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彼得·喬治·布魯爾

鎖定
彼得·喬治·布魯爾,男,1940年12月生,美國籍。美國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資深科學家,曾任美國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所長。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2019年1月,彼得·喬治·布魯爾獲得2018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 
中文名
彼得·喬治·布魯爾 [1] 
外文名
Peter George Brewer [1] 
國    籍
美國 [1] 
出生日期
1940年12月 [1] 
職    業
科學家 [1] 

彼得·喬治·布魯爾人物經歷

彼得·喬治·布魯爾,男,1940年12月生,美國籍。美國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資深科學家,曾任美國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所長。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07年分享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2016年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海洋學最高榮譽莫里斯·尤因獎章,2017年獲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

彼得·喬治·布魯爾獲獎榮譽

2019年1月,彼得·喬治·布魯爾獲得2018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 

彼得·喬治·布魯爾主要成就

布魯爾博士是國際知名海洋地球化學家,開創了海洋酸化研究,提出了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影響的新觀點,並在世界範圍內領導海洋科學考察。共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其中11篇發表在自然或者科學雜誌。
近十年來,布魯爾博士一直致力於與我國科學家開展合作交流。從邀請我國科學家參與美國深海探測航次到分享美國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的深海研究經驗;從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到參與“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設計、建造和應用,布魯爾博士一直在推動我國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他與我國科學家聯合開發深海原位探測技術,首次發現深海沉積物中甲烷的濃度被低估了約30倍,被自然和科學雜誌同時報道和正面評述。在他的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深海極端環境與特殊生態系統創新國際團隊,取得了大量合作成果,包括使用我國深潛器平台和自主研發的系列原位探測技術,在南海首次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並在自然界中發現存在超臨界態二氧化碳,引領了西太平洋深海科學發展。除中國科學院以外,布魯爾博士還和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個團隊有深入合作,推動了中國深海研究的跨越式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