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鎖定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煤建三街六號。是徐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 [1]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學校始建於1965年5月,於1999年4月被評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7年9月,學校完成了由企業移交至地方政府管轄工作,組建為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2024年5月,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5] 
學校現有教職工159人,專任教師153人,其中有江蘇省“蘇教名家”培養對象1人,特級兼正高級教師1人,正高級教師2人,中高級教師113人,有研究生、教育碩士37人,學生1583人,共33個班級,師生比為10.3:1。 [3] 
中文名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創辦時間
1965年5月
辦學性質
中學
學校特色
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24年)
現任領導
萬眾(黨委書記)
王敏(校長)
地    址
徐州市泉山區煤建三街6號 [2] 
主要獎項
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
知名校友
賀力
李希光
吳安春
孫智立
閔永怡 展開
知名校友
賀力
李希光
吳安春
孫智立
閔永怡
王正
王勁松 收起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辦學歷史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學校始建於1965年5月,是上級領導為解決職工子女入學,始建華東煤炭基建公司中心學校初中班,至今已歷經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征程。期間,學校隨着企業的變化而不斷髮展,為煤炭普通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解決了煤礦職工的後顧之憂。
學校沿革狀況如下:
1965年—1970年華東煤炭基建公司中心學校初中班
1970年—1972年徐州礦務局機電修配廠職工子弟學校
1972年—1978年徐州礦務局第一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
1978年—1979年徐州礦務局職工子弟中心學校
1979年—1982年徐州礦務局職工子弟中學
1982年—1986年徐州礦務局職工子弟中心學校
1986年—1998年5月徐州礦務局第一中學
1985年5月—2007年8月徐州礦務集團第一中學
2007年9月至今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辦學條件

學校於1999年4月被評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9年接受省教育評估院複審並順利通過。2007年9月,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06]68號文件精神,完成了由企業移交至地方政府管轄工作,組建為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以此為標誌,學校邁進了新的發展階段。學校現有教職工148人,專任教師135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67人,中級教師55人;研究生學歷16人,本科學歷132人,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5人。在校高中學生1127人。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辦學成果

學校具有近半個世紀的辦學歷史,長期的積澱形成了“全面發展,全員成功”的辦學理念和“團結、勤奮、務實、創新”的校風、“愛生、嚴謹、求新、爭優”的教風以及“勤學、探索、紮實、靈活”的學風。我校全體師生員工團結奮鬥,秉承“教有特色,學有專長,師生共同進步,學校健康發展”的目標,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鋭意進取,大膽改革,聚精會神抓質量,堅持面向全體、開展素質教育,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藝術特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9和2010屆高考時市區排名前2000名和前3000名的人數均比入學時增加50%以上,類考生雙達線(統招和單招)人數2008年95人、2009年101人、2010年107人,呈遞增的良好態勢。憑藉優良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學設施、過硬的師資隊伍以及優秀的教學質量,先後榮獲江蘇省重點高中、三星級高中、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綠色學校,徐州市德育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 是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與企業分離之前,歷年均被評為徐礦集團教育目標管理優秀學校,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讚譽。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文化傳統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校徽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校徽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校徽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校徽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校風校訓

教育理念:全面發展全員成功
管理理念:制度人性化環境人文化
培養目標: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成功的學習者
辦學目標:教有特色學有專長師生共同進步學校健康發展
校風:團結勤奮務實創新
教風:愛生嚴謹求新爭優
學風:勤學探索紮實靈活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王敏
副校長
張國良
副校長
崔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