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待招

鎖定
待招,俗稱剃頭匠,南方一些城市喊走了調,都一律叫作“帶帶兒”,剃頭匠也不好作解釋,講祖師爺在皇帝頭上如何動手的業績,好漢不提當年勇嘛。
中文名
待招
別    名
理髮
俗    稱
剃頭匠
來    源
祖師爺在皇帝頭如何動手

目錄

待招簡介

剃頭挑子一頭熱。走街過巷的剃頭匠都挑一副沉重的擔子,有火爐、鐵鍋、竹椅、理髮刀具、鏡子以及自己吃飯的鍋碗瓢盆和米麪等,如果再有張席子,完全可以野外度假了。只是這些剃頭匠老實巴交,哪來這麼古怪的念頭?
剃頭匠只需對着弄堂裏緩悠悠地喊一嗓子:“剪頭喲——”,聲震百十丈開外,老顧主們就動起來了。理髮講緣分,有的剃頭匠與某人的頭髮無緣,理出來的髮型與長相很不相配,自然,這人的生意就永遠別想了。因而,每當一個陌生人來理髮,剃頭匠總是分外小心,力求留下好印象,蓄個長買主。

待招顧主

老顧主都是戀舊的,紛紛過來,圍着剃頭挑子擺起了龍門陣,剃頭匠給大夥點頭打招呼,就開始幹活。剃頭匠的記憶很好,對客人可以做到不問什麼,他能記住原來的要求。理完髮,舀來熱水衝頭,接着開始掏耳朵、修面。為討好顧主,剃頭匠就拿出絕活,進行按摩。睡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積的腰背,剃頭匠三招五式,簡直是手到病除,還把頸椎腰椎端得卡卡發響,看看顧主們,都舒服得鼻歪眼斜了,怎會不滿意?

待招收費

剃頭匠的收費標準,起碼有20年沒變過。只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適應市場經濟,一次也不過兩三塊錢,比起門面光鮮,宰刀鋒利的理髮店,剃頭匠真是太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