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往事

(中國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7月出版的圖書)

鎖定
《往事》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玉田。
一書是以報告文學、紀實文學為主的文學作品集,全書分為三部分:報告文學、散文雜談、紀實文學。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描述了社會不同階層的各色人物的事蹟。雖然書中講述的人物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卻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 [1] 
中文名
往事
作    者
杜玉田
出版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社
中國文化出版社
類    別
文學.作品集
定    價
36 元
開    本
16 開

往事作品賞析

堅 守
杜玉田
其實我是《龍門》雜誌最早的讀者之一,93 年創刊時,由於我 與時任縣委書記劉合心同志相熟,有幸拜讀了創刊號。劉書記規範 清秀的楷書刊名題字,似乎註定了《龍門》抱一為式的純文學格調。 十九年來,在這個物慾橫流、俗文氾濫的時代,許多雜誌或改弦更張, 或掛羊頭賣狗肉,而《龍門》卻一如她初生時的清麗純真,健康地 成長着,猶如一株紫檀樹,儘管長勢緩慢,但它堅實的木質散發着 迷人的芬芳,沁人心脾。 [1] 
由於工作關係的原因,我不是中期《龍門》雜誌的忠實讀者, 但也斷斷續續偶有涉獵。對於歷任主編,除與再廷、友斌先生熟識 外,均是常閲其文而未謀其人,對於他們的編撰風格亦是略窺端倪。 原藝文先生的凝重厚實,徐小蘭先生的靈秀雋永,李再廷 [1]  先生的嚴 謹細膩,雖風格迥異,各領風騷,但無一不是以他們對文學的忠誠 和信仰,堅守着純文學的陣地。
行內有一句話:當作家就要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辦刊亦 是如此。在《讀者》、《商界》、《半月談》這些豪門貴胄面前,《龍 門》只是一介不名一文的布衣平民,更像黃土塬上一棵羸弱的小草, 雖有陽光眷顧,卻無肥水沃土,但它依然堅強地生長着,承受着貧 瘠與荒涼,堅守着生命的綠色。
與雪城、向榮、再廷、友斌的相識,使我再度關注起《龍門》雜誌。 較早期而言,顯得十分大氣成熟了。説實在話,歷經二十個年頭,《龍 門》總 50 期,不是一個讓人愉悦的數字,但近幾年文字量的增加, 又是前十幾年的總和,這不能不使人感到欣慰。精美的裝幀,豐富 的內容,不俗的作品,在全省一百三十多個縣(市)中也名列前茅, 而其對純文學執着的追求和堅守,更是三晉文壇屈指可數。
90 後的女生哼唱着《坐在巷口的那對男女》;剛上學的小子點 擊着《喜洋洋與灰太狼》;摩登雜誌的封面裸露着美女的肌膚;銀 幕熒屏張揚着暴虐與情愛。而再廷先生卻推出了古耿百姓早已陌生 了的河津歷史文化名人。卜夏子、司馬遷、三王、薛瑄,這些被塵 封了許多年的面孔,優雅地出現在《龍門》雜誌的封面,居然讓人 感到一種龍門文化的深邃與厚重。 [1] 
師兆棠、原藝文、雪城、徐小蘭、雪浪、吳曉徵、周友斌等等, [1]  這些熟悉的名字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龍門文學的樂章上鏗鏘 着美妙的節奏。他們有的已然作古、文史留名,有的老驥伏櫪、筆 耕不輟,有的年富力強、華章迭出。他們所堅守的土地,雖不肥沃, 但枝繁葉茂,如蒼山翠松,傲然挺拔。
曹向榮、許心枚、袁省梅、艾凌、盧靜、李古野等等, [1]  這些 70 後、80 後的龍門新鋭,以她們蓬勃旺盛的精力,承襲着龍門文化的深厚底藴,飽蘸着新時代的洶湧激情,馳騁縱橫在華夏文壇。他們依然 在堅守,雖然清貧,雖然寂寞,但字字珠璣,篇篇錦繡,用執着和 堅韌詮釋着純文學的雅緻高遠。
陶淵明東籬採菊,堅守一份自適;李太白醉酒狂歌,堅守一份 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堅守一份關懷;托爾斯泰,高齡出走,堅守一份樸素的心靈,平民的情感。基督耶穌 [1]  ,背縛十字架,堅守贖 罪的重擔。……《龍門》的堅守,必將開拓河津文壇一片廣袤的深綠!

往事作者簡介

杜玉田,男,漢族,大學文化,生於1967年10月1日, [1]  祖籍山西萬榮。自由撰稿人。曾發表小説、散文、報告文學百餘萬字。現供職於國內某著名媒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