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達深

鎖定
徐達深(1920—1995年),又名胡德滋、胡冰,男,永康市古山鎮人,中共黨員。父親胡世培,清代秀才;母親徐婉娘。 [1] 
中文名
徐達深
別    名
胡德滋
胡冰 [1-2]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永康 [1]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畢業院校
延安馬列學院 [2]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代表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全五卷) [4] 
性    別
主要成就
國際問題和對外關係研究 [2] 
夫    人
李瑞華

徐達深人物簡介

徐達深(1920—1995),又名胡德滋、胡冰,永康市古山鎮人,中共黨員。曾任職外交部黨委委員、西歐司司長、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幹事等職務。 [1] 
1995年,徐達深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1] 

徐達深人物生平

1925年徐達深在古山崇正小學讀書,1931年在永康縣立初級中學讀書,1935年考入杭州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校學習。在校期間,徐達深受到了時任該校校長、共產黨員孟憲承以及教育文化界名人、進步人士嚴北溟老師進步思想的啓蒙教育。 [1] 
1936年秋,徐達深積極參加了由學校進步學生組成的“共學社”,自學馬列主義、《大眾哲學》以及一些進步刊物;討論時局,宣傳抗日;反對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思想;組織校外由共產黨人領導的抗日救亡演出隊的演出;醖釀組織進步同學投奔延安。 [1]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徐達深得到了四哥胡德冾的支持,決定和方成平(永康人)、何建清、尹耕莘等8人一起離開學校,投身革命,其中有三人後來參加了新四軍,徐達深、方成平、何建清則去了延安。他們經過10個月的長途跋涉,於1938年10月抵達延安,徐達深改名為胡冰。 [1] 
1938年在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抗大學習期間,多次聆聽了毛澤東、朱德、張聞天、劉少奇、鄧小平等首長的報告,徐達深思想進步很快,於當年12月在抗大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 
本人照片
本人照片(4張)
1939年6月,徐達深從抗大調到了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學習。時年19歲的徐達深從延安馬列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國際問題研究室工作。 [2] 
1944年春,徐達深在鄧力羣的推薦下,擔任張聞天的機要秘書,主要工作是管理機要文件、電報和在張聞天的指導下研究國民黨統治區的政治動向和黨派等問題。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取得了最後勝利。這時張聞天向黨中央提出到東北從事實際工作的請求,很快得到了黨中央的批准。八九月間,黨中央先後派出了包括張聞天在內的中央委員10人,率領2萬名幹部、11萬大軍挺進東北。在這一新形勢下,徐達深於1945年10月告別了他生活7年之久的延安,奔赴東北。 [2]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蔣介石發動了長達四年的內戰。在新的形勢下,到達東北後的徐達深服從組織安排,出任中共陽春(雙陽)縣委委員、宣傳部長、民運部長,伊通、雙陽中心縣委聯合遊擊大隊副政委,安東(今丹東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代理市委書記。 [2] 
1950年1月19日,周恩來外長向聯合國發出照會,稱“中央人民政府業已任命張聞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聯合國會議和參加聯合國工作、包括理事會的會議及其工作的代表團的首席代表”。那時,張聞天擔任遼東省委書記,他決定服從組織安排,赴京履職。徐達深也被選調隨行。2月14日,張聞天一行抵達北京,作為張聞天的秘書徐達深也被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安排到中南海頤年堂暫住。 [2] 
1951年4月底,徐達深調往駐蘇聯大使館工作,任商務參贊、中共駐蘇特委委員,參與了同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項工程”等項目的談判工作。在駐蘇大使館期間,與駐聯合國代表團中的李瑞華女士相愛,經黨組織批准結婚。在蘇聯期間,徐達深認識了在莫斯科動力學院學習的時任留蘇學生總會主席的李鵬,由於工作關係他們接觸漸漸地多了起來,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2] 
1955年1月,徐達深隨張聞天也從駐蘇大使館調回外交部工作,就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為喬冠華。 [2] 
1958年4月,徐達深被當選為外交部黨委委員,11月任命為西歐司司長。徐達深在外交部工作的9年期間,和張聞天多次出國活動,為我國的外交工作做了不少的貢獻。 [2] 
1959年7月廬山會議後,張聞天被戴上了“彭德懷反黨集團副帥”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帽子。隨着運動的深入,徐達深也受到了牽連。 [2] 
1960年2月,徐達深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給予撤銷黨內職務、降職降薪的處分。 [2] 
1964年10月,徐達深被調往寧夏工作,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教廳副廳長、寧夏大學黨委書記。 [2] 
“文化大革命”期間,徐達深又被帶上“張聞天的黑干將”“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帽子,再次受到批判,直到1978年10月才得到平反,中央組織部把他調回北京,落實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 [2] 
從廬山會議到“文化大革命”,張聞天一直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直到1976年含怨而死。粉碎“四人幫”後,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幹部紛紛給予平反。1979年3月,張聞天得到了平反昭雪,中央決定按總書記的規格召開追悼會,中組部委託徐達深、何方等起草悼詞。鄧小平在張聞天的追悼會上説:“張聞天是我黨的優秀黨員,是我黨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領導人。”追悼會結束後,徐達深及其他一些老同志護送張聞天的骨灰到八寶山革命公墓,胡耀邦親自參加了骨灰安放議式。 [2] 
1979年3月,徐達深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10月27日,院黨委召開擴大會議,中央批准徐達深任我院副院長。 [3]  1982年4月,徐達深又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歐所所長,直到1986年辭去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幹事等職務後離休。 [2] 
徐達深離休後依然孜孜不倦地研究國際問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歷史,蒐集各方面資料,主編了共十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 [2] 

徐達深人物逝世

1995年,時年76歲的徐達深正完成《張聞天在遼東》書中的一篇回憶文章後,又準備起草另一篇關於記述張聞天領導遼東人民戰勝困難、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文章時,突然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帶着遺憾離開了我們。在追悼會上,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送了花圈。宋平、鄧力羣、韓念龍、武光以及社科院的領導親自參加了追悼會。 [2] 

徐達深出版論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 [2] 
《張聞天在遼東》 [2] 
《大後方各黨派對時局的主張》 [2] 
《大後方民主運動消息》 [2] 
《國民黨六全大會內情簡述》 [2] 
密特朗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法國式社會主義” [5] 

徐達深榮譽成就

1951年4月底,徐達深調往駐蘇聯大使館工作,任商務參贊、中共駐蘇特委委員,參與了同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項工程”等項目的談判工作。 [2] 
徐達深在外交部工作的9年期間,和張聞天多次出國活動,為我國的外交工作做了不少的貢獻。 [2] 
徐達深離休後依然孜孜不倦地研究國際問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歷史,蒐集各方面資料,主編了共十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