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莊村

(山東曲阜市尼山鎮下轄村)

鎖定
彭莊村位於南辛鎮西南邊陲,南與鄒城市大束鎮相鄰,南有盤龍山,東有玄帝山、玉皇山,西隔蓼河與西魏村相望。全村現有耕地16.5公頃,550户,人口2100人。
村東玄帝山南坡上有玄帝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朝萬曆年間重修,並立有重修廟宇碑碣。幾百年來,玄帝廟內有數名佛僧,專事佛事,方園幾百裏很有名氣,每天都有幾百名佛教信徒前來上香拜佛。廟四周山林密佈,風景宜人。廟東有一片古柏林名遊家林,相傳所葬為明初某兵部尚書。林內原有石坊、石人、石獸等,是一處私家園林勝地,地上文物已於“文革”中毀壞 [1] 
中文名稱
彭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曲阜市尼山鎮
地理位置
南辛鎮西南邊陲
人    口
2100人

彭莊村鄉村文化

明初,有彭氏人家遷此定居立村,故名彭莊,原屬鄒縣,1946年劃歸曲阜。
彭莊村民有舞龍舞獅等民間表演傳統,常到周邊各地巡迴表演。村裏自辦業餘劇團,自籌資金購置服裝、道具,除表演舞龍舞獅等民間藝術節目外,還排演《反徐州》《對花槍》等山東梆子古裝戲劇。“文革”期間又排演《紅燈記》《沙家浜》等現代戲,併到曲阜縣城及周邊村莊演出,影響很大。
現彭莊村還有80多人的民間藝術表演隊,隊員有80多歲的老人、10多歲的兒童、在外地上學的大學生,還有中年農村婦女。每年春節、元霄節、中秋等節慶日都為村民巡迴義務表演舞龍舞獅、踩高蹺、西遊記、劃旱船、扭秧歌、民間戲曲演唱等幾十個傳統民間表演節目.
彭莊村玄帝山在古代有一處玄帝廟,每年春季就有熱鬧的廟會,廟會里有戲劇雜耍美食小吃等等,在清朝時期香火旺盛,人們在熱鬧的廟會里,除了聽戲曲、聽評書、品美食、還可以參觀傳統的玄帝廟、欣賞山林風景、購買土特產品、品嚐當地美食、參加休閒遊樂節目,體驗鄉村風情。

彭莊村風景名勝

尼山鎮(南辛鎮)千畝石榴園
位於曲阜市東南15公里處的南辛鎮彭莊村。該石榴園與孔子誕生地尼山風景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基山風景區相鄰。每到5月,漫山遍野的石榴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簡直是花的海洋、紅的世界,於是便有了詩人“五月榴花紅似火”“五月榴花照眼明”的讚歎,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花開季節吸引了周邊縣市區數以萬計的遊人前來賞花遊園。為滿足現代人追求生態、迴歸自然的需求,特舉辦以“享受生態觀榴花,走近孔子拜聖人”為主題的石榴花旅遊節。
曲阜市委常委、秘書長王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鳴放,市政協副主席韋挺,副市長褚福梅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曲阜市尼山鎮(南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康首生主持,南辛鎮黨委書記張衞東、曲阜市旅遊局局長陳鵬作了講話。
曲阜作為孔子故里-東方聖城,不但擁有豐富的文物遺蹟和燦爛的文化,還擁有良好的生態旅遊資源。以“尼山、九龍山、石門山、九仙山”為首的四山作為全市旅遊大鏈條的重要一環,一直是曲阜發展生態旅遊的重點和主力。其中尤以南辛尼山為代表的“山水生態”旅遊最富盛名,南辛鎮黨委政府積極發揮山區資源優勢,組織引導產業結構調整,特色觀賞農業發展迅速,成為曲阜市城郊生態旅遊的重要力量。此次作為首屆石榴花節主會場的彭莊村千畝石榴園位於曲阜市東南15公里處,與孔子誕生地尼山風景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基山風景區緊密相鄰。每到5月,漫山遍野的石
榴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簡直是花的海洋、紅的世界,於是便有了詩人“五月榴花紅似火”“五月榴花照眼明”的讚歎,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每年的花開季節都吸引周邊縣市區數以萬計的遊人前來賞花遊園。
為更好地滿足現代人追求生態、迴歸自然的需求,5月24日至6月9日,曲阜市旅遊局和南辛鎮政府共同舉辦了以“享受生態觀榴花,走近孔子拜聖人”為主題的石榴花旅遊節,爭取利用3-5年的時間把南辛石榴花旅遊節辦成曲阜市著名生態旅遊品牌。 [1] 
彭莊村玄帝山傳統廟會
彭莊村玄帝山在古代有一處玄帝廟,每年春季就有熱鬧的廟會,廟會里有戲劇雜耍美食小吃等等,在清朝時期香火旺盛,人們在熱鬧的廟會里,除了聽戲曲、聽評書、品美食、還可以參觀傳統的玄帝廟、欣賞山林風景、購買土特產品、品嚐當地美食、參加休閒遊樂節目,體驗鄉村風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