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玄帝廟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景觀)

鎖定
玄帝姬顓頊,又名乾荒,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黃帝之孫,姬姓。其父乃黃帝次子昌意,封於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生顓頊。顓頊性格深沉而有謀略。十五歲時就輔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區,封於高陽(今河南杞縣東),故又稱其為高陽氏。黃帝死後,因顓頊有聖德,立為帝,時年二十歲。 傳説在黃帝晚年,九黎地巫教流行,崇尚鬼神,迷信盛行,風氣敗壞,一切都靠占卜來決定,人民也不安心於生產。顓頊為解決這問題,下令禁絕巫教,禁斷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親自誠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開墾田地。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顓頊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據説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濮陽。而春秋戰國時的楚王為其後裔,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顓頊帝後裔,屈原與楚王為同族。
中文名
玄帝廟
別    名
乾荒
始建於
康熙19年
出    處
《桃源縣誌》
具體位置
河東

玄帝廟安徽壽縣

3A級玄帝廟公園景區位於壽縣城西南30公里正陽關鎮境內,佔地80餘畝,玄帝廟公園因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廟而遠近聞名,玄帝廟坐落於公園西南一隅,廟宇大殿內供奉的玄天上帝等五尊銅神像均為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噸多精銅鑄造而成,是難得一見的古代雕塑鑄造藝術精品。公園內還有眾多古蹟名勝。每年的二月十九藝術節期間都會吸引周邊縣市十多萬羣眾遊人到正陽來觀光遊玩,玄帝廟也成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處。

玄帝廟江蘇泗陽

玄帝廟 玄帝廟
泗陽玄帝廟始建於康熙19年(1680年),是泗陽縣歷史上34座寺廟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桃源縣誌》(乾隆康熙合訂本)記載,該廟是當時任泗陽縣知縣的江西豐城人萬謙所建。他根據中國寺廟的建築格局上的廟門朝向、陰陽調和、遵從五行的法則和山環水抱、藏風聚氣、對稱穩重的審美原理,選擇了正面中路為廟門,面對京杭運河,背依村莊,依村旁水,景色優雅的泗陽棉花原種場五堆村這塊風水寶地,作為道教廟宇的建址。玄帝廟建築雖然不在名山幽林裏,但很有“深山藏古寺” 的深邃意境,將玄帝廟“託體同山阿” 體現了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佛家思想。 [2] 
玄帝廟,因主祀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故又稱真武廟。玄帝觀自清乾隆年至解放初,先由道教人使用,解放前由道教演變成佛教,並管理良好,曾多次維修、增建,所以整體典雅美觀。
玄帝廟,又稱真武神。真武神是由中國古代對四方四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變而來的。從先秦時期的玄武崇拜到宋元時期道教提倡的玄帝信仰,可以説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由北宮玄武到玄武將軍,由玄武將軍到真武真君,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南宋中後期,道教界已普遍地應用“玄帝”一詞。真武的神聖地位由“真君”提高為天帝
玄帝還被稱為蕩魔天尊、雷部之祖、治世福神、三教祖師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引起了燕珠棣及其謀士姚廣孝的關注,於是就有了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誓師時的“玄帝顯相”,更是要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難的神話用建築的形式固定下來,並千秋萬代流傳下去。因此,明成祖朱棣修建的武當九宮八觀,絕大多數正殿裏都供奉着玄帝神像。
遠望泗陽玄帝廟,掩映在一片意楊之中,雖沒有深山古剎的神韻,但紅牆碧瓦與挺拔的意楊樹相輝相映,顯得十分肅靜,讓香客莊重虔誠之心,油然而生。
玄帝廟西南20米處有一個古井,不論天氣如何大旱,井水從未乾過,井水始終超過附近水面一米多高。大門兩邊是兩個石鼓,給這座廟宇增加了歷史悠久的底藴。走進廟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院內聳立着價值1萬多元的2噸紫銅香爐,腰部凸雕着捐款者的名單,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發出紫銅色的光芒。三棵白果樹在院內大理石地面上生髮出勃勃的生機。在香爐的東面還有一棵柿樹,它是明代玄帝廟住持慧仁大師親手所植。1977年11月21日,一個雷雨之夜,第十八世住持圓寂時,該樹折斷而倖存殘樁,如今殘樁又芽發回春,為古廟的歷史作見證。
院的東邊是兩層16間樓房,供外地香客洗漱、食宿。西邊是6間寮房,即和尚住的地方。南邊由西向東是天王殿和三聖殿,天王殿裏供奉着1.5米高外鍍真金的彌勒佛,背後是外鍍真金的韋馱菩薩,在他們的兩邊是3米高外鍍真金的四大天王。三聖殿裏供奉着1.95米高全銅鑄造外鍍真金的阿彌陀佛和1.85米高的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北邊由西向東是大雄寶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始建於1680年,裏面供奉着外鍍真金的釋迦牟尼阿難迦葉佛像,兩邊是1.2米高的全銅的18羅漢和文殊普賢20尊塑像。在大雄寶殿裏還有價值4000多元的紅木木魚,有價值2000多元的大罄法器和價值15000元會唱歌的千佛燈(也叫光明燈)、120斤大的銅香爐。觀音殿裏面供奉着外鍍真金的觀音菩薩、玄帝菩薩、地藏菩薩等。在觀音殿裏還有“暮鼓晨鐘”所指的大鼓和1.5米高的全銅外鍍真金的樂師佛。據説地藏王菩薩,專管鬼神的,寺裏法師每逢佛聖誕日都要帶領眾多信徒居士在地藏王菩薩面前唸經做法事。除了大雄寶殿,其它殿全是在2002年以後建成的。
大雄寶殿的西山牆外面埋葬着第20代掌門人龍紹和她的師妹沙彌尼。
據第22代掌門人本固講:1.8米直徑的七層寶塔即將座落該廟。以後在天王殿前面造三間山門,裏面供奉着哼、哈二將和王靈天官。前面造兩層鐘鼓樓,在鐘鼓樓東面樹立9.9米高孔聖人石像,在石像的北邊是放生塘,塘內造六合亭,亭內塑觀音像,放生塘的後面還有五百羅漢堂。在放生塘的東南建素菜館,在素菜館北邊建一個大型停車場,在這些建築物的四周拉上圍牆。
總之,玄帝廟整體建築佈局,是平面方形,沿着南北縱深軸線來組合空間的,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展示了組合變化所賦予的和諧、寧靜的韻味,使廟堂顯示出莊重、典雅的自然情趣。
2004年4月5日,玄帝廟舉行佛像開光大典,市、縣佛教協會的領導和縣政府領導,鎮江、安徽等省內外200餘名寺廟高僧、大德居士和20名出資助建的商家老闆以及慕名前來拜佛的羣眾等3000餘人參加了大典。
據第22代住持人本固講,泗陽玄帝廟現有皈依證五戒證的有792人。每年有7次佛聖誕日,分別是:農曆2月19日、4月初八、6月19日、7月30日(月小29日)、9月19日、11月17日、臘月初八。每逢這些日子,外省外縣、本縣本土的香客都紛至沓來,“誠心誠意入廟殿,手舉清香許心願,祈求安詳賜人間”。在默唸祈禱中明白了:“有罪悔恨求化解,無惡當亦存戒心”、“心存邪僻任爾燒香也無益”、“行善則善,行惡則惡,人想無禍,便要終生辯美醜”、“道德善良為本能夠彪炳千年” 、“性不諫來可追念乃平生當思滌瑕蕩污,悔昨非知今是祈其福爾從茲食德飲和”的道理。

玄帝廟湯陰縣

玄帝廟 玄帝廟
湯陰縣玄帝廟,位於湯陰縣城東15公里菜園鎮東街,北臨湯河,東靠鶴台公路,佔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平方米。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現存山門、大殿、玉皇閣等十五間古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據現存的碑文記載:“玉皇玄帝創自前明嘉靖……”,“大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原菜園東街小學曾使用。歷經幾百年滄桑,玄帝廟古建築保存基本完好,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是來湯陰旅遊的人們經常觀光遊覽之地。 [1] 

玄帝廟福建福州

明朝永樂帝朱棣,於永樂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聖旨,張貼黃榜,昭示天下興建玄帝廟。於是福州官府便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鎮海樓上奉祀玄帝。
玄帝又稱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屬於“水”,所以民間又稱為“水帝”,位於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軸線的正北,以與城南的火帝廟(可惜已被折毀)遙相呼應,帶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災患的良好祝願。
隨後,福州鎮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宮”,並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國曆史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與五顯帝。明萬曆間,又在鼓樓之右建崇真君祠,內祀玄帝。同時,在今倉山望北台(俗稱黃柏台)上建有一座規模壯觀的玄帝廟。今除尚保存較好的殿堂外,還有一塊刻於明代的古碑,詳載其歷史,成了不可多得的文物,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福州著名鄉土詩人魏傑,在參觀望北台玄帝廟後,吟了一首詩:“嶺頭玄帝闕,江底白龍宮。山勢朝城北,濤聲湧海東。高僧琴不俗,騷客賦爭雄。滿壁琳琅句,碧紗字字籠。”對玄帝廟的文化內涵,作了生動的描寫。
到了明末清初,鎮海樓上的玄帝廟被北門外(今左海社區)梅柳橋附近的村民分爐,頗具規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逐漸被外單位佔用。改革開放後,落實了黨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村民便在橋亭上恢復了玄帝廟,紅牆碧瓦,古榕參天,內祀玄帝,旁祀周公、桃花女以及風師雨伯等,反映了民眾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之意。橋下有屏西河與銅盤河在此匯聚,通向西湖,環境十分獨特。殿裏有幾副對聯,其中有以地名作聯的:“金吾境山仰北斗,梅柳橋水接南天。”有以“玄武”兩字作為藏頭聯的:“玄門合德雙匯水,武瑞居尊一爐香”等,都很有文學價值。山門外還豎有一塊石碑,銘記該宮殿的歷史與現狀。

玄帝廟山東省兗州市

位於顏店鎮顏店村北(今鎮拖拉機站院內)。建於明代,清代重修。大殿座北朝南,為磚木結構,面闊5間,長17.25米,進深10.5米,硬山頂,綠色琉璃瓦(重修後多改為灰色瓦),5架樑,前後設廊,間與間設鋪間斗拱。整個大殿座落在1米高的磚石砌的台基上。殿內存有明代壁畫(現已模糊不清)。大殿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玄帝廟大殿1985年被公佈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