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御製揀魔辨異錄

鎖定
《御製揀魔辨異錄》,八卷。清世宗雍正帝撰。略稱《揀魔辨異錄》。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在《萬續藏》第一一四冊、《禪宗全書》第三十五冊。
中文名
御製揀魔辨異錄
卷    數
八卷
刊行時間
雍正十一年(1733)
撰    者
清世宗
雍正認為密雲圓悟禪師派下之法藏及弘忍,所説誑世惑人,有如外魔知見,乃撰此《揀魔辨異錄》,針對彼等之語錄及所撰《五宗原》、《五宗救》等書之所説,一一加以批駁。關於撰述緣由,卷首雍正所撰《諭告文》有詳細的説明。
印光大師對於雍正皇帝《揀魔辨異錄》評價甚高,稱“揀魔辨異錄文理高深,禪教融貫,系雍正十一年夏初始著,至十三年方畢。未及刊板,龍馭賓天,迨後刊時,以草書替字,鈔者不察,便許多直作本字,而錯訛便不勝其多。使世宗在世,斷斷不至如此耳。今春細校兩次,俾還本來面目。倘後因緣果就,當不負世宗一番至意矣。” 可見此書在佛學中確有不可低估之價值,不應僅以歷史政治的角度來研究。
◎附一:雍正《御製揀魔辨異錄·上諭》(摘錄)
佛祖之道,指悟自心為本。是此説者,名為正知正見,用之以利人接物,令人直達心源,方得稱佛祖兒孫。所言外道魔道者,亦具有知見。因其妄認識神生死本,以為極則,誤認佛性,謗毀戒行,所以謂之外道魔道。朕覽密雲悟、天隱修語錄,其言句機用,單提向上,直指人心,乃契西來的意,得曹溪正脈者。及見密雲語錄內,示其徒法藏闢妄語,其中所據法藏之言,駭其全迷本性。無知妄説,不但不知佛法宗旨,即其本師悟處,亦全未窺見。肆其臆誕,狂世惑人,此真外魔知見。所以其師一闢再闢,而天隱修亦有釋疑、普説以斥其謬。然當日魔心不歇,其所著述,不行即毀。如魔嗣弘忍,中其毒者,復有《五宗救》一書,一併流傳,冀魔説之不朽,造魔業於無窮。
天下後世,具眼者少,不知其害,即有知而闢之者,有德無位。一人之言,無徵不信,將使究竟禪宗者,懷疑而不知所歸。而傳染其説者,將謂禪宗在是,始而起邪信,繼而具邪見。起邪信則正信斷,具邪見則正見滅,必至處處有其魔種,人人承其魔説,自具之性宗不明,而言條之枝蔓肆出。今其魔子魔孫,至於不坐香,不結制,甚至於飲酒食肉,毀戒破律,唯以吟詩作文,媚悦士大夫,同於倡優伎倆,豈不污濁祖庭,若不剪除,則諸佛法眼,眾生慧命,所關非細。朕為天下主,精一執中,以行修齊治平之事,身居局外,並非開堂説法之人。於悟修何有?又於藏忍何有?但既深悉禪宗之旨,洞知魔外之情,灼見現在魔業之大,預識將來魔患之深,實有不得不言,不忍不言者。
夫禪宗者,教外別傳,可以無言,可以有言。古德雲窮諸玄辨,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若一滴投於巨海。如是言者,言言從本性中自然流出。如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則公案,何一非從本性中自然流出!從無一實法系綴人天。今魔藏立一○相,為千佛萬佛之祖,以袈裟縷縷,為宗旨所繫。有四法,有雙頭,有小法大法,有大法之大法,稱為細宗密旨,有傳有授。
而魔嗣弘忍,以僧伽難提遇童子持鑑直前,為從來有象可示,證其魔師一○之相為不悖。又以多子塔前袈裟圍繞一事,作袈裟為宗旨所繫之所。又以臨濟打克符普化,鑿為黃檗三頓棒之彖象。種種作為實法,不勝枚舉,全從知解穿鑿,失卻自心。黃檗雲今時人只欲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與兒酥吃,消與不消,都總不知。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所以知解不消,皆為毒藥。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夫食不消之人多,而魔藏父子則是已經飽毒者也。
佛法不二,豈可執定三四,而更有密傳三四之宗旨?廣引從上古德言句相似者為之註腳,轉以校勘不立言説、單提向上之正宗,仰面唾雲,反污己面。趙州雲老僧此間,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隨伊根基接人,自有三藏十二部接他了也。只説無是非分別相,早不本分,何況宛立個是非分別相。世尊四十九年所説,古錐千七百則公案,總是語言文字。若不識得這個,縱使字字句句依樣葫蘆,即為魔説,即為謗佛。縱能記得佛祖所説,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則公案,字字句句不差,正是光明海中多着泥滓。況既落言詮,即同教相。既同教相,則三藏十二部現在,又何必立教外別傳之旨?任伊橫説豎説,能出三藏十二部之外乎?聖人多能,佛多神通;能非聖本,神通亦非佛宗。
仲尼何嘗知西方之梵語?如來不能作震旦之唐言。能與神通,各有所窮,與這個有何交涉,何況文字一端?魔藏父子輒以不識字譏密雲,意謂不如伊等學問。若要詮理論文,自有秀才們在,何用宗徒?識字不識字與這個又有何交涉?博通經史,如剪綵以添樹上之生花;目不識丁,亦飯熟不藉鄰家之水火。若魔藏父子,其大病根正在識丁,而不識這個。今使蒙古人來,便接蒙古;俄羅斯人來,便接俄羅斯;暹羅、蘇祿、琉球、日本人來,便接暹羅、蘇祿、琉球、日本。若必待伊識得文字,然後接得,則佛法不能蓋天蓋地矣。
魔藏邪外知見,自以為言言據古,字字稟經,豈知盡三藏十二部,乃至十三經、二十一史、諸子百家,盡世間四庫縹緗,所有文字,並與貫串配合,極其稜消縫泯,自道佛來,也開口不得,正是佛出世也救不得也。阿難三十年為侍者,只為多聞智慧,被佛呵雲汝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若不學道,滴水難消。況魔藏以邪外知見,唐突佛祖向上邊事,尚安得有呵斥分?只瞞得有眼無珠之徒,庖人前,魔形自露。趙州雲如今知識,枝蔓上生枝蔓,都大是去聖遙遠,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尋常道,須向異類中行,且作麼生會!如今黃口小兒,向十字街頭,説葛藤,博飯x,覓禮拜,聚三五百眾,雲我是善知識,爾是學人。可知法藏父子之魔形,從數百年前,趙州早為判定,更不必到眼始知也。
◎附二:印光大師《揀魔辨異錄》重刻序
學道之人,居心立行,必須質直中正,不可有絲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則如秤之定盤不準,稱諸物而輕重鹹差。如鏡之體質不淨,照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展轉淆訛,莫之能止。故楞嚴經雲,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法藏宿世,固有靈根。即現生之悟與見地,亦非卑淺。但以我慢根深,欲為千古第一高人。特意妄立種種宗旨名相,著五宗原。以企後學推尊於己,竟成魔外知見。使當日直心直行,允執厥中。將見密雲會下,無人能敵。道風之振,何難超越諸方。惜乎不以實悟實證為事,而預先設法,以為超越一切之計。遂緻密雲七闢三辟,以正其非。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果是英烈漢子,自當慚愧懺悔,知非改過,以期實悟實證。則臨濟法脈,如來慧命,豈不直接其傳。何得慢幢高豎,護短飾非。引起其徒弘忍等,更加狂妄。逞己臆見,著五宗救。挽正作邪,以邪為正。謗法謗僧,自誤誤人。較之法藏,更深十倍。盲引盲眾,相牽入火。噫。可哀也已。藏忍平生,刻意文飾。致令門庭甚盛,士大夫多為外護。故彼父子之語錄,並五宗原,五宗救之僻謬邪説,悉皆續入大藏。至雍正十一年,世宗欲選語錄。遍閲彼等著作,知其意見僻謬,必至瞎人正眼。著令盡毀其板。又敕天下叢林,凡有此書及板,盡行毀除。倘有私藏者,發覺以違律論。又恐或有深受其毒,莫能盡吐。因將五宗救中狂悖甚者,摘錄八十餘條,逐條駁正。命續入大藏,以企開人正眼,報佛祖恩。但以萬幾無暇,至十三年春,方始脱稿。未及謄清,龍馭上賓。高宗繼立,方始刊板。只因未委通人,凡草書替代之字,許多竟作本字。如以謂作為,多至百餘。世宗所刻書冊經板,悉皆校對精嚴。唯此一書,錯訛甚多。故知的系賓天之後所刻。又雍正十三年春,開工刊大藏板。此書上諭,命入藏流通。而竟未入者,以高宗御極未久,殫精政治,無暇提倡。其餘緇素,以法藏徒黨甚盛。恐其一經提倡,或致招禍,因皆置之不論,以故未入。書冊殿板,存於大內。除皇帝有敕,無由刷印,因茲不傳於世。然此法寶,必有神物守護。令其久秘復出,得廣流通。其因緣具於石印序中。茲擬重刻木板,因息心校閲,俾還世宗本來面目。應季中居士,願任刻資。遂序其顛末,以告來哲。夫欲了生死,必須實證。若唯悟而未證,則煩惑尚在,大須努力。倘能兢兢業業,歷緣鍛鍊。則覺照存心,冥符聖智。人我是非之凡情,無由而起。若不加覺照,依舊凡情熾然。功行愈高,情見愈重。由悟入迷,在所難免。如人睡惺不起。久復睡著。古人謂大事已明,如喪考妣。正以煩惑未斷,或恐復迷。須知斷惑之人,便無凡情。既無凡情,何有生死。大悟之人,其悟縱與佛同,其惑猶未斷除。必須念念覺照,庶免凡情用事。藏忍父子,雖則悟處高深。只因我慢過甚,全體埋沒於人我情見之中。而猶欲為續佛慧命之第一高人。以致一錯永錯,而莫之能反。盡其智力,只做得個平侍者之身分。可不哀哉。如來深知末世眾生,煩惑難斷。特開一信願唸佛,求生淨土法門。令其於臨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脱死。承侍彌陀,追隨海眾。從茲圓破無明,徹證自心。直至成佛而後已。使藏忍知此,當即上品往生,證無生忍。普現色身,廣度羣迷。又何至妝點文飾,欲得超師越祖之虛名,企其流芳百世。一經明眼人看破,竟落得個邪魔外道之實號,而遺臭萬年。嗚呼哀哉。(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