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繼孺

鎖定
徐繼孺(1858-1917) 字又稚,號悔齋,晚年自號蘇門山人,山東曹縣徐樓人,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舉人,十六年(1891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曾任陝西副主考、河南省學政、潞安府知府等職。後居新鄉蘇門山,潛心著述。既是一名剛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循吏,又是一位著名的學者詩人 [1-2] 
徐繼孺知識淵博,潛心鑽研學問,博覽羣書,執著筆耕,一生著作頗豐。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當數《曹南文獻錄》,歷經15年成書,計82卷,附錄6卷,約百萬言,彙集了曹州府11州、縣周代以來的文獻,並附載了曹州府11州、縣的沿革、山水、古蹟、著作、進士、碑銘等資料。該書共分列傳、詩抄、文抄、附錄四部分,可謂補史之遺,續史之無,匡史之謬,堪稱曹州府文史大全,是研究魯西南地方史的寶貴文獻。 [1] 
本    名
徐繼孺
又稚
悔齋
所處時代
清末
出生地
山東曹縣
出生日期
1858年
逝世日期
1917年
主要作品
《曹南文獻錄》
主要成就
曹南詩社創始人之一

徐繼孺人物生平

徐自幼聰穎端重,11歲中秀才,15歲進選拔貢。隨即遊學濟南,同窗中其年齡最小,每次考試卻名列前茅,深得濼源書院主講匡鶴泉先生的讚許。常與泉城文人談經論史,切磋學問,多能探本溯源,令人刮目相看。不久,以拔貢朝考,選為黃縣訓導。公事之暇,遍訪膠東名士,孜孜學問,以求教益,因而學業大進。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中舉,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高中二甲四名進士,入翰林院。三年散館,成績優異,授翰林院編修,旋出任陝西省副主考。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出任河南學政。儘管當時國是日非,徐仍堅持“大廈誰能支?樑棟方待汝”的信念,寄希望於後學,全力簡拔人才。僅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一年,就選拔貢、優貢126人,皆飽學之士,一時稱“極盛”。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徐被委任為山西省清源局總辦,專司清理庫銀。該省藩庫歷年積弊甚多,前巡撫張文襄曾嚴令清理,杖斃蠹役數人,但終無大效。徐就任半年,即將全省款項整理得井然有序,“察之如犀,靈如鐵鑄”,致使“奸吏咋舌,莫敢支吾”。巡撫非常欽佩,感慨地説:“惜不令張文襄見之也。” [2]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冬,徐調任潞安州知府。某天主教神甫擴建教堂,強佔一個寡婦的住宅。徐剛接到狀子,神甫即來要挾。徐聯想到剛剛發生的四起教士欺民案,滿腔義憤不能自已,立即和通判王某、知縣常某共謀處理。王、常二人認為洋人勢大,皇上尚且畏懼,地方更無能為力。徐斷然説:“洋人目無法紀,囂張已極,欺壓百姓,當殺無赦。既為知府,怎能不為百姓伸張正義?當備文請示巡撫,即行辦理。”是夜,正巧接巡撫手諭:“今有太原府德國神甫某畏罪潛逃,飭該府派幹員截殺,切切勿誤!”徐連聲説:“好!好!”立即佈置,當夜捕殺外國傳教士7人,山西人心大快。事發,朝廷屈服於德人壓力,敕命系徐終身戍邊。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二月初的一個夜晚,巡撫聽到洋人威逼皇上“嚴懲兇手”的消息,密令徐儘快潛逃。徐遂將印綬交給常縣令,倉促出走,隱居於河南輝縣蘇門山,自號蘇門山人,閉門著書3年,後潛歸故里,偽報死亡,深居簡出,殫心著述。期間,徐繼孺還受定陶、東明等知事之邀,審定十幾縣的縣誌。
1916年,地方騷亂,上司命各縣舉辦民團以清盜源、安地方。曹縣知事曹倜因徐繼孺德高望重,請他主持團務。1917年五月二十二日夜,安徽碭山毛思忠毛思義率部數百人偷襲曹縣,徐聞變出户,遭伏擊身亡。 [2]  一代文人不幸去世。

徐繼孺個人成就

徐繼孺喜藏書,多寫本和明本。他的藏書在晚年散出後,傅增湘等收藏家曾收有他的藏書,如《太平寰宇記》、《苕溪漁隱詩話》等。藏書印有“徐繼孺藏書”、“曹南文獻”等。
徐繼孺 徐繼孺
徐繼孺一生著作繁富,主要有《曹南文獻錄》82卷,附錄6卷,約100萬言,積15年而書成。該書彙集了曹州府11州縣的文獻資料,是研究魯西南地方史志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另有《曹縣藝文志》10卷、《梓里見聞錄》8卷、《新學辨惑》2卷、《西學溯源》8卷、《國朝文家緒論》6卷、《師友贈言錄》8卷、《悔齋鑑往錄》8卷、《悔齋日記》18卷、《悔齋文集》4卷、續集4卷、《悔齋文存》12卷、《悔齋詩存》38卷,總計撰著13種214卷,約三百萬言。徐繼孺還受定陶、東明、單縣知事之邀,為其審定縣誌。徐氏歸裏之後,成立了曹南詩社,出詩集9卷,不乏憫民控貪之作。其中,徐氏《罌粟謠》可與柳宗元《捕蛇者説》媲美。 [1] 
參考資料
  • 1.    鄭莊街道——徐繼孺  .山東省情網.2016-04-23[引用日期2017-12-07]
  • 2.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