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善若流

鎖定
從善若流,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 [1] 
這則成語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比喻樂於接受善意的勸導。其結構為主謂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 [1]  [5] 
中文名
從善若流
拼    音
cóng shàn ruò liú
近義詞
從諫如流、從善若流
反義詞
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注    音
ㄘㄨㄙˊ ㄕㄢˋ ㄖㄨㄛˋ ㄌㄧㄨˊ
出    處
《左傳·成公八年》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定語

從善若流成語出處

“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範、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 [2]  [5]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從善若流”。 [1] 

從善若流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其中鄭國是個小國,夾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鄭悼公時,鄭國同北方以晉國為首的其他各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國就來攻伐鄭國。晉國便派欒書為元帥,率領大軍,前去援助鄭國,兩軍在繞角(今河南魯山縣東南)遭遇。楚軍不敢同晉軍對敵,便撤退而回。但晉軍並不撤走,還準備趁機侵入楚國的蔡地(今河南上蔡縣一帶)。楚國得知這個消息,就立刻調動附近申、息兩地的精鋭部隊,準備迎擊。這時,晉將趙同、趙括仗着兵力優勢,欲揮軍南下,佔領蔡地,因此催請欒書趕快下令進攻。就在欒書準備同意的時候,新中軍佐知莊子、上軍佐範文子和中軍將韓獻子三人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一致認為:“我們當初出兵是為了援救鄭國,反對侵略,是正義之師。現在進犯的楚軍既已撤退,我們卻藉此攻蔡,這樣我們就要承擔不義的罪名。而且,楚國現在派來的是兩支精鋭部隊,我們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勝。而且不管打勝還是打敗都對我們晉國不利,若打贏了這一仗,別人會説以晉國的大軍,去打楚國兩個小地方的部隊,不是白白浪費人力嗎?如果失敗了,晉軍便會名譽掃地,還有何面目回去見晉君和晉國的百姓。所以和楚國的這一仗不能打。”欒書仔細考慮了他們三人的意見,覺得他們講得很有道理,便決定停止攻蔡,撤軍回晉。
過了兩年,晉國又派欒書領兵去攻打蔡國,這一次晉軍大獲全勝,還抓獲了楚國的大夫申驪。欒書本打算繼續進攻楚國本土,知莊子、範文子等人勸告他先進攻沈國再説,欒書分析了具體情況後認為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計劃。隨後,晉軍進攻沈國,把沈國的國君揖初都抓來了,因為這次晉軍準備充分,楚國對晉軍也無可奈何。人們認為,晉軍這次能取得這麼大的勝利,就是因為欒書上次聽從了知莊子、範文子和韓獻子等人的良言。
其實在晉軍第一次準備南侵攻蔡的時候,絕大多數將士都表示同意,而欒書卻聽了少數人的意見。有個將士就問欒書:“聖人都聽從多數人的意見,所以能成大事。現在我們六軍將佐十二人,除元帥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張攻蔡。您為什麼不聽從多數而聽從少數人的意見呢?”
欒書説:“他們三人的意見都很正確,正確的意見,就是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見。我聽從他們的正確意見,難道不對嗎!”
由於欒書能正確地聽取部下的意見,當時人們就稱讚他,説:“欒書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又自然。” [3]  [4] 

從善若流成語寓意

從善若流,是一種生活態度。“少數服從多數”是人們現實生活中經常遵循的一項準則,但這項準則並非永遠正確,有時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此這就需要決策者有足夠的遠見。現實生活中,虛心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是非常必要的。 [3] 

從善若流成語運用

成文運用
“從善若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比喻樂於接受善意的勸導。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 [1] 
運用示例
北宋·宋祈等《新唐書·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