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彩調

鎖定
彩調俗稱調子、彩調劇、彩燈、哪嗬嗨等,廣西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彩調屬燈戲系統,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説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起源於廣西北部農村,流傳甚廣,名稱不一。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一帶叫“彩調”“採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等,1955年以後統稱為“彩調劇”。 [1]  彩調劇目多以勞動、愛情、家庭生活等為主題,有大量的口傳和手抄本在民間流傳。表演時採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轉身、亮相、扇花、手花富有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為突出。 [2] 
2006年,彩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Ⅳ-76。 [2] 
中文名
彩調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
Ⅳ-76

彩調歷史淵源

彩調 彩調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彩調最早是從民間歌舞和説唱演變而成的“對子調”。它由一對男女對舞歡歌,男舞花扇,女揮方巾,表現彼此相愛的喜悦心情,演唱內容多為讚美大自然或歌頌愛情,所用曲調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調。
清道光、光緒年間,調子由北向南流傳,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為中心的主要流佈區,並繼續向南方傳播。它受湖南花鼓戲、江西採茶戲和桂劇的影響,調子戲漸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戲”發展成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戲”(即所謂“三十六出江湖調”)。在桂北農村出現了“七緊、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組成的“過山班”,要求藝人一專多能,便於在各地村寨之間遊走巡演。通過他們在遊村走寨和節日廟會的長期演出,積累了《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等36出“三小戲”,當地稱“江湖調”。這一時期的調子音樂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腔、板、調三大類,已有“九腔十八調”之説,同時在化妝、表演、行當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最負盛名的草頭為圩調班打破“女子不唱調”的舊習,出現了第一批彩調劇女性旦角。
彩調 彩調
辛亥革命前後,彩調從農村地坪進入城鎮戲台,“過山班”發展成二、三十人的同樂堂、萃樂堂、羣樂園等半職業性的調子班。此時,原有的36出“江湖調”已難滿足觀眾的要求,藝人們就根據小説和民間故事編演《二女爭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爛瓢》、《惡媳變牛》等“大調子”戲。同時,藝人為謀生計,也創編了不少“對台戲”,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編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親》,甲班就編演《四女相親》等。這樣對台競演的結果,既豐富了彩調的劇目,也促進了彩調音樂和表演藝術的發展。辛亥革命前後,名藝人輩出,如桂林有“四大狀元”:冷貴甫、朱五八、羅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吳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頭佬”;寧明有“鬼臉王”周朝綱;融安、三江有“調子王”李大樹、陳松山等。
1927年以後,藝人倍受摧殘,彩調瀕於衰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彩調獲得新生,桂林桂華調子團、柳州農民調子團等專業劇團相繼成立,業餘調子劇團也遍及城鄉。
彩調 彩調
1955年春,廣西文藝幹部學校開辦彩調訓練班,培養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員,如傅錦華、唐繼、王玉珍、羅亮、楊愛民等。1955年,參加北京羣眾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時統一定名為“彩調劇”。 [3] 
1956年,廣西彩調劇團成立。
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彩調劇《劉三姐》,受到區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對彩調藝術的提高做出了貢獻。1965年,廣西彩調劇團編演了現代戲《三朵小紅花》,並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4] 

彩調文化特徵

彩調唱腔曲牌

彩調 彩調
彩調唱腔屬聯曲體,分板、腔、調3大類。其中板有訴板、哭板、罵板、憂板等;調有比古調、走馬調等,腔以腳色行當區分有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等,按人物身份、職業區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等,表現身段動作的有挑擔腔、飲酒腔等。此外,彩調唱腔中還吸收了一些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小調,如鮮花調、十月花等。彩調的音樂伴奏分左、右場,左場為絃樂,右場為擊樂。絃樂有調胡(也叫大筒,類似二胡)、揚琴、琵琶、三絃、嗩吶、笛子等樂器,以調胡為主奏。擊樂的鑼鼓曲牌較簡單,常用的有三點頭、一條龍、一鈸、四鈸等。同一曲調,可以根據行當、人物和表現生活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變化,故有“調多共用,板腔細分”之説,如按腳色行當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腳腔、醜腳腔、搖旦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職業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梅香腔、媒娘腔、和尚腔、強盜腔、神仙腔等;按勞動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擔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妝腔、飲酒腔等。 [5] 
曲牌有300餘首。音樂伴奏分左、右場,左場為弦管樂,有調胡(類似二胡)、揚琴、琵琶、三絃以及嗩吶、笛子等;右場為打擊樂,鑼鼓點較簡單,常用的有一條龍、四鈸、一鈸、三點頭等。 [6] 

彩調道具

彩調表演藝術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戲”中最為突出。如步法、扇花、轉身、亮相和旦腳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數十種。單是醜腳步法就分矮樁、中樁、高樁3大類,其中,矮樁應用最廣。扇子、手巾、綵帶,被認為是彩調表演的三件寶。其中扇子是主要的一件,用舞扇花來表達情緒的有三打五動、圓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擺扇、搖扇、波浪扇等,還可當作掃帚、火炬、畫卷、匕首、鐵錘等,故有“萬能道具”之稱。 [7] 

彩調技法

彩調 彩調
彩調的表演藝術如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徵,大部分體現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這兩個行當身上,搖旦(即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轉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該劇種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為突出。如“蹩腳步”、“扭絲步”、“蹬踢步”、“試探步”、“橫挪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雲步”等。扇子,是彩調“三件寶”(扇子、手帕、綵帶)中的主要的一件。扇子在表演中,還可當作用具和兵器,故有“萬能”道具之稱。 [8] 

彩調題材

彩調 彩調
彩調劇目多以勞動、愛情、家庭生活等為主題,有大量的口傳和手抄本在民間流傳。表演時採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轉身、亮相、扇花、手花極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為突出。由於深深紮根於鄉村民眾之間,又和當地民間俚曲小調緊密結合,彩調形成了內容諧趣、形式活潑的表演風格,號稱彩調“三件寶”的扇子、手帕、綵帶在表演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9] 

彩調角色行當

彩調 彩調
彩調劇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當。
1、生行
生行細分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類。
小生多飾機智勇敢,活潑可愛的有志青年,表演唱、做、念、舞並重,以演載歌載舞的小戲居多,其中不少角色原為醜行應工,1949年後,因醜行面部化妝涉嫌醜化勞動人民而改由小生行應工。如《王三打鳥》的王三等角色即是。
老生多飾年事已高的正面人物,鶴髮白鬚(貼須),重唱功。如《五子圖》的許鳳山,《五娘剪髮》的張廣才,《土地幫工》的土地神等。
娃娃生飾未成年的小孩,如《王麻接姐》的王麻,《狗保鬧學》的狗保及學童等。演出時,常以學員扮演或由花旦、小生代腳。
2、旦行
旦行分花旦正旦老旦搖旦四類。
花旦常演載歌載舞的戲,表演敏捷優美,活潑熱烈、俏麗可愛,唱、做、舞並重。如《王三打鳥》的毛姑妹,《龍女與漢鵬》的龍女,《劉三姐》的劉三姐等。
正旦言行穩重,舉止端莊,以唱、做見長。如《換子記》的龐氏,《下南京》的三妹,現代戲《三朵小紅花》的媽媽等。有時也飾性格開朗,辦事潑辣的人物,其表演近於搖旦,如《雙打店》的孫二孃,《塑菩薩》的張二嫂等。
老旦所飾人物有白髮持杖的婆婆和一般老婦人,性格多樣,身份不一,均以唱、做為主。如《娘送女》的媽媽,《換子記》的家婆,《媳厲婆》的婆婆等。
彩調 彩調
搖旦又名丑旦,多飾潑辣的店二嫂、媒婆和巫婆等人物,表演重唸白和做功。如《劉三姐》的媒婆,《涼亭鬥火》的二嫂子,《惡媳變牛》的媳婦等。彩調劇中,旦行的劇目很豐富,有“無旦不成戲”之説。
3、醜行
醜行分正醜、爛醜、褶子丑三類。
正醜所飾人物多為農民和各種職業的勞動者,有老有少,性格各異,均為喜劇中正派人物,表演詼諧滑稽,動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並重。如《油漆匠嫁女》中的胡漆匠,《阿三戲公爺》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爛醜多飾演不務正業之輩,以扭矮樁為主要步法,面部肌肉靈活,喜怒無常,言行滑稽,以念、做見長。如《王二報喜》的王二,《汪三吹煙》的汪王,《雙打店》的胡瓢二等。
褶子醜又句長衫醜,所飾人物多是較有身份者,表演以高、中、矮樁為基本步法,念、做見長,扇花技巧較多。如《隔河看親》的劉老爺,《洗繡鞋》的馬金龍,《半夜拜菩薩》的縣官等。彩調劇醜行的表演富於特色,劇目較多。 [10] 

彩調臉譜

彩調劇來自農村的地方劇種,劇目均是反映農村勞動人民生活,而藝人又多是出身於農村的勞動人民。所以,彩調的臉譜是以小丑化的“小化臉”為主要特色。小花臉又稱白鼻子,或稱粉鼻子,是在鼻子上勾畫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動物的形象,如蝴蝶臉、青蛙臉、蜻蜓臉、鯉魚臉、蝦子臉、螃蟹臉、葫蘆臉、桃子臉、梅花臉、蟒蛇臉、金錢臉、烏龜臉等,這些臉譜用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身上,藉以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如《阿三戲公爺》的小子阿三,是個聰明機智、活潑詼諧的人物,他畫的是蜻蜓;而公爺是個愚昧貪婪的人物,畫的是螞蟻。又如《隔河看親》裏貪財的知縣,畫的是金元寶臉;《毛國珍打鐵》中的李連保畫飛鼠臉,象徵他嫉惡如仇,勇猛豪氣的品性。其它類人物如神話中的金童畫葫蘆,蠢子畫蜘蛛,花花公子畫蝴蝶,媒婆畫金錢等等,形成了濃郁的彩調臉譜藝術。 [11] 

彩調表演

彩調劇的表演是包括唱、念、做、舞四功五法在內的綜合性藝術。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做與舞的表演。由於彩調演出的是以“三小戲”為主的載歌載舞的36出江湖調,在表演中的手、眼、身、步法,基本貫串於彩調的“矮步”、“扇花”之中,所以説,“矮步扇花”即是彩調最具特點的表演藝術。彩調的矮步扇花,在各個行當中都有不同的表現身段。 [12] 
各行當的亮相也稱“亮台”,作多達十餘種。有台角亮相、開扇亮相、抬扇亮相、壓扇亮相、側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亮相動作有金雞獨立、伏虎卧龍、醉仙卧枕、回頭望月、秋波回顧等。

彩調步法

步法是以“矮步”為基礎形成。“矮步”分矮樁、中樁、高樁、高低樁四類,是小生和小丑的特有步法,用在不同人物身上,以突出不同類型。如在傳統戲《三看親》的處理中,即用對比的手法來烘托張屠户、李裁縫和青年農民丁小哥的三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張屠户走矮樁,表現出是個又矮又胖又粗俗的人物;丁小哥走中樁,體現出他是個正直勤勞並很年輕的種田人;而走高樁的裁縫,則表現了“日頭不曬雨不淋、瘦得象根幹豆角”的勢利經紀人的特點。三個人在同場的高、低、中樁矮步的對比舞蹈中,收到了喜劇的藝術效果。彩調步法除了“矮步”之外,還有扭絲步、雲步、縱步、蜻蜓步等25種。 [13] 

彩調扇花

扇花是表達感情的扇舞。在男女扇花中,尤以女旦的扇花較之小丑的扇花更為優美多姿。女扇花有浪扇、搖扇、十字單花扇、倒扇、托盤扇、拋扇、凌雲扇、半月扇、背扇、開關扇、蝴蝶扇、波浪扇等17種;男扇花有砍扇、三打五動扇、轉扇、撲蝶扇、平肩扇、高低扇、弱扇、波浪扇等8種。另外,還有老旦及小姐、丫環用的圓扇類的禮扇、搖扇、貼背扇、衝扇、撲蝶扇、觀音扇、指雲扇、搶扇、觀月扇、反扇、採燈扇、砍扇、撲扇、揚扇、端扇等15種。彩調的扇子在表演的三件寶(扇子、手帕、綵帶)中居於首位。在表演中稱得上是“萬能道具”,可當鋤頭、扁擔、砍刀、掃帚、托盤等使用,如在《王三打鳥》中的毛姑妹在清掃家院舞蹈中,表演開籠餵雞、灑水、掃地的身段,把扇子作為托盤、盆子、掃帚、撮箕等道具使用,表現逼真而優美。 [14] 

彩調亮相

亮相是彩調的每段舞蹈中的“定型”靜止動作,它可以體現動作的含意和人物的“內在”思想感情。女亮相有觀音做蓮、散花、蝴蝶亮鞋、半托月等10種;男亮相有金雞獨立、海燕衝浪、夜開門、井內照容、夜盜靈芝、台角亮、魁星點鬥、大鵬展翅、回頭望月、雄獅滾球、鷂鷹賽翅、洞賓背劍、玉龍探海、倒提金葫蘆、反架雲頭、仙童卧月、仙人卧枕等17種。 [15] 

彩調轉身

轉身是彩調在舞蹈表演中連接各動作的紐帶。男轉身有獨腳轉、雙腳頂轉、三盤轉、台角轉、平身跳轉、矮轉、戲蝶轉、螺絲轉、鯉魚轉、獨腳轉、尼姑翻身等7種。對“四功五法”的運用,彩調老藝人作了精要的總結,常説的“戲訣”如“亮相出馬門,唸白用眼睛;坐要挺,站如釘,行如飄,跳要輕;台角要順轉,站樁如釘釘;眼隨手,手應心,扇似蝴蝶舞,帶如龍盤身;剛柔不分界,內外通感情;開唱扣板眼,腔園字要正;四功和五功,真假兩相成。出手講鬆弛,利落進馬門。”般般道出了彩調藝術的精髓。 [16] 

彩調代表劇目

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彩調傳統劇目有568個,其中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劇本有459個。 [17]  如傳統戲有《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討學錢》、《下南京》、《二女爭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爛瓢》、《惡媳變牛》等。 [18] 

彩調社會影響

彩調重要演出

彩調 彩調
20世紀50年代,《龍女與漢鵬》由鄉間走進了中南海懷仁堂,為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演出。
20世紀60年代初,來自民間的《劉三姐》四進中南海,由此紅遍大江南北,飲譽海內外。20世紀60年代中期,《三朵小紅花》再度進京,演職員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並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台藝術片放映。
2003年9月底,在劉三姐的故鄉——廣西宜州市城南廣場、中山廣場、人民禮堂、政府禮堂等場所舉行了彩調藝術彙報演出。 [32] 
2018年9月5日晚,由廣西戲劇院創作演出的現代彩調劇《村裏來了個冒失鬼》在邕州劇場上演。 [33] 

彩調榮譽表彰

20世紀70年代末,現代戲《喜事》為廣西贏得了優秀劇本獎,使彩調劇在表現當代農村題材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34] 
20世紀90年代的彩調代表劇目《哪嗬咿嗬嗨》連續參加了中國戲劇節和現代戲曲觀摩演出。彩調劇以其奇特的藝術風采成為戲劇百花園中俏麗的“山茶花”。 [32] 
2010年柳州市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廣西彩調藝術節,成功創排彩調歌舞劇《紅瑤夢》及四個彩調小戲參加第二屆廣西彩調藝術節評選演出,《紅瑤夢》劇組獲得了市政府的特別嘉獎。 [35] 

彩調分佈地區

彩調劇流行於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區。因方言差異,各地名稱不一:桂林一帶稱“彩燈”、“彩調”、“唱燈”;平樂、荔浦、柳州、河池一帶叫“彩調”“採茶戲” 、“調子戲”;百色和南寧等地區則稱為 “大采茶”、“嗬嗨戲”、“咿嗬嗨”……但以稱“調子戲”、“採茶戲”最為普遍。 [3] 

彩調傳承保護

彩調傳承價值

彩調 彩調
彩調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彩調中,丑角的表演尤其能娛樂觀眾,每當彩調舞台上出現丑角的扭矮樁表演,台下笑聲便隨之而起,它那生動而形象的動作所產生的舞蹈美,沁入觀眾的心田,使觀眾獲得了愉悦和滿足。作為一種民間文化的樣式,彩調本身具有的自由狂歡的功能,尤其是彩調中丑角的滑稽可笑的表演,滿足了人民尋求快樂和精神慰藉的需求。 [19] 
彩調作為一種在廣西地區的民間小調、方言俗語、風俗習慣等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民間地方小戲,不僅包含着當地的風俗習慣,而且伴隨着當地人的物質活動,深深的影響了當地人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等。 [20] 
彩調是八桂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劇目富於豐富的八桂文化思想內涵,可以幫助人們瞭解廣西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宗教信仰、審美取向、日常生活、民風民俗等。 [21] 

彩調傳承現狀

數百家的彩調藝術團體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紛紛解散,專業劇團僅有廣西彩調劇團、柳州市彩調劇團、桂林市彩調劇團等少數幾家,這些劇團雖然還在掙扎着“傳宗接代”,但都已面臨着經費拮据、人才流失、劇本質量急速下滑的尷尬局面。 [22] 

彩調傳承人物

傅錦華,女,苗族,1939年2月出生,廣西融安人,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調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23] 
覃明德,男,壯族,1947年4月出生,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調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24-25] 
周瑾,女,漢族,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調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26-27] 

彩調保護措施

為保護臨桂彩調這個傳統項目,臨桂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臨桂彩調保護領導小組”,制定相關保護、傳承、發展計劃和措施,建立以學習、表演彩調為主的“20個優秀村屯文藝培訓基地”,以表演、傳承彩調為主的“10個優秀彩調生態保護村”,對彩調藝人、彩調隊給予一定資金扶持、技術指導,使臨桂彩調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 [28] 
永福縣從1986年起舉辦“茅江之夏”彩調大賽,迄今已連續舉辦25屆;從20世紀90年代起,永福縣還舉辦了“鳳山之春”、“金色之秋”和“銀海之冬”等傳統大型彩調會演,以調演農村彩調隊的形式進行,點名抽調農村彩調隊進縣城演出,並給予抽調的隊伍一定補助。 [2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獲得“彩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0]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彩調項目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評估合格。 [36] 

彩調主要流派

彩調桂北彩調

桂北彩調是指流行於以桂林、永福為中心的廣西北部地區的彩調流派。首先,在桂北彩調中,有一批被稱為“詩對戲”的頗具文采的劇目,如《化子盤學》、《狗寶鬧學》、《鬧酒樓》、《討學錢》、《出對招親》等。 [31] 

彩調桂中彩調

桂中彩調是指流行於以柳州、宜山為中心的廣西中部地區的彩調流派。該地區是多民族地區,聚居着壯族、侗族、漢族、仫佬族、苗族、瑤族等民族。各民族聚居在一起,有的還互相通婚,語言、文化、民俗上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彩調流傳到這一地區後,善於從各民族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中吸取養料,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 [31] 

彩調桂西南彩調

桂西南彩調是指流佈於以百色為中心,包括崇左、寧明、扶綏、龍州等地的桂西南地區的彩調流派。首先,桂西南彩調擅演武調”(即武打戲),如《平陽搶親》、《火燒粉妝樓》、《新官上任》、《打刀救母》、《捆龍城》、《火燒白雀庵》等。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