事力學類課程的教學工作,在研究部門從事力學研究工作,在工程部門從事工程分析、設計工作(經適當培訓)。亦可在其它高新技術部門從事算機軟件開發、工程管理等的工作。學習期限為三年。
該系設有力學博士後流動站,接收力學學科或相近專業的博士畢業生進站工作,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該系還下設的“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系培訓部”協助復旦大學成人教學學院開辦“工程管理”三年制大專班和“工程管理“專升本班。招收“辦公自動化”、“計算機信息管理”自學考試輔導班。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學科介紹

該系設有“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生物醫學工程”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等六個碩士點;“流體力學”博士點和力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理論與應用力學”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
力學是一門以工程技術為背景的應用基礎性學科,以理論、實驗和計算機仿真為主要手段,研究工程技術中的普遍規律和共性問題,並直接為工程技術服務。涉及航空、航天、造船、核能、建築、機械、汽車、環境、生物醫學等諸多領域。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經指出:在21世紀,"力學加計算機將成為工程設計的主要手段",力學還將在空間技術、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現代科學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創新創業中心揭牌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創新創業中心揭牌
該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數學、力學和工程的背景知識,具備一定的理論研究、數值計算與計算機仿真、實驗研究的綜合能力,畢業時授予理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可為力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航天航空工程、金融工程和管理科學等學科輸送研究生。畢業生可以在相關的院校、研究設計部門和企業從事教學、科研、科技開發與管理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
高等代數與幾何、數學分析、力學與工程科學概論、數學物理方法、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振動理論、力學實驗、計算機程序設計、計算機語言與數據結構、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數值仿真、計算方法與軟件、生物醫學工程概論、生物力學、機械工程學基礎、建築工程學基礎、優化設計和風工程等。
高年級學生還可結合專業學習進入課題組,在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下參與科學研究與工程分析併到具體科研單位實習。
本專業培養髮展我國空間試驗站、載人飛船、人造衞星、運載火箭和民航客機等航天航空事業所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航天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和工程管理的高素質人才。
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力學、外語等基礎;掌握飛行器設計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瞭解其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備參與飛行器科學研究與設計的基本能力。畢業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可在航天、航空、民用機場、汽車和高速軌道交通和其它製造部門從事應用研究、技術設計、軟件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報考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主要課程:
工程數學、概率統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結構振動基礎、材料力學實驗、流體力學實驗、飛行器動力學、航天航空概論、CAD與工程圖學基礎、自動控制原理、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材料、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總體設計、實驗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振動、飛行器結構分析與設計、結構強度試驗。
高年級學生結合專業學習下進入課題組,在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參與工程設計與分析,併到具體科研設計單位實習。

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所授榮譽

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3)、二等獎(1986),航空工業部科技 進步獎一等獎(1991)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2)。我們的工作得到國際的重視,論文二次發表在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上。張文應邀赴美國麻省利工學院(MIT) 和哈佛大學合作研究二年。1990年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邀請張文參加十年一次的 Symposium 作大會報告,還幾次應邀擔任國際會議的組織工作。 [1] 
獲得了1999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發明類):1997年上海市優秀髮明選拔賽一等獎等獎項。在國內外權威或核心學士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12篇被屬SCI或EI摘錄)。《人體經絡的科學基礎》被列為復旦大學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建設的交叉學科。目前負責的課題近十項,主要有:國家"九五"攀登計劃"經絡研究"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體針刺手法與臨牀客觀化研究",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經絡科學研究與經絡物質基礎若干實驗探索",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經絡穴位物質基礎探索與針灸臨牀應用的方法學研究"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