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頭山遺址

鎖定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鎮,是新石器文化早期遺址。 [2] 
彭頭山遺址為長江中游地區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已定名為彭頭山文化。彭頭山遺址有少量石家河文化、東周及宋代遺存。年代為距今9400~8200年。彭頭山遺址的發掘,進一步完善了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形成了彭頭山—皂市下層—大溪—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的發展脈絡。 [2] 
2001年6月25日,彭頭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彭頭山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鎮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1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准文號
國發〔2001〕25號
編    號
5-092-1-092
類    別
古遺址

彭頭山遺址歷史沿革

彭頭山遺址是澧縣文物考古人員於1985年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同類遺址尚有十餘處。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經批准進行了部分發掘。 [5] 

彭頭山遺址遺址特點

彭頭山遺址處在高5米的土崗上,總佔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周圍地勢開闊平坦。此次發掘共開探方15個,探溝2條,揭露面積約4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新石器早期灰坑15個墓葬18座,柱洞24個,灶兩處,居住面殘跡1處。出土了大量陶器,少量打製石器和磨製裝飾品,其中有用黑色燧石磨製成圓棒狀穿孔配飾,説明當時穿孔技術已相當發達。陶器以夾炭陶為主,已修復罐、缽、盆、支架等器物百餘件。夾炭陶質地疏鬆,裏胎壁厚薄不勻,有拍印的粗繩紋、刻劃齒牙紋,指甲紋等。陶器多用粘貼等原始手法。有不少新石器早期小型打製石器。測定為距今9100+120年。這一遺址發掘的另一重要收穫是稻作遺存的發現,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稻作農業資料。 [2] 
城頭山遺址 城頭山遺址 [4]

彭頭山遺址文物遺存

彭頭山遺址共發掘墓葬18座,墓坑小而淺,有方形、長條形、圓形、不規則形等數種。多屬二次葬,墓內不見骨骼。隨葬陶器或完整,或殘破,或二者兼有,數量1~4件不等。因墓坑較淺,體型較大的器物均被砸碎;一次葬的墓中保留骨架,隨葬石質裝飾品。共發現灰坑15個,平面多呈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少數無固定形狀。底皆呈鍋底狀,深15~30釐米。 [3] 
彭頭山遺址出土的石器中磨製石器數量雖少,但普遍加工較精,通體細磨,表面光滑。出土的陶器除陶支座外,其它各類器物皆有人為摻和的大量稻殼、稻穀或其它有機物。陶胎呈黑色或深灰色,但內、外器表全部為紅色,似塗陶衣層。器形有深腹罐、雙耳高罐、盤、缽、釜、支座、盆、三足罐、碗和碟。大多器物上飾繩紋。施紋的主要方法有拍印和滾壓兩種。而其中的缽、釜、支座就是如今俗稱"燉缽兒"的雛形。陶片的泥料中夾大量碳化的稻穀、稻殼,雖經高温灼燒變形縮小,專家們認定其為栽培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的資料。 [3] 
根據石質、形制和製法,遺址石器可分為細小燧石器、大型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三類。前兩類數量多,所有石器皆選河卵石作原料。細小燧石器有刮削器(石片、石核)、錐形器、雕刻器三種。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而延續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具有強烈的地域特點。大型打製石器類別組合簡單,製作粗糙,只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錘三種,石質為不同顏色、質地的砂岩。磨製石器數量雖少,但普遍加工較精,通體細磨,表面光滑。目前已經發現的加工方法有切割、刮削、細磨、兩面對鑽成孔、刻劃等。器物種類較簡單,主要以裝飾品石棒為主,還有鑽孔石管等。生產工具極少,僅見石斧,但功用不明確。石質多為黑色油頁岩類,緻密光潤,硬度較小。 [3] 

彭頭山遺址價值意義

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此發現為研究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譜系提供了重要素材。 [3] 
彭頭山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6] 

彭頭山遺址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彭頭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文保碑 文保碑

彭頭山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鎮。
  • 交通指南
二連浩特—廣州高速公路澧縣收費站出口,開始駕車前往彭頭山遺址,路程大約有18千米,需用時25分鐘。
安鄉—慈利高速公路澧縣南收費站出口,開始駕車前往彭頭山遺址,路程大約有18千米,需用時27分鐘。
安鄉—慈利高速公路臨澧北南收費站出口,開始駕車前往彭頭山遺址,路程大約有21千米,需用時2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