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慶羣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機關團委常委)

鎖定
徐慶羣,女,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全國三八紅旗手、“志願者宣傳家” [2]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獲得者。
中文名
徐慶羣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職    務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
代表作品
《至愛》

徐慶羣人物經歷

歷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機關團委常委、人民出版社團委書記,中央國家機關志願者聯誼會副秘書長,人民出版社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清泉成才公益基金輔導員。曾任中國敬老志願者培訓班講師、北京志願者聯合會專家顧問。 [3]  人民出版社讀書會秘書長。
2015年,9·3大閲兵觀禮青年代表。 [4] 
十多年來,徐慶羣曾經深入河北西柏坡、四川沐川縣、內蒙古巴林右旗、寧夏西海固、貴州畢節等偏遠地區,歷盡辛苦,跟蹤隨訪徐本禹、莫鋒、周毅、高天等一批青年志願者的事蹟。在跟蹤隨訪中,徐慶羣一方面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加入到資助貧困孩子行列中,不辭勞苦地上課、家訪;一方面用手中的筆傾情謳歌那些志願者,為志願服務事業鼓與呼。 [5] 

徐慶羣中文著作

採訪“西部計劃”志願者的報道《向崇高靠近——我的採訪手記》。
採訪“北京十大志願者”張大諾的報道《“陽光使者”張大諾》。
發表在《人民日報》、《學習時報》上,出版的兩部專著《他們在行動——中國志願者紀實》、《當我從天安門前走過》,以及編寫的《愛心無國界》、主編的《我們在一起》等作品。 [6] 
2020年出版《至愛》,書中首次提出“志願文學”在當前文藝創作中的重要價值,號召青年志願者拿起手中的筆,寫下當代青年的故事,寫下當代中國的故事。 [2] 

徐慶羣主要事蹟

在志願服務中實現“中國夢”
1999年春天,她與志願服務結緣,一部面對全國少年兒童的心理諮詢熱線“雛鷹熱線”,成為她北漂生活中心靈深處最快樂的依靠;2005年春天,她瞭解到更多,徐本禹莫鋒周毅高天數十位志願者的故事,牽着她深入到貴州四川等地的山村採訪;2008春天,她開始接受邀請,廣東北京等地的志願服務機構和全國各地的大學請她為志願者編書、寫書、培訓。從此,她就一直堅定地走在志願服務、記錄志願者、傳播志願精神和志願精神價值研究的道路上。14年來,她一路鏗鏘,一路歌唱,一路奉獻,一路夢想!她説,志願服務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基石。
2010年年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人民出版社團委書記徐慶羣同志榮獲共青團中央授予的“第八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她的事蹟在中央電視台“道德觀察”節目中播出,是“勞動·創造·奮鬥--我的青春故事”青春勵志人物。徐慶羣是一名志願者,與其他志願者不同的是,她不僅從事志願服務,而且傾情記錄志願者、傳播志願精神、從事志願精神價值研究,被譽為“志願者宣傳家”。
“那只是源於我一個非常樸素的想法:助人為樂”
1999年的一天,剛到北京“闖世界”的徐慶羣,從報紙上看到共青團中央招募“雛鷹熱線”心理諮詢員,通過電話為全國的少年兒童解疑釋惑,那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啊。她決定報名。
於是週末她要在早上5點多起牀,換幾次公交車,從頤和園趕到團中央。不管什麼原因,她絕不能遲到,因為一到8點,電話就會此起彼伏地響起來,每一個鈴響都是一聲焦急的呼喚,那裏裝滿了孩子們熱切的期盼:
“姐姐你好,我是雲南的一名小學生,我爸爸媽媽要離婚,我特別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
每次她都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電話,這樣或那樣的煩惱,這樣或那樣的求助。在被孩子們需要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價值感和尊嚴感。
從那以後,她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志願活動。説起為什麼要這麼做時,她説:“那只是源於我一個非常樸素的想法:助人為樂。”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