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文濤

(中國江西籍藝術家)

鎖定
徐文濤,男,1968年出生於上海,1999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繫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美院國家重大題材藝術創作中心主任,中國當代藝術家.
中文名
徐文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
出生日期
1968年
畢業院校
湖北美術學院
職    業
教師、藝術家
代表作品
《身體系列》
《兔郎》
《飛了》
《空舞》
主要成就
國家級重點美術館個展及收藏
省級教學團隊帶頭人

徐文濤藝術風格

徐文濤的視覺圖像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網狀線條的糾結,殘破的牆面,歷史符號、文化符號的堆砌,熱點事件的凸顯,再一次把徐文濤的視覺敍事邏輯拉回到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中。當我們置身於多種文化交錯中,多種文明的混搭交融中時,傳統的、現代的、農耕的、現代工業和當代文明的,這些現代性問題突然疊加在一起,加之傳統文明在現代文明轉型中,如何從去傳統到再傳統,如何從去中國化到再中國化,從而建構起一個有着現代文明秩序的未來。由此亦可發現徐文濤視覺敍事的轉向。他由身體敍事逐漸轉向社會敍事,他由局部問題開始了對人類生存實境的思考。

徐文濤藝術履歷

徐文濤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19年
此刻那時——徐文濤個展,合美術館
武漢,中國
2016年
身體的景觀——徐文濤作品展,湖北美術館
2007年
徐文濤的繪畫, 佛蒙特藝術中心
佛蒙特洲,美國
2006年
身體的假設,第雅藝術中心
台南,中國
2003年
今日身體,schoeni畫廊
香港,中國

徐文濤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 年
M+開館展.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香港M+博物館 [1] 
香港,中國
GDMOA年度藝術家學術提名展,廣東美術館 [2] 
廣州,中國
2020年
真實於理想——湖北當代藝術展,成都藍頂美術館 [3] 
成都,中國
介入與再造——當代繪畫的圖像方式,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2019年
觀念與心性,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武漢,中國
2018年
對話:中日當代藝術2018年展,町田國際版畫美術館
東京,日本
A3藝術計劃特展,湖北美術館
武漢,中國
從長江走來,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6年
絲綢之路——從東方到西方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當代藝術,那不勒斯奧爾城堡國家美術館
意大利
2014年
首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南京,中國
2013年
武漢 印象,大分市美術館
日本
2012年
鼎新華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2011年
回顧與展望——湖北油畫藝術展,湖北美術館
武漢,中國
成都雙年展——再現寫實架上繪畫展,成都國際會展中心
成都,中國
2009年
兩湖潮流——湖北湖南當代藝術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德中同行當代藝術展,武漢美術館
武漢,中國
2008年
互動——2008中國油畫邀請展, 武漢美術館
2007年
共振——2007中國油畫邀請展,深圳美術館石家莊當代美術館
深圳,石家莊,中國
2006年
時間的一個點——在武漢,美術文獻中心
武漢,中國
2006新動力中國 藝術家提名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05年
觀念藝術——中國當代繪畫作品展,深圳美術館、澳門塔石藝文館
深圳,澳門,中國
2004年
2004年美術文獻提名展,湖北美術館
武漢,中國
中國影像性繪畫,北京季節畫廊
北京,中國
2003年
圖象的圖象——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深圳美術館
深圳,中國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2年
走出紅色——中國當代藝術展,米蘭Marella畫廊
意大利
2001年
成都雙年展,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徐文濤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20年
武漢市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提名獎
武漢,中國
第十一屆湖北省文藝評論二等獎
2014年
首屆南京美術展銀獎
南京,中國
2007年
美國freeman基金會獎
美國
2004年
首屆美術文獻提名獎
武漢,中國
2003年
第二屆湖北省油畫展

徐文濤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天使NO.4》
深圳,中國
《身體的假設NO.33》
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原罪》
廣州,中國
《獻身者》
武漢,中國
《假面的告白NO.3》
《空舞》
《龍行》
《早春》
合美術館
《身體的副本》
香港M+博物館
《身體NO.4》
南京海德藝術館
南京,中國

徐文濤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側面
側面 側面
布面油畫,60cm×80cm,2010年
大蛋糕
大蛋糕 大蛋糕
布面油畫,110cm×150cm ,2010年
懲罰者
懲罰者 懲罰者
布面油畫,130cm×180cm ,2011年
飛了
飛了 飛了
布面油畫,130cm×97cm ,2012年
鮮花
鮮花 鮮花
布面油畫,110cm×240cm ,2018年
早春
早春 早春
布面油畫,260cm×200cm , 2018年
做空
做空 做空
布面油畫,480cm×180cm ,2019年
空舞
空舞 空舞
Untitled 2020
Untitled 2020 Untitled 2020
布面丙烯,405cm×162cm ,2020年

徐文濤人物評價

冀少峯(批評家、策展人、湖北美術館副館長):
近期徐文濤的視覺圖像已然在嘗試探索多種視覺表達的可能性;他從身體、場域、圖像、文化符號與當前的文化情境,以介入當代社會全球化語境下的資本、權力、消費、慾望、道德傳統的缺失、歷史文化的再利用入手,從而把過去和現在,歷史與未來,傳統與當代,本土與全球聯繫起來;在社會結構轉型、文明的變遷與文明的過渡中將歷史中的文化符號和圖像並置利用,從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自我表達的方式,不僅在風格上和之前的視覺表達保持種關聯,亦在樣式上沒有完全割裂開自我視覺講述的文脈。
杜曦雲(批評家、策展人、《藝術時代》雜誌執行主編):
作為1970年代出生的的藝術家,徐文濤對當下的社會現實有着直接和廣泛的體驗和認知,並在其系列油畫作品《同一形態的複本》中對這個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做出了他個人的視覺表徵和質疑。他的作品以身體、黏液為主要語彙,並用平滑的筆觸擯棄繪畫性而專注於圖像的製造。在其畫面總,身體採取了截取式,把首足排除出畫面,從而集中展示光潔潤澤的身軀中最具性感魅力的部分,而身體浸泡於其中的類似營養液的黏液則幾乎鋪陳於全畫面並閃耀着無數密集的奪目光華,令人迷醉。極力鋪陳的高光、細潤光潔的肌膚、温暖愉悦的金黃色調極具感官誘惑力,讓人陷入絢麗中醉而忘返,但浸沒在黏液中的身體在光線折射與液體流動下變的支離破碎、光怪陸離而遊移扭曲不定,互為鏡象的同一身體的並列拼接,在把身體和黏液擴張至滿幅畫面的同時,使身體成為陌生而疏離的複合怪胎,宛若異化的畸形生命體,讓人森然發怵,體會到華麗圖景下隱藏的冷酷陰鬱。 徐文濤以身體為文化符號,用隱喻的方式表達着他個人對現實社會公共性問題的審視和反思:社會萬象處於目眩神迷的變幻流動之中,誘惑無處不在,但在盡享身體快樂的同時需要警醒那無聲而迅猛的侵蝕力量對精神的抽空和對主體的異化。
汪民安(文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確實,這種裝扮就是對寫實的障礙。但是,徐文濤的工作,正是要揭示出寫實本身的障礙性――在徐文濤這裏,寫實並不是試圖獲得一種逼真的再現效果,而是試圖提出再現和寫實技術本身的問題,試圖揭示出寫實內在的悖論:寫實真的能夠對對象進行透明再現?寫實在什麼意義上會發生透明的障礙?寫實難道不是一種虛構?就此,徐文濤提出的問題就不再是寫實畫是如何恰當地再現對象;而是,寫實畫如何不能夠再現對象。就此,寫實這種繪畫手段,而不是寫實的效果本身,成為繪畫的關注重心;寫實畫的兩端(再現者和被再現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實的過程和寫實的技術,重要的是寫實如何去穿越那些妨礙寫實的工具,如何去穿越照片的陰影,繼而穿越照片中的蛋糕,頭飾,面具以及四處佈滿的陰影――也就是説,寫實如何去同飾物和虛構作鬥爭,寫實如何造就了飾物和虛構,寫實如何被飾物和虛構所籠罩――也就是説,在這裏,與其説這些寫實畫真的是去再現什麼,不如説,這些寫實畫是在一再表明,寫實畫是如何在寫實的過程中被各種各樣的障礙和虛構所打亂,從而使得寫實畫的神話發生崩潰。就如同徐文濤之前的女性裸體畫一樣――那些女性身體上的泡沫,女性身上的波紋,也是阻止再現和寫生的障礙。而寫實畫,就是試圖表達出穿越那些泡沫和波紋的繪畫過程。因此,這不是對女性裸體的直接寫生,而是對女性裸體的寫生過程的寫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