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劍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

鎖定
徐劍,男,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傳播與社會行為研究所所長、“上海高校智庫”文化創新與青年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
南加大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兼職教授。入選2020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文學理論前沿》CSSCI源集刊副主編。 [1-2] 
中文名
徐劍
外文名
Xu Ji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代表作品
《中國網絡版權侵權實證研究》
國際文化大都市指標設計及評價等
主要成就
入選2020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主要成就
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中國智庫創新人才青年標兵獎等省部級獎項近10項
職    務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傳播與社會行為研究所所長、“上海高校智庫”文化創新與青年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博導。
職    稱
教授

徐劍人物簡介

徐劍,先後就讀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文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媒體與傳播學院傳播與社會行為研究所所長、“上海高校智庫”文化創新與青年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博導,兼任南加大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兼職教授。
入選2020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文學理論前沿》CSSCI源集刊副主編,受國家外專局留學基金以及國家留學基金全額資助,分別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杜克大學從事訪問學者研究工作。 [1-2] 
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近年來還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等其他國家、省部級項目20餘項。研究報告受到中央及上海市領導批示,研究成果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文化研究》等刊物轉載,獲得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智庫創新人才青年標兵獎,第十一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第十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三等獎,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獎,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論文二等獎,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獎,2011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諮詢報告等多個獎項。 [1] 

徐劍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課題: [1] 
1、主持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文化大數據的共享機制研究”
2、主持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媒介信息對司法公正判斷影響的認知傳播學研究”
3、主持2010年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網絡版權侵權問題研究”
4、主持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子課題“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
5、主持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大數據時代中國形象數據挖掘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
6、主持201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重點課題“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的指標體系研究”
7、主持2017年上海高校智庫內涵建設計劃項目“我國西藏形象的國際傳播研究”
8、主持上海市委宣傳部專項委託課題“院團-劇場同向利益機制研究”,2016
9、主持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大國際合作項目“A Study on the Patterns and Operation of Risk Avoidance Of Internet Literature Industry”,2016
10、 主持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文理交叉項目“感受公正——媒體對司法公正判斷的認知心理學研究”
11、主持普陀區政協重點課題“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普陀區文化發展目標、內涵與路徑”,2015年
12、主持上海市政協課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標體系研究”,2015年3月
13、主持2014年上海市政協重大課題“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統計指標體系”
14、主持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文理交叉項目“信息處理與公正判斷”
15、主持2010年上海哲社系列項目“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
16、主持2010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科研創新重點項目“中國媒體表達自由的司法空間與約束”
17、主持上海世博圖書出版工程首批資助項目“上海世博英文讀本”,2009
18、主持2006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開放共享:新媒體的版權管理變革研究”
19、主持2006上海市軟科學重點課題“科技傳播人才的培養和科技傳播網絡的建設方案”
20、主持2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數字媒體的版權開放研究” [2] 
二、著作 [1] 
1、《中國網絡版權侵權實證研究》,201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專著,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3] 
2、《國家形象與政治傳播第一輯》,201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副主編。 [4] 
3、《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編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本書為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定的世博官方英文讀本。 [5] 
4、《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 [6] 
5、《中國法學高影響論文評介》,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 [7] 
6、《中國文科核心期刊指南》,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獨立) [8] 
7、《網絡傳播法規與道德教程》,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三) [9] 
8、《新媒體導論》,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 [10] 
9、《CSSCI源期刊指南》,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 [11] 
10、《SQL Server疑難解析》,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二) [12] 
三、期刊論文: [1] 
1、 國際政治動盪的社會預警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7年第3期,(第一) [13] 
2、網絡版權侵權訴訟中的地方司法保護實證分析,《現代傳播》(CSSCI源),2017年第1期,獨立 [14] 
3、中國涉外網絡版權侵權訴訟的實證分析,《出版科學》(CSSCI源),2017年1月,獨立 [15] 
4、中國媒體侵權司法裁判文書實證研究,《現代傳播》(CSSCI源),2015年第6期,第一 [16] 
6、社交媒體國際學術研究綜述:基於SSCI高被引論文的觀察,《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5年第1期(第一) [17] 
7、 The Tibet Problem in the Milieu of a Rising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n Americans' attitudes toward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03 March 2015. Vol. 24, No. 92,pp. 240–259,(SSCI源)通訊作者
8、中美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比較,《出版科學》(CSSCI源),2014年1月,第一 [18] 
9、 外國人在華宗教行為及特徵——基於上海國際社區的實證調查,《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3年第2期,(第一) [19] 
10、網絡知識產權侵權實證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2年第4期,(獨立) [20] 
11、媒介接觸下的國家形象構建——基於美國人對華態度的實證調研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CSSCI源),2011年第6期,第一 [21] 
12、差異中的同一:中美文化價值觀比較——基於一項對美國民眾的大型國際調研,《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1年第6期,(第三) [22] 
13、開放API 開放內容——《紐約時報》《衞報》的網絡戰略轉向新途徑探析,《新聞記者》,2011年第4期,(第一) [23] 
14、中國版權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SSCI、CNKI的高被引論文觀察,《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1年第2期,(第一) [24] 
15、中國新媒體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SSCI、CNKI的高被引論文觀察,《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10年第5期,(第一) [25] 
16、電子郵件廣告的表達自由與限制——論美國的反垃圾郵件立法,《現代傳播》(CSSCI源),2009年第3期,(獨立) [26] 
17、中國法學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SSCI、CNKI(1978-2007)的高被引論文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09年第2期,(第一) [27] 
18、中國新聞傳播學高被引論文分析——基於CSSCI、CNKI兩個主流引文數據庫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09年第1期,(獨立) [28] 
19、推動政治傳播 塑造中國形象——政府新聞學與中國國際傳播國際研討會側記,《傳媒》,2009年第2期,(獨立) [29] 
20、從西方到東方:世博文化跨越世紀的變遷與轉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年12月出版,獨立 [30] 
21、上海專業科技傳播人才的現狀與發展策略,《新聞記者》(CSSCI源),2007年7月;(第一) [31] 
22、試論網絡垃圾郵件的法律監管,《國際新聞界》(CSSCI源),2007年第4期,(獨立) [32] 
23、上海街道社區科技傳播的現狀與發展策略,《新聞記者》(CSSCI源),2006年10月;(第一) [33] 
24、談學術出版領域的版權開放,《出版發行研究》(CSSCI源),2005年第11期;(獨立) [34] 
25、家庭購物:電視媒體贏利的第三條道路,《電視研究》(CSSCI源),2005年第11期;(獨立),《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6年第1期全文轉載 [35] 
26、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科核心作者羣的現狀與分析——基於CSSCI(1998-2003)的研究,《中國傳播學評論》第一輯,2005年10月;(獨立),《新華文摘》2006年第6期轉摘 [36] 
27、開源軟件許可證的分類與比較,《中國版權》(CSSCI源),2005年第5期;(獨立)
28、 開放源碼運動中的黑客文化思潮,《上海交通大學學報》(CSSCI源),2005年第5 期;(獨立),《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6年第 3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6期轉摘 [37] 
29、 韓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借鑑與思考,《程序員·遊戲創造》,2005年9月;(獨立)
30、版權開放軟件的法律風險及對策,《政治與法律》(CSSCI源),2005年第3期;(獨立) [38] 
31、數字時代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初探,《科技與出版》(CSSCI源),2005年第3期;(獨立) [39] 
32、基於知識產權戰略的傳媒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新聞界》(CSSCI源),2005年第2期;(獨立) 44、中國傳媒業著作權集體管理的構建與發展,《新聞記者》(CSSCI源),2005年第3期;(第一) [40] 
33、 版權開放:copyleft的法學釋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獨立) [41] 
34、 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政治與法律》(CSSCI源),2001年第1期;(獨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2001年第4期《民商法》全文轉載 [42] 

徐劍獲獎記錄

1、上海大學生社會心態與移動媒體使用研究報告,第十一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9月,第一作者
2、從世界城市排名看上海國際形象,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獎,2016 年11月,第一作者
3、 The Tibet Problem in the Milieu of a Rising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n Americans' attitudes toward China. 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論文二等獎,2016年11月,通訊作者
4、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第十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2015年11月,第三作者
5、 國際人士眼中的南京城市形象(第三),南京市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2013年2月
6、美國人眼中的中國(第二),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2012年12月
7、論文《New Media Usage Study of Foreign Christians in China》(通訊作者)獲第二屆中芬天使學術論文獎二等獎,2012年8月,通訊作者
8、上海世博,各國公共外交的大舞台(第二),第八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三等獎,2012年5月
9、 上海專業科技傳播人才的現狀與發展策略(第一)獲2007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學術論文一等獎,2007年11月 [1] 
參考資料
  • 1.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師資隊伍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引用日期2020-09-10]
  • 2.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師資隊伍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師資[引用日期2017-12-23]
  • 3.    徐劍.中國網絡版權侵權實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 4.    徐劍.國家形象與政治傳播第一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 5.    徐劍.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 6.    徐劍.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 7.    徐劍.中國法學高影響論文評介.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 8.    徐劍.中國文科核心期刊指南.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 9.    徐劍.網絡傳播法規與道德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 10.    徐劍.新媒體導論.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 11.    徐劍.CSSCI源期刊指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 12.    徐劍.SQL Server疑難解析.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 13.    [1]徐劍,謝添.國際政治動盪的社會預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5(03):23-33.
  • 14.    [2]徐劍.網絡版權侵權訴訟中的地方司法保護實證分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01):111-116.
  • 15.    [3]徐劍.中國涉外網絡版權侵權訴訟的實證分析[J].出版科學,2017,25(01):39-46.
  • 16.    [4]徐劍,葛巖.中國媒體名譽侵權司法裁判的實證分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05):35-39+119.
  • 17.    [6][14]徐劍,商曉娟.社交媒體國際學術研究綜述——基於SSCI高被引論文的觀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3(01):102-108.
  • 18.    [8]徐劍,宋國強.中美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比較[J].出版科學,2014,22(01):93-97.
  • 19.    [9]徐劍,曹永榮.外國人在華宗教行為及特徵——基於上海國際社區的實證調查[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1(02):29-36.
  • 20.    [10]徐劍.網絡知識產權侵權實證研究——基於上海法院司法判決書(2002~2010)的觀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0(04):57-67.
  • 21.    [11]徐劍,劉康,韓瑞霞,曹永榮.媒介接觸下的國家形象構建——基於美國人對華態度的實證調研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18(06):17-24+108-109.
  • 22.    [12]韓瑞霞,曹永榮,徐劍,劉康,呂傑,約翰·奧垂治.差異中的同一:中美文化價值觀比較——基於一項對美國民眾的大型國際調研[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9(06):49-55.
  • 23.    [13]徐劍,蘇昱.開放API 開放內容——《紐約時報》《衞報》的網絡戰略轉向新途徑探析[J].新聞記者,2011(04):70-73.
  • 24.    [14]徐劍,趙徵南.中國版權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NKI(1979~2009)的高被引論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9(02):52-59.
  • 25.    [15]徐劍,趙徵南.中國新媒體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NKI、CSSCI高被引論文觀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8(05):46-53.
  • 26.    [16]徐劍.電子郵件廣告的表達自由與限制——論美國的反垃圾郵件立法[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9(03):114-116.
  • 27.    [17]徐劍,何淵.中國法學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基於CSSCI、CNKI(1978~2007)的高被引論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7(02):49-57.
  • 28.    [18]徐劍.中國新聞傳播學高被引論文分析——基於CSSCI、CNKI兩個主流引文數據庫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7(01):63-70.
  • 29.    [19]徐劍.推動政治傳播 塑造中國形象——政府新聞學與中國國際傳播國際研討會側記[J].傳媒,2009(02):28-29.
  • 30.    [20]徐劍. 從西方到東方:世博文化跨越世紀的變遷與轉型[A].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7:4.
  • 31.    [21]徐劍. 上海專業科技傳播人才的現狀與發展策略[A].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科技新聞學會:,2007:5.
  • 32.    [22]徐劍.試論網絡垃圾郵件的法律監管[J].國際新聞界,2007(04):48-51+75.
  • 33.    [23]徐劍,蔣宏,王方羣.上海街道社區科技傳播的現狀與發展策略[J].新聞記者,2006(10):74-77.
  • 34.    [24]徐劍.談學術出版領域的版權開放[J].出版發行研究,2005(11):60-62.
  • 35.    [25]徐劍.家庭購物:電視媒體贏利的第三條道路[J].電視研究,2005(11):44-45.
  • 36.    [26]徐劍.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科核心作者羣的現狀與分析———基於CSSCI(1998-2003)的研究[J].中國傳播學評論,2005(1):29-39.
  • 37.    [28]徐劍.開放源碼運動中的黑客文化思潮[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5):67-72.
  • 38.    [30]徐劍,江翔宇.版權開放軟件的法律風險及對策[J].政治與法律,2005(03):66-69.
  • 39.    [31]徐劍.數字時代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初探[J].科技與出版,2005(03):21-22.
  • 40.    [32]徐劍.基於知識產權戰略的傳媒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J].新聞界,2005(02):7-8+1.
  • 41.    [33]徐劍.版權開放:Copyleft的法學釋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3):45-50.
  • 42.    [34]徐劍.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J].政治與法律,2001(01):8-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