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鎖定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1月20日,是復旦大學直屬的實體性的研究機構。中心主任為劉釗教授。中心基地位於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光華樓西主樓27樓。
中文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成    立
2005年1月20日
主    任
劉釗
位    置
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光華樓
研究方向
先秦秦漢及敦煌文獻
人    員
11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發展歷史

2019年11月,發起成立“守望漢字”聯盟。 [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簡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方向

中心下設“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敦煌文獻”兩個研究室,分別側重先秦秦漢時期和敦煌出土文獻的研究,且研究內容都包含對當時使用的文字的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域隸屬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屬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漢語言文字學兩個二級學科,與歷史學一級學科下的歷史文獻學二級學科亦關係密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1名,其中專職研究人員10名,兼職教授2名,辦公室管理人員1名,博士後3名,訪問學者3名。專職研究人員中,教授5名,副教授1名,講師4名。9名研究人員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層次從30年代到80年代。博士後中1人已出站。3名訪問學者均已結束訪問。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生培養

中心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2名。現有學生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人(含留學生4人),碩士研究生11人。中心暫不招收本科生。
中心學生培養採取導師指導、集體指導、學生自學及羣體讀書會等多種形式。中心鼓勵研究生參加集體項目,培養研究生自學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在實踐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中心研究生已畢業5人次,其中3人取得博士學位,2人取得碩士學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承擔項目

中心研究人員承擔教育部相關課題項目3項(含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含重點項目一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投資項目2項,復旦大學“金苗”計劃項目2項,多方合作出版項目1項。這些項目已經有多種科研成果發表,部分項目已經結項。部分項目產生了廣泛影響,其中復旦大學、湖南省博物館、中華書局三方合作項目“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最為社會關注。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資料建設

中心的資料建設包括紙質資料建設和電子資料建設兩部分。
中心現有八十餘平米資料室一間及十餘平米期刊室一間。存放各種書刊七千餘種。除自行購置外,中心還接受社會捐贈的資料。譚樸森先生與馬辛寒先生家屬先後向中心捐贈圖書共計一千餘種,極大地豐富了中心的藏書。
中心現建有電子資料庫,採用硬盤和光盤結合的形式存放各類資料一萬餘種,以補充紙質資料的不足。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刊物

中心辦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集刊,刊登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領域的相關論文,計劃每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一輯,已辦至第三輯。
中心還辦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通訊》,以介紹中心最新動向和研究成果為主,計劃每年年底出版一期,已出版三期。
此外,中心還為商務印書館協辦《中國文字學報》年刊,已出版至第二期。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專著論文

中心成立以來共出版學術著作十餘種,受到廣泛好評。其中《古文字構形學》、《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敦煌書儀語言研究》等著作獲得了省級或省級以上社科優秀成果獎勵。中心計劃將今後出版的大部分著作納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專刊”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叢刊”兩套系列出版物中。中心還在積極編纂《裘錫圭學術文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將正式出版。
中心成立以來,教師和學生共發表各類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裘錫圭教授的《關於〈老子〉的“絕仁棄義”和“絕聖”》,陳劍教授的《釋“琮”及相關諸字》、《説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施謝捷教授的《〈漢印文字徵〉及其〈補遺〉校讀記》以及陳斯鵬博士後的《論周原甲骨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