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晃

(遊戲《三國志・戰略版》中的武將)

鎖定
徐晃是手遊《三國志・戰略版》裏面的一名武將。
徐晃為魏陣營、5星級武將,設計來源於魏將徐晃。 [1] 
中文名
徐晃
性    別
登場作品
《三國志・戰略版》
星 級
5
陣 營
統 御
6

徐晃背景故事

魏將。擅用大斧。曾經是楊奉的部下,被滿寵説服轉而為曹操效命。在呂布討伐戰時逮捕陳宮。雖在官渡之戰敗給顏良、文丑,但因突擊烏巢而助其獲勝。之後也參戰赤壁、渭水、漢中等地,在關羽包圍樊城時迎擊阻止前進。此後孟達叛亂,響應諸葛亮的北伐,同司馬懿前往鎮壓時,卻身中孟達的箭而亡;迎戰關羽後,受到見其一絲不亂地率兵的曹操贊為“可與西漢名將周亞夫並稱之風”。 [1] 

徐晃能力設定

徐晃兵種適性

名稱
級別
騎兵
A
盾兵
S
弓兵
C
槍兵
A
器械
B
參考資料 [1] 

徐晃武將戰法

類型
名稱
介紹
自帶戰法
長驅直入
戰鬥中,每次造成兵刃傷害後,使自己造成的兵刃傷害提升7.5%,最大疊加5次。
拆解戰法
合軍聚眾
戰鬥中,使自己獲得休整狀態,每回合恢復一定兵力(回覆率62%)。
參考資料 [1] 

徐晃玩法分析

陣容推薦
  • 曹操+徐晃+許褚
曹操:八門金鎖陣+刮骨療毒
徐晃:所向披靡+橫掃千軍
許褚:輕勇飛燕+暴斂四方
陣容分析:這個魏國盾兵陣容有SSS的兵種適性,同時有陣營的加成,在屬性方面有着很大優勢。曹操有強大的輔助能力,後期對徐晃和許褚大約有30%的兵刃傷害加成,許褚戰法疊滿之後大概有共100%的兵刃傷害加成,配合橫掃千軍和所向披靡,會有鉅額的輸出。曹操自帶戰法亂世奸雄使自身有着不錯的坦度和回覆能力,加上刮骨療毒給徐晃和許褚進行回血和解控,保證了隊伍的續航。這個陣容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強力控制,但極強的輸出能力足夠彌補這個缺陷,但瑕不掩瑜。
  • 曹仁+徐晃+于禁
曹仁:魅惑+陷陣營
徐晃:輕勇飛燕+騎虎難下
于禁:所向披靡+不辱使命
陣容分析:曹仁自帶戰法固若金湯有着一定的控制能力,搭配魅惑,在承受傷害的同時可以對敵方進行控制;陷陣營讓隊伍有一定的回覆能力,同時增強隊伍坦度。徐晃的輕勇飛燕可以多次觸發長驅直入,騎虎難下也可以在曹仁承受攻擊的時候進行輸出,這個搭配可以讓徐晃最快疊加長驅直入的層數,運氣好的話,在第一回合結束時就有75%的傷害加成。于禁帶所向披靡和不辱使命補充一些輸出。在持軍毅重的武力加成之下,于禁也有不俗的兵刃傷害。 [2] 

徐晃玩家評價

徐晃的技能是回血技能,適合用來培養的,回血的效果是很不錯的,技能是比較強大的,也是魏國盾兵的核心,專門的進行解鎖。徐晃解鎖可以更好的搭配陣容,走不同的輸出路線,在這裏的嘲諷和援護,可以提升一定的治療能力,提升一定的防禦能力,持續的作戰輸出算是很不錯的。(琵琶網評 [3] 

徐晃彩蛋花絮

原型故事
卻説孔明分兵三路,令魏延攻澠池,馬超攻洛陽,自己督黃忠出潼關來攻閿鄉。南陽方面,關雲長為協助孔明起見,井張苞關興之兵,進攻登封,令黃武崔頎去攻郟鄏,張飛督兵進攻葉縣。六路人馬,聲勢浩大,同時出發。消息到了許昌,曹操知道玄德進位漢中王,必有一番舉動,令曹真領兵二萬,緊守澠池;其餘各地,添兵戍守,前敵將士,盡歸司馬懿節制。司馬懿飛檄各軍加緊防守,非奉將令,不許出戰。
那時節卻是徐晃守閿鄉,鍾會鄧艾兩將領兵萬人,據崤函要地,南防馬超,北應徐晃。當下徐晃聽見孔明大兵出了潼關,來攻閿鄉,急召副將郭淮毛玠涼茂國淵商議。徐晃道:“眾位將軍!諸葛亮得了長安,經年不出,北收趙代,西取宜陽,以成包舉河洛之勢;今彼內地形勢穩固,三方合圍之勢已成,故而自己督兵前來,攻我閿鄉;其兵決非一路,不令馬超越崤山以夾掣我軍,即決令魏延渡澠池以襲我後!似此看來,閿鄉已成孤注,司馬都督但嚴令不許出戰,不知漢兵鋭進,我如不出,彼若以一軍牽制我守城之兵,一軍越閿鄉而塞函谷,彼兵勢大,得尺則尺。若於弘農河築壘,以阻函谷之援兵,是閿鄉陷於絕地矣!眾位將軍有何良策?”
毛玠道:“將軍之論,洞悉敵情,從前諸葛亮之兵,所以不出潼關一步者,因潼關以外,無立足之地也,孤軍涉險,彼所不為;今河外已為彼得,沿河數百里,防不勝防。馬超又襲據宜陽盧氏,以拊崤山之背,閿鄉孤立二敵之中,彼軍今由潼關出攻我軍,我軍已三面受敵,若令彼兵得於弘農河築壘,是閿鄉已處於四絕之地,糧盡援絕,不敗何待?為今之計,一面派人赴葉縣,將詳細情形稟知都督,速派重兵來援;一面令人知會曹子丹,嚴防河西川軍偷渡;一面令鍾鄧二將軍,據險以拒馬超,不令其越崤山,以寬我南面之防;然後可嚴守城池,不與彼戰。彼若越城築壘,將軍自領精鋭,中斷其軍而橫擊之,彼進無所據,非退不行,是我又可以寬東面之防,兩面應敵,待援而戰,庶幾可保此城。不然閿鄉一失,新安必危,彼出函谷以蕩三川,虎兕出柙,其誰能制?”徐晃道:“將軍之計甚是。”立刻分頭差人去訖,自己督兵守禦。(源自《三國演義》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