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祖述

鎖定
彭祖述,男,山東省萊州市人,曾任長春市文聯副主席、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吉林白山印社副社長、長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文名
彭祖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33年6月
出生地
山東省萊州市

彭祖述彭祖述

其書法、篆刻、微刻、雕必並擅。作品渾厚、粗獷、遒勁,頗具金石韻味。曾多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全國大型報刊及《書法》、《中國書畫報》等專業性報刊上發表,並在《中國翰園碑林》、《鳳嶺古港摩崖》等處刻石陳列。書法篆刻作品還被編入日本《東北書道集》、香港集古齋《長白風光書畫集》、《新加坡與吉林書展作品集》等十餘種辭書。受聘為韓國篆刻研究會名譽理事,主編出版了《長白印社作品集》。

彭祖述彭祖述綜藝微刻石頭記

彭祖述微刻石頭記後記
彭祖述微刻石頭記後記(15張)
微刻藝術中的一部綜藝精品
彭祖述的長篇力作《石頭記微刻》是一部石書,是以印石微刻的《石頭記》(即《紅樓夢》)。著彭祖述在“綜藝微刻《石頭記》後記中”寫道:“在石頭上微刻,《石頭記》,頗覺有些情趣。《石頭記》的故事,傳説原本就刻記在石頭上。再將其歸返到石頭上,豈不益增奇趣。”
《石頭記微刻》,立意新巧、寓情深邃。全書以戚廖生序80回本《石頭記》為底本,總計60餘萬字,每回一石,加上序言和後記,共刻石82塊,以紅木匣盛裝,錦緞鑲互,一石一匣。每石除微刻該回全部文字外,又將本回之中心思想由石書著作者概括為圖像,布刻於本石之四周,輔以文字説明,作品圖文並茂。
彭祖述微刻石頭記後記
彭祖述微刻石頭記後記(14張)
微刻是我國的一種傳統刻字藝術。一生熱愛書法、刻字的彭祖述,在其長篇力作《石頭記微刻》中有諸多建樹。這位老藝術家創作伊始,就大膽立意,突破2000多年中國傳統微刻之固有模式,以新的生命、新的色彩、新的姿態,登上微刻藝術的新殿堂。為此,彭祖述給自己定下了四條工作準則:一是,微刻與其它藝術門類相結合。融書法、纂刻、繪畫、雕刻,裝飾為一爐,以全新的綜藝效果展示於世人。二是,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石經刻字雖微,而石書作品宏大。幾十萬字乃至上百萬字,刀寄拳石,意義深長,近看如絲絲細雨,遠望似茫茫霧雪。三是,形式與內容相結合。將微刻的書文中心提煉凸現,形成圖象,布刻於石上,使之圖文相輔且又並茂。四是,作品的創造價值與收藏價值相結合。
彭祖述的此部石書,自1993年起正式奏刀,於2002年初完成,藝術地再現了《石頭記》(即《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名著。
紅學文化中的一朵耀眼奇葩
彭祖述的石書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業內專家和海內外媒體的高度讚譽和廣泛關注;先後在吉林長春和北京中國博物館布展。
2000年3月中旬,彭祖述帶着他的部分作品專程到北京,請中國紅學會前會長周汝昌先生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紅學會副會長鬍文彬教授等紅學家鑑定。時年82歲的著名紅學泰斗周汝昌先生細心品味了彭祖述的微刻石經後,激動地從坐椅上站立起來,驚呼“這是無價之寶”,連聲讚道“精品!精品!”隨後,應彭祖述先生的約請,周汝昌先生欣然命筆寫下了《紅樓夢石經——彭祖述先生微刻石經贊》,是為《石頭記微刻》序言。周汝昌先生有感而發;“如今卻出現了一個奇蹟,即曹雪芹石頭記80回鉅著的全部真文付之勒石,成為史部稗官文獻的一部嶄新的《紅樓石經》;開匣入目,琳琅璀璨,歎為觀止。”
胡文彬教授看了彭祖述的石書十分讚賞,當即給予四點評價;一、選本好,對作品內容理解很深;二、立意和設計獨具匠心;三、刻得好,字見功力,圖刻得美而有內涵;四、石頭好,每一塊都是寶石、每一塊都是精品、難得的精品,這樣的好作品,完全有資格放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展出。
十年辛苦盡,奇志闢鴻濛
1992年底,彭祖述由長春市文聯副主席任上離崗退休,自感身神尚佳,且時間寬餘,便決意將微刻《石頭記》之宿志付諸實踐。然而“工程浩大,所費不菲,實非易事”,“然念及此身有此一搏,又何其幸也!”這便是彭祖述袒露的微刻石經起始時的心聲。
在石頭上刻《石頭記》,首先得有石頭。為了挑選色澤、質地、品性俱佳的印石,當時年逾花甲的彭祖述,南去福建壽山,北走內蒙古巴林,東至浙江青田,再轉皖浙交界的昌化;7年多時間,往復數十次,行程10萬公里。箇中艱辛,只有老人自己清晰……
2005年5月14日,新華社向世界各地發出通稿:“長春市微刻藝術家彭祖述歷時八載,近日完成大型微刻石書《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名著,命名其——記於石頭,復歸於石。”此部微刻石書,於2003年底印成大型精美書冊,並於2004年初由世界教科文組織正式收藏!
彭祖述微刻《石頭記》,既圓了老人的紅樓一夢,又實現了他散佈紅學的永遠情結。他在綜藝微刻《石頭記》後記中寫道:“微刻《石頭記》,幾乎耗盡了我桑榆夕陽之餘光。構圖伊始,常是‘青燈一盞’,隻身孤影,擁案閲書,卧地觀石,為得一圖,冥思苦想,徹夜不眠。或取意、或取事、或取人、或取景、或取物,殫精竭慮,力揭人生哲理,以啓人自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