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葆光

鎖定
徐葆光(1671年-1740年),榜姓潘,字亮直,號潛溪、澂齋、二友老人,江南蘇州府長洲(今江蘇吳縣)人,何焯高弟,中國清朝官員。 [3] 
徐葆光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考中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徐葆光的才品為館閣之冠。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任副使冊封琉球嗣王。以御史記名,雍正十二年(1734年),病歸。乾隆五年(1740年),徐葆光去世,葬於長洲硃砂墩夜字圩,祔其祖墓。 [3] 
徐葆光工書。其古文辭語明峻純潔,詩作雄健。著有《中山傳信錄》《奉使琉球詩》《二友齋文集》《二友齋詩集》《二友齋詞集》《海舶集》《淳化閣帖考》等。 [3] 
亮直
澄齋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南蘇州府長洲
出生日期
1671年
逝世日期
1740年
主要成就
出使琉球
主要作品
《中山傳信錄》六卷
本    名
徐葆光

徐葆光基本資料

徐葆光人才、品行為館閣之冠。曾任副檢計官。徐葆光在考取秀才以後,就已經享有聲名。康熙帝南巡時,徐葆光拜見獻詩,隨後就在京兆鄉試中舉。中舉後,更是盛名遠揚。但是,他參加壬辰科禮部會試,該科會試中式77人,會元是卜俊民,而徐葆光卻並未通過,經過特賜,徐葆光終於參加殿試。在特賜殿試15人中,被康熙帝選拔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徐葆光生平簡介

徐葆光,長洲人,生於1671年、卒於1740年(《清史列傳》卷71説他卒於雍正元年即1723年,但雍正十一年印行《海舶集》,汪棟作序言,説去年請到詩詞手稿拜讀,柯遇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考證為1740年);字亮直、澄齋,號二友老人、海東役人,借姓潘,以吳江籍參加科考。1705年康熙第五次下江南,徐葆光獻詩而得召見。通過鄉試成為舉人後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參加會試,並未通過,卻受康熙特賜參加殿試。康熙帝選他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複姓徐氏。1713年、1715年兩次擔任會試的同考官。著有《中山傳信錄》六卷及《二友齋文集》十二卷,另有《二友齋詩集》二十卷、《海舶集》三卷和《淳化閣帖考》十卷。
康熙五十二年,徐葆光充任會試同考官。徐葆光才華出眾,品格高雅,在內廷館閣眾臣中顯露頭角,康熙帝十分看重他。當時,正值琉球國王承繼王位,徐葆光被派往琉球,任敕封琉球國王的副使。賞賜徐葆光一品麟蟒服。不久,徐葆光告假歸鄉。此間,他撰寫了《中山傳信錄》六卷,述出國所見風情。康熙五十七年後,徐葆光在家閒賦數年。
雍正初年,徐葆光以御史掛名,不久,沒等到封官授職,他就去世了。

徐葆光出使琉球

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徐葆光任冊封琉球王國副使,奉命出使琉球。康熙皇帝為了進一步弄清中琉的疆域劃分,特命徐葆光帶天文生往琉球測海圖,後在《中山傳信錄》附圖中準確標明琉球諸島名稱和位置,並特意註明:“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徐葆光的這一疆域劃分的意義在於這是中琉雙方共同認定的疆域劃分。 [1] 
琉球的徐葆光顯彰碑 琉球的徐葆光顯彰碑
明清兩代,琉球為中國藩屬;琉球王亡故後,中國皇帝例派使節去祭奠然後冊封新王。選封使代表皇帝,清廷要選"學問優長,儀度修偉"者充任。康熙五十七年,要選冊封使赴琉球,汪士鋐在為《傳信錄》寫的序言中稱徐葆光"以文章華國,以政事經邦,而且儀容端偉,言辭敏妙。"《清史列傳》卷七十一稱"葆光才品為館閣冠",《吳縣誌》 卷六十八列傳六,贊他"長身玉立,儀度秀偉,詩文雅瞻兼工書法,喜交當世文人,名滿一時,他是最佳人選之一。當年六月,徐葆光被任命為冊封副使,和冊封正使海寶到熱河覲見康熙,得賜東珠、允穿一品官服。桐城派文學家方苞寫《送徐亮直冊封琉球序》為他送行,説他"夙以文學知名。"預祝他"文章必有載之而出者矣"。
徐葆光於閏八月二十一日離開北京,十月十八日抵蘇州,經康熙允准為母親慶祝七十壽辰並在家鄉過春節。二月十二日向福建出發。五月二十二日出五虎門放洋,和海寶一起前往琉球。副使可帶家人15名,弟徐尊光隨行。8天后在六月朔(1719年7月17日)到達。徐葆光等在琉球逗留了八個月,第二年農曆二月十六日(1720年3月24日)出發回國,往返海路5400裏。之前,康熙帝延請西洋傳教士培訓大批人員,從1708年起以西法測繪全國地圖,規定地球經線上1度的弧長為二百里。在全國實測6百多地點的經緯度,輔以三角測量,到1718年基本完成,這是我國第一次全國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製成的《皇輿全覽圖》繪有經緯網,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地學卷》中指出該圖"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所有歐洲地圖都更好、更精確。"但是,其中尚無琉球。於是康熙派遣內廷八品官平安、監生豐盛額隨使團前往琉球,測量當地經緯度並繪製琉球地圖,這兩項測繪在琉球歷史上都是首次進行。

徐葆光學術著作

在琉球諭祭、冊封之後,徐葆光通過詳細調查研究,回國總結成《中山傳信錄》。"雖未敢自謂一無舛漏,以雲'傳信'。"該書有三篇序言,正文47篇分為六卷,圖文並茂,共計16萬8千字。《傳信錄》卷一有封舟、渡海兵役、更(針盤、玻璃漏)、針路、往返海行日記、歷次封舟渡海日期、天妃靈應記、論祭海神文等12篇,記述中琉間的海上交通情況。
1、"封舟篇"介紹明代至清初,每逢冊封特地建造封舟,費財耗時,徐這次租用兩條寧波商船。附有封舟圖樣,註明其尺寸和構件名稱。
2、"渡海兵役篇"開出隨員和兵丁數量清單,共318人,其中有廚師、糕餅師五人,帶兵是預防沿途海盜,也為壯聲勢。不過琉球方説中國來了六百人,多出的三百人大概是超編人員和尾隨使團的商人。
3、"針路篇"介紹沿途航向、航程。引用琉球國通用的《指南廣義》,説釣魚台向東途經的姑米山為"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這説明,姑米山是琉球邊界,而釣魚台在中國領海。實際上,從針路可以看出,釣魚島還不在邊界,其東要過黃尾嶼和赤尾嶼,到赤尾嶼和琉球姑米島之間的琉球海溝才是中琉邊界。
4、"前海行日記篇"記錄沿途風向、經過地點,並指出《指南廣義》"失在用卯針太多,每落北之患。" 如按《指南廣義》,會飄到琉球以北的葉壁山。
5、"更篇"附玻璃漏和羅盤圖樣。玻璃漏即沙漏,是傳教士帶入中國的,在陸地上,沙漏的計時精度遜於我國的計時儀器漏刻。但船上不宜用漏刻,因海上起風浪時,漏刻內水面也會起伏,難以準確計時。在海上,乾濕難控,燃速不穩,也不合用。沙漏中沙盡為一漏,再倒轉懸掛,繼續計時。一漏相當於現在的一小時,每二漏半為一更,平均船速為每更六十里。所示羅盤是中西合璧:方位是中國式,盤面刻天干地支八卦指示方位,磁針是西式的。
6、"風信篇"中介紹"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台",在"五、六、七、八月為台","台將發,則北風先至,轉而東南,又轉而南,又轉而西南。"大風連刮幾天、逐步轉向,這確是颱風的特徵。
7、"星野篇"稱:"今測,琉球北極出地二十六度二分三釐(緯度)"琉球"與福州東西(經度)相去八度三十分。"按每度二百里推算"徑直海面一千七百里"。和現代數據相比:福州東經119度09分,那霸東經127度39分,北緯26度12分。用現代兩地經度相減,確實相差8度30分,琉球的緯度也符合現代數據。
18世紀歐洲人對琉球的瞭解以及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對琉球的瞭解,都有賴於徐葆光等人的這三部書。日本在明和年間(18世紀中期)就出版了兩種版本的《中山傳信錄》。《傳信錄》真實全面地保存了300年前琉球的社會風貌,如同百科全書至今為世人所珍重,後人研究古琉球王國、中琉關係、中國古代造船航海狀況、論證釣魚島歸屬等的重要史料。對在二戰中失去眾多文獻資料的琉球來説,《傳信錄》等更顯重要。

徐葆光史籍記載

徐葆光擅長書法。清代吳修的《昭代尺牘小傳》中記載:“(徐)葆光工書。”徐葆光豐頤偉岸,身材高大,眉清目秀;晚年,虯髯鶴髮,龍章鳳姿。可説是儀表堂堂。徐葆光撰寫古文,辭語明峻潔純;而詩作,特別雄健排評,如同出入峨嵋、劍南之間。徐葆光詩作“楓嶺山行至梨嶺”中的佳句“風泉聒旅枕,壁燈照客起。”很為流行。

徐葆光作品一覽

著有《中山傳信錄》及《二友齋文集》,另有《二友齋詩集》、《海舶集》、《奉使琉球詩》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