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庵記

鎖定
《復庵記》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顧炎武創作的一篇散文。散文的前三段寫範養民創建復庵的經過和範養民的為人;第四段寫復庵的自然環境,再寫復庵的創建;第五段抒寫作者宿其庵,開户東望的所見所想,表現了作者對明室的留戀之情;最後一段説明作記之由,“留之山中”,使後之君子“無忘範君之志”。
文章短小精悍,淡雅雋永。句式上多采用排比手法,使句子看起來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運用了曲筆的表達方式,巧妙地運用了假託、襯托等手法,使得文章富有變化,收放自如,作者復興明朝的心聲表露得含蓄委婉。
作品名稱
復庵記
作    者
顧炎武
創作年代
明末清初
作品出處
《亭林詩文集》
作品體裁
散文

復庵記作品原文

復庵記1
舊中涓範君養民2,以崇禎十七年夏3,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4。數年,始克結廬於西峯之左5,名曰復庵。華下之賢士大夫多與之遊;環山之人皆信而禮之6。而範君固非方士者流也7
幼而讀書,好《楚辭》8;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9。為東宮伴讀10
方李自成之挾東宮二王以出也11,範君知其必且西奔,於是棄其家走之關中12,將盡厥職焉13。乃東宮不知所之,而範君為黃冠矣。
太華之山14,懸崖之顛,有松可蔭,有地可蔬15,有泉可汲16,不税於官17,不隸於宮觀之籍18。華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創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19,東向以迎日出。
餘嘗一宿其庵。開户而望,大河之東20,雷首之山蒼然突兀21,伯夷叔齊之所采薇而餓者,若揖讓乎其間22,固範君之所慕而為之者也23。自是而東,則汾之一曲24,綿上之山出沒於雲煙之表25,如將見之,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範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26。又自是而東,太行、碣石之間27,宮闕山陵之所在28,去之茫茫29,而極望之不可見矣30,相與泫然31
作此記,留之山中。後之君子登斯山者,無忘範君之志也。 [3] 

復庵記註釋譯文

復庵記詞句註釋

  1. 復庵:房舍名,明朝末年太監範養民於明亡後隱居華山時所創建的三間居室。
  2. 舊中涓範君養民:明朝太監範養民。舊,指明朝,因此文寫於清朝,故稱明朝為舊。中涓,內侍太監,主持宮中清潔掃除的人。
  3. 以:在。崇禎十七年:即1644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這一年三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明思宗自縊而死。四月,吳三桂引清兵入山海關。五月,李自成撤出北京,轉移山西。
  4. 京師:北京。華山:在今陝西華陽縣境,古稱西嶽。黃冠:道士裝束,此指道士。
  5. 克:能。
  6. 禮:尊敬,動詞。
  7. 固:本來。非方士者流:不是方士那一流人物。方士:指有方術的人。戰國、秦漢時,有以煉丹求仙等術欺人的人,為方士。東漢末年,道教產生,道士就繼承了方士的法術。
  8. 楚辭》:西漢劉向輯,收集戰國時楚人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辭賦,還有一部分漢朝人仿屈、宋等人的作品。由於這些作品運用了楚地的文學形式,所以稱“楚辭”。
  9. 涉獵:指粗略地閲讀書籍。
  10. 為東宮伴讀:擔任太子的伴讀。東宮:太子居住的地方,此指太子。伴讀:官名。
  11. 李自成之挾東宮二王以出:李自成帶了太子和二王出北京。東宮,太子朱慈烺。二王: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
  12. 走:速行。之:往。關中:指今陝西。秦時有四關,東有函谷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南有武關。
  13. 盡厥職:盡他的職責。厥:其,他的。
  14. 太華之山:太華山,即華山。華山西南有少華山,又有小華山。
  15. 蔬:種菜。
  16. 汲:飲用。
  17. 不税於官:不向官家納税。税,納税,動詞。
  18. 不隸於宮觀之籍:不列入寺廟財產的登記簿上。隸,屬。宮觀,道教的廟宇。
  19. 楹:本指堂屋前的明柱,此指一間房。
  20. 大河:黃河。
  21. 雷首之山:即首陽山,在山西永濟縣南,是中條山的南端,上有夷齊墓,相傳商代遺民伯夷、叔齊兄弟不食周粟,采薇於首陽山,終於餓死。蒼然突兀:山色蒼青突出天空。突兀,形容高。
  22. 若揖讓乎其間:這些山峯好像在那裏拱手為禮似的。揖讓,主賓相見的禮節。乎,於,在。
  23. 固範君之所慕而為之:本來就是範養民所敬慕而想這樣做的。範養民隱居華山,自己耕種而食,不食清朝的官祿,像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粟。
  24. 汾之一曲:汾河的一個曲折處。汾河是山西省最大河流,發源于山西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山,流經晉中、晉南等地,至河津縣(舊縣名,現已併入稷山縣)西南注入黃河。
  25. 綿上之山:指介山。綿上,古地名,春秋時屬晉國,在今山西省介休縣南介山之下。
  26. 範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範養民有志仿效介子推的事而沒有達到目的。春秋時介子推跟隨晉公子(晉侯重耳)流亡19年。晉公子回國即位,重賞介子推。介子推辭不受封,遂隱而死。不遂,沒有成功。
  27. 太行、碣石之間: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間,指北京。碣石山在河北昌黎縣。
  28. 宮闕:皇宮。山陵:皇帝墳墓,指昌平明十三陵。
  29. 去:離開。茫茫:模糊不清。
  30. 極望:盡力遠望。
  31. 相與泫然:相對流淚。泫然:流淚的樣子。 [1] 

復庵記白話譯文

明朝太監範君養民,在崇禎十七年夏天,從北京徒步進入華山當道士。幾年之後,才在西峯的左邊建了一棟小房子,名叫復庵。華山下面的賢士大夫很多和他交遊,華山周圍的百姓都相信他尊敬他。可是範君並不是一般的出家道士呀!他年幼時讀了很多書,特別喜歡《楚辭》,諸子百家和經史之類的書籍大都閲讀過。他曾做了太子的伴讀。當李自成從北京挾走明思宗的太子和定王永王以後,範君料想他們一定將向西方逃走,於是拋開自己的家來到關中,打算盡他的職責。可是太子不知道到哪裏去了,所以範君就當了道士。
在太華山,懸崖的頇上,有松樹可以遮蔭,有土地可種蔬菜,有泉水可以飲用,這裏不向官家納税,也不列入寺廟財產的登記冊上。華山下有些人給他木料,他就建造這個房子住下來。共有房屋3間,面向東方可以看到太陽昇起。
我曾經在這裏住過一夜。早上開門遠望,看到黃河的東面,有雷首山蒼翠的高高地聳立着,相傳商代遺民伯夷叔齊兄弟曾在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那些山峯好像拱手為禮似的站在那兒,伯夷叔齊的事本來就是範君所敬慕而想這樣做的。再從雷首山向東看。就是汾河的一個曲折處,那裏有綿山在雲煙中若隱若現,好像看見春秋時的介子推,他曾跟着晉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後來重耳回國而介子推卻隱居在綿山,這又是範君有志仿效而沒有做到的啊。再從綿山向東望,在太行山、碣石山之間,就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的地方,因離那裏非常遙遠,盡力望也望不見,彼此就傷心地哭了!我寫了這篇記,留在山中。讓後來的君子登上這山時。不要忘記範君的志向啊。 [1] 

復庵記創作背景

清兵入侵之時,顧炎武堅持抗清,為了免遭迫害,他背井離鄉,遍遊各省。《復庵記》這篇文章就是顧炎武在暮年之際登上華山,宿於復庵之時,為道土範養民所建造的庵室所作的。範養民原是明末宮中的一位內侍太監,擔任東宮伴讀,明朝滅亡後,便隱居於華山之中,門楣上大書“復庵”二字。 [2-3] 

復庵記作品鑑賞

復庵記整體賞析

關於《復庵記》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個自然段,第一段寫範養民創建復庵的始末,第二、三段寫復庵環境並抒發忠於明室的思想感情。這固然不失為一種分法。但在玩繹全文以後,如果把此篇分為一綱四目,即綱與目兩大部分共五個自然段再加一結尾,或許更有助於理解全文的思想脈絡。
一綱是指從開篇至“而範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在這總綱中,先點題;題目既是“復庵記”,便要記復庵的結廬時間、地點及其創建者範養民。在時間、地點和人物中,人物是作者記敍的中心,因而先交代了範養民的官職為明朝的內侍太監。又説他於崇禎十七年,即明亡的1644年,從京師北京徒步入華山當了道士。其中的原因沒有立刻交代,卻埋下了伏筆。過了“數年”,方始在華山的“西峯之左”蓋了房子,取名叫“復庵”。接着又説:“華下之賢士大夫多與之遊,環山之人皆信而禮之。”用烘雲托月的手法從側面寫人們對範君的仰慕。仰慕之人既“賢”且多(“環山之人”),足見範君之不凡,從而自然帶出總綱的末一句:“而範君固非方士者流也。”這一句承上啓下,是綱與目的紐帶,既與篇首寫人的筆墨相呼應,並總括了第一段,同時又引起下文進一步寫出範養民的經歷及其思想感情。
“綱舉目張”。以下四段便圍繞總綱次第展開。
第二段承總綱的“舊中涓範君養民”一句而來,採用回敍的方法,介紹範養民原為太子伴讀,讀過許多書,尤其愛好洋溢着愛國思想的楚辭,既可從中看出其學識之廣博,又可悟出其忠君報國思想之淵源所自。
第三段承總綱的第二句“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而來,使總綱中埋下的這一伏筆得到顯現;同時又在上一段揭示範養民忠君報國思想淵源的基礎上剝進一層,寫出他忠君報國的具體行動。範養民知道李自成將挾持東宮二王向西敗走,便棄家趕到關中,希望有朝一日仍能盡到自己作為中涓的職守,但因二王下落不明,便出家當了道士。
第四段承總綱的第三句“數年,始克結廬於西峯之左,名日復庵”而來。太華為華山的主峯。作者用三個“有”字和兩個“不”字領起的兩組排比句,分別寫出了範養民及其復庵所處的自然環境與政治環境。自然環境是優美的(“有松可蔭”),可以自給自足(“有地可蔬,有泉可汲”);政治環境既可“不税於官”,擺脱清廷的剝削,又可“不隸於宮觀之籍”,不像一般寺廟那樣要人於地方官吏的簿籍受到管束。行文至此,“復庵記”之“庵”字已經豁然在目,而”復”字之意雖已略露端倪,但尚未和盤托出。
第五段承總綱最後句“而範君固非方士者流也”而來,是“復庵記”的重心所在。從行文看,前面數段都是作者客觀的敍述,作者似置身於庵外;而此段劈頭一句“餘嘗一宿其庵”,作者已入復庵之中,向讀者娓娓地講述自己的所見所感,令人更覺親切可信。“開户而望”是全段之眼,在富於動感的這四個字的統領下,三個富於寓意的境界在望中由近及遠地逐一展現:首先見到的是大河之東的雷首之山。它那“蒼然突兀”的高大形象令人神思飛越。商朝末年的臣子伯夷、叔齊為了表明自己忠於故商的氣節,不食周粟,寧可在山中采薇充飢以致餓死。如今似乎還能望見他們活在山中,彼此正謙讓着作揖相見。作者指出,這確實是“範君之所慕而為之者也”。從雷首之山再向東望去,彷彿見到在汾水拐彎處的出沒於雲煙之外的綿上之山,當年介子推幫助晉公於重耳復國,回國後被遺忘,末受封賞,隱居在這山中。作者指出,效法介子推,這是“範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範養民有復明滅清之志,這一點可以追蹤介子推,但可嘆者,不能像介子推那樣功成而隱。最後,從綿上之山再向東望去,則是太行山與碣石山之間的明代故都所在,明王朝當年的宮殿、明代皇帝陵寢都在那裏。然而,“去之茫茫,而極望之不可見矣”。對於有着亡國之痛的臣子説來,故都的宮闕山陵比之於雷首之山與綿上之山,關係更為密切;愛而不見,作者與範君自不免要“相與泫然”了。
這一段所寫的三個層次都以“望”字統領,但其內涵有所不同:第一層,雷首之山是可以望見的,寫伯夷、叔齊是範君所仰慕和師法的;第二層,綿上之山,如將見之,顯然望不見,寫介子推之志,範君雖有而無法實現;第三層,宮闕山陵,去之茫茫而極望之不可見,象徵着範君(並作者)復明之志雖存,但希望卻更為渺茫。行文至此可以發現,歷數年之久,方始選定在華山的“西峯之左”創建的“東向以迎日出”的“復庵”,原來是如此深寓着範君思念故國、復明滅清的良苦用心的。
作為一綱四目的總結的,是篇末的這幾句話:“作此記,留之山中。後之君子登斯山者,無忘範君之志也。”點明《復庵記》的寫作意圖是要激勵後來者發揚愛國主義的精神。顧炎武曾以“蒼龍”“老樹”自喻:“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又酬傅處士次韻》),表明自己愛國之心至死不渝。但是,反清鬥爭的失敗,加之他漸趨年邁,因而只好把復明滅清的希望寄託在後輩身上,寫下了這篇《復庵記》以激勵後世之人的愛國感情。結尾這幾句話使“復庵記”的“復”字含義更深一層,從自身推向後輩,從眼前推向將來,使全文在句絕處盪開一個又一個漣漪。
在藝術上,《復庵記》充分體現了顧炎武散文純樸渾厚的風格特點。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將自然環境、地理位置與歷史典實結合,於微塵中轉大法輪,於尺幅之中展現千里之勢。歷來的“記”,大多就事論事。多作實錄之筆而少有寓意,如記述居處的方位就只是記述方位而已。但此文不同,寫復庵,先説其地理位置在華山“西峯之左”,之後又重申“東向以迎日出”。接着,緊承“東向”而來,先寫大河之東的首陽山,次寫“自是而東”的綿上之山,再寫“又自是而東”的太行、碣石之間的宮闕山陵。作者通過復庵的東向,由地理位置引出歷史典實,把讀者的視線聚集到伯夷、叔齊、介子推及明代的宮闕山陵上,從而使讀者的空間想象與時間想象融成一片。作者的愛國激情像是觸媒劑一樣,將歷史與地理、時間與空間熔鑄成了一個藝術整體。因此,一個向東的小小的復庵,竟然能載着讀者飛越空間與時間的長河,升騰到愛國主義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記敍、抒情與議論的結合,是《復庵記》在藝術上的又一特點。《復庵記》屬於記事體,但是,如果沒有抒情與議論,就很難牽動讀者的情感。如果説,前四段主要是敍事,那麼第五段則主要是抒情與議論;前四段是實寫,第五段則主要是虛寫;如果把前四段比喻為全篇的形體,那麼第五段就是靈魂。第五段藉助一個“望”字得以窺見範養民內心深處的隱秘,同時作者又把自己的亡國之痛與復明之志順勢帶出。一個“望”字把空間聯想與歷史聯想結合起來,使幾個時代不同的歷史典實與甚至望不見的空間熔鑄在一個畫面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使讀者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可見,作者思念故國之情達到了何等感人的地步,終於推到“相與泫然”的最高點。“相與泫然”,作者與範養民的感情已經完全交融在一起,真可謂高山流水有知音了。
從顧炎武的文學觀點看,他力主文須有益於天下,詩須以言志為本,詩文的宗旨在於起衰救頹,而非譁世取寵。明末清初,士大夫改仕清朝,喪失民族氣節。顧炎武對此深惡痛絕,曾提出“行己有恥”的口號,斥士大夫的無恥為“國恥”。由此,不難理解顧炎武要作《復庵記》以極力稱頌範養民的志節的緣故。顧炎武力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民族的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着不少有志之士。但是也應該看到顧炎武的歷史侷限和階級侷限,他的愛國思想、民族氣節是與封建的倫理道德觀念雜然相陳的。《復庵記》的主導思想傾向儘管值得珍惜,但其中表現出的忠君思想則是應該加以揚棄的。 [3] 

復庵記名家點評

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汪泰陵:文章純樸渾厚,融記敍、抒情與議論於一爐,字字句句飽含着作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清文選》) [4] 

復庵記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明亡後改名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清之際傑出的思想家、學者。他一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少年時參加“復社”,反對宦官權貴。後又參加抗清起義。多次拒絕清廷薦舉。其研究學問、為文作詩,都主張經世致用。他的文章,內容充實,結構嚴密,且文情並茂。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痛書》《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5] 
參考資料
  • 1.    王烈夫編著.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註解析譯 第4冊 明朝、清朝.武漢:武漢出版社,2016.07:434-435
  • 2.    湯克勤主編.古文鑑賞辭典.上海:崇文書局,2015.10:440
  • 3.    張秋文責任編輯;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文學經典鑑賞 古文名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12:306
  • 4.    汪泰陵選注.清文選.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2002:104
  • 5.    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歷代名家書簡.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