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年

(安徽潛山籍烈士)

鎖定
彭年(1915-1948),安徽省潛山縣水貴鄉人。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收購藥材為公開職業,為黨作蒐集情報工作。不久,他被叛徒出賣而遭捕,趁機越獄後,即加入新四軍七師挺進團。當挺進團轉移大別山腹地時,令他與餘成宇帶領一小支武裝就地堅持鬥爭。餘任指導員,他任排長。此後,餘在戰鬥中犧牲,他仍率部就地堅持。1947年8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彭年時任桐城三區區委書記兼三中隊政委。經過他積極發動,幾個月內三中隊便擴大到100餘人。但到年冬,百餘人全被分區調走。他繼續動員組建,到1948年初,又成立了近百人的三中隊。不久,成立桐城縣獨立團,他又服從上級決定,抽選力量較強的一分隊上調。其時,他由區委書記改任區長,對上級佈置的建立基層政權,成立農民協會,徵集和運送糧食,收集情報,擴充兵員,開展上層統戰工作,擴大根據地等,都一一出色地完成。1948年春,國民黨在青草塥設置一支專門對付共產黨(主要是三區)的桐懷潛邊區聯防大隊,力量對比,懸殊很大,使三區活動異常困難。彭年充分利用地熟人和的優勢,避實就虛,保存有生力量。6月中旬,一次執行軍事任務時,在五脊嶺滴水崖與該聯防大隊主力相遇。18日晨,他在突圍中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彭年
別    名
餘敦誼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安徽省潛山縣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48年
福應

彭年人物生平

彭年,又名餘敦誼,字福應,彭年是他的化名。1915年出生於安徽省潛山縣官莊水貴一貧苦農家,自幼喪父,排行老三。彭年身材魁梧,行動敏捷,人稱豹子。 [2] 
彭年自小就有正義感,愛打抱不平。1934年,一次他在彭河板倉山上採藥時,遇上了由劉宗孟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便參加了革命隊伍。1941年初又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讓他以收購藥材為名,蒐集敵人情報。不久,因叛徒出賣而遭捕。一天晚上他趁看守不備,扳斷窗欞越獄,即加入新四軍第7師挺進團。當挺進團轉移大別山腹地時,部隊首長令他與餘成宇帶領一小支武裝就地堅持鬥爭。餘任指導員,他任排長,率部在黃甲鋪、南衝河、毛家排一帶打游擊。後來餘成宇同志在戰鬥中犧牲,他仍率部就地堅持鬥爭。 [2] 
1945年春,國民黨桂系部隊萬餘人對皖西山區作梳篦式“大清剿”。因叛徒告密,彭年部隊在黃樹尖遭到突襲,大部分隊員壯烈犧牲,僅他和另外3個隊員衝出重圍。在嚴密封鎖中,他們只能鑽樹林,宿山洞,採野果充飢。因幾天沒找到野食,無奈之下,只得在羣眾地裏揀點南瓜、玉米棒啃,吃罷還留下錢幣和道歉的字條。這事傳開後,老百姓很感動,無不稱讚新四軍是真正為窮苦大眾的軍隊。一天,他隻身回家,想找鄉親借些錢糧,卻被一自首分子發現,聚眾將他圍住,勸他自首。彭年把大刀往地下一插,説:“誰要我投降,先問這大刀同意不”,説罷,怒目揮刀闖圍,竟無一人敢攔。在山窮水盡時,他們毫不動搖革命鬥志,躺在山洞裏,餓死也不投敵。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後,當新四軍皖西支隊移駐大別山外圍,發動羣眾找到他們時,已個個餓得奄奄一息。 [2] 
1947年8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彭年任桐城3區區委書記兼3中隊政委。經過他積極發動,幾個月內3中隊便擴大到100餘人。年冬,這100多人全被分區調走,他沒有一句怨言,繼續動員組建。到1948年初,又成立了近百人的3中隊。不久,成立桐城縣獨立團,他又服從上級決定,抽選力量較強的1分隊上調。其時,他由區委書記改任區長,對上級佈置的建立基層政權、成立農民協會、徵集和運送糧食、收集情報、擴充兵員、開展上層統戰工作、擴大根據地等,都一一出色地完成。一次,他率領3中隊攻打桐城青草塥反動武裝“大刀會”,取得了勝利,俘虜武裝道徒100多人。有人提議,將這100多人全部殺掉。他力排眾議,宣傳黨的政策,統一了大家的認識,除嚴懲罪大惡極的首惡分子外,其餘均教育釋放,後其中不少人轉化過來,為革命做了許多有益的事。 [2] 
彭年有句口頭禪:“人民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人民的兒女。”他領隊行軍住宿,總是嚴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每值春荒或農家節日,他總要抽空去附近特困户和鰥寡孤獨人家問寒問暖,並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對特別霸道、欺壓人民的惡棍、地頭蛇,堅決嚴厲打擊,為民除害。因此,羣眾都稱他為“我們的老彭”。 [2] 
1948年春,國民黨在青草塥設置一支專門對付共產黨(主要是三區)的桐懷潛邊區聯防大隊。因力量對比懸殊很大,三區游擊隊活動異常困難。為打破僵局,彭年充分利用地熟人和的優勢,避實就虛,尋機出擊,殺了幾個反攻倒算的地痞惡霸,既滅了聯防大隊的囂張氣焰,又保存了有生力量。6月中旬,一次執行緊急任務時,在五脊嶺滴水崖與敵清剿大部隊相遇,彭年為掩護其他人突圍,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2] 

彭年後世紀念

1958年,桐城縣原三區小河沿建成第一座水庫時,當地政府為緬懷革命先烈,將水庫命名為“彭年水庫”,並於庫旁立碑紀念。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