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斌洲

鎖定
徐斌洲(1912年10月1日—1996年12月27日),原名徐業壽,生於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高橋區徐家畈村。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遼瀋、平津、強渡長江等戰役,任東北民主聯軍6縱隊政治部主任、17師政委、四野49軍政委。英勇善戰,屢立戰功。1950年,徐斌洲首批入朝作戰,任志願軍39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 
中文名
徐斌洲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2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1996年12月27日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出生地
中國湖北黃安(今紅安)縣

目錄

徐斌洲人物生平

1927年黃麻起義後,加入河口城市工會和工人糾察隊。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9年10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月起,任縣武裝指揮部青年部長,縣獨立營黨委書記,縣獨立團政治指導員、少共團委書記。
1931年8月隨縣獨立團編入紅軍獨立第1師第1團,任團政治處主任。11月調任紅四方面軍第12師34團政治處主任,後協助團長許世友指揮部隊參加了黃安、商潢、潢光等進攻戰役和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
1932年秋在“肅反”中遭誣陷被降職為團宣傳股副股長。翌年2月起,任紅9軍27師第81團政治處主任、第80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儀南、營渠、宣達、廣昭、嘉陵江等戰役。在嘉陵江戰役中,他英勇作戰,身負重傷,並失去左眼,仍堅持不下火線,受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嘉獎和高度評價。長征中,先後任紅9軍教導師政治部主任、紅31軍第93師279團政治處主任。到陝北後,隨部參加了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留校任政治部組織幹事。
1938年8月隨八路軍魯東遊擊縱隊赴山東,11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2支隊政治部主任兼中共魯東南特委書記,後任第3支隊政治委員,第3旅政治部主任,清河軍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清河區1943年反“掃蕩”作戰。
1944年起任中共渤海第4地委書記兼渤海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7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參加了山東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和大反攻。
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楊國夫率第7師進軍東北,參與指揮了山海關阻擊戰。
1946年9月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政治部主任兼第17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43軍1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49軍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瀋、平津、宜沙、衡寶等戰役。在遼瀋戰役的攻打錦州作戰中,指揮所部第17師勇猛衝殺,迅速攻佔守敵兵團司令部。戰後,第17師受到東北野戰軍總部通令嘉獎,所轄第49團8連被授予“猛虎尖刀”連榮譽稱號。
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政治委員,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2年回國,後任軍事學院幹部管理部部長、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60年4月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後任國務院農業機械部、第八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顧問。
1995年經中共中央批准,按正部級待遇離休,是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96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