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彩扎(秸稈扎刻)

鎖定
彩扎(秸稈扎刻),河北省永清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秸稈扎刻是流傳於河北省永清縣的一種民間扎制藝術。永清盛產高粱,手巧的家庭婦女常常用高粱秸稈釘製成蓋板或放置食品的容器,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秸稈扎刻技藝。永清秸稈扎刻以上好的高粱秸稈為原材料,藉助卡尺、剪、錐、刀、竹籤、油燈等工具,以手工方式攢裝、扎刻出各種觀賞工藝品,造型工緻,充分顯示出當地民間藝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20世紀60年代,永清秸稈扎刻藝人用高粱秸稈扎制蟈蟈籠子,並在此基礎上將技藝往精緻化方向發展,扎製出觀賞價值較高的秸稈花燈和古建築模型等,在工藝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1] 
2008年6月7日,彩扎(秸稈扎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66。 [2] 
中文名
彩扎(秸稈扎刻)
遺產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河北省永清縣
遺產類別
傳統美術
遺產編號
Ⅶ-66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彩扎(秸稈扎刻)歷史淵源

永清縣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縣城南部南大王莊村系洪武年間(約1380年)始建。該地地勢低窪,歷史上盛產高粱,永清縣秸稈扎刻就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稈扎刻而成的各類工藝品。高粱稈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在許多莊稼人眼裏它無非就是柴火,是飼料,是肥料,充其量再做些諸如鍋蓋、蟈蟈籠子之類的小物件,而徐豔豐則能把一根根高粱稈變成精美工藝品。 [3] 
20世紀60年代,徐豔豐偶然發現南大王莊老漢高善福用高粱秸稈紮成蛔蟈籠,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3] 
20世紀70年代,徐豔豐扎刻技藝日臻完美,得到了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肯定。 [3] 
彩扎(秸稈扎刻)

彩扎(秸稈扎刻)文化特徵

彩扎技藝以篾骨紙裱為主,同時輔以表面彩繪。由於各地風俗和物產不同,具體用料上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有些地方即以秸稈替代竹篾做骨,以素色布、綢或皮紙作面,河北邯鄲的彩布擰台則直接用各色布料進行裝裱,色彩裝飾也會因地域的變化而各具特點。總的來説,北方彩扎粗獷豪放,對比強烈;南方彩扎文秀細膩,活潑可愛。彩扎製品形態豐富,花燈、獅頭、戲台、古建模型等均在其列。獅頭等工藝品在創制時往往以產地的戲曲臉譜作為原型,做成後配以布、麻、絹花等飾物,常能達到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境界。 [1] 
秸稈扎刻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徵:一是仿古建築的結構特徵;二是平衡、穩定的物理性特徵;三是榫、槽、角度的幾何特徵;四是中國古建築的觀賞性特徵;五是“六節穩固”的創作性特徵。永清扎刻手工技藝精美絕倫,不僅實用價值、藝術觀賞價值高,科學研究價值也較高,涉及幾何學、物理學、力學、建築學等。 [3] 

彩扎(秸稈扎刻)製作工序

秸稈扎刻技藝以高粱稈為原料,用各色鉛筆、遊標卡尺、不同型號的剪刀、刀具、錐子、竹籤、樹脂膠、酒精燈、各種型號的砂紙等幾十種不同的工具,靠手工攢裝、扎刻而成各種工藝品。基本特徵主要有:仿古建築的結構特徵;平衡、穩定的物理性特徵;榫、槽、角度的幾何特徵;中國古建築的觀賞性特徵;“六節穩固”的創作性特徵。
秸稈扎刻製作過程可分為四大部分:高粱的種植,包括選種、雜交、選地、種植、田間管理等過程;秸稈的收割,包括收割、晾曬、去皮、分類、貯藏等過程;古建模型的製作,分為設計圖紙、計算所需秸稈數量、備料、開槽、組裝鎖榫、打磨拋光等六大步驟;成品收藏過程。其中古建模型的製作是整個製作過程的核心,開槽過程分為四邊形的垂直開槽、正六邊形的開槽、正八邊形的開槽等三種不同的工藝。組裝鎖榫過程是永清扎刻整個製作過程中較為關鍵的步驟,這個過程要按照從下到上、從內到外的組裝順序,模仿傳統木建結構中的榫卯技藝,遵循“六節穩固”的結構特徵來進行。 [4] 

彩扎(秸稈扎刻)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秸稈扎刻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體現了廊坊人民的文明與智慧,更展現了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對進一步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動產業化進程的發展、擴大文化對外宣傳等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 
傳承狀況
秸稈扎刻技藝發展遲緩,僅靠藝人個人的力量難以將之發揚光大。這項優秀的民間藝術需要傳承延續,亟待有關方面加以保護扶持。 [1] 
傳承人物
徐豔豐,男,1952年8月13日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彩扎(秸稈扎刻),申報地區為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永清縣文化館獲得“彩扎(秸稈扎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彩扎(秸稈扎刻)》項目評估合格,永清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彩扎(秸稈扎刻)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20年9月17日,以“促文旅融合,展全面小康”為主題的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活動上展出了秸稈扎刻作品。 [7] 
2020年11月17日,河北科技大學舉辦非遺動態展。活動上展出了秸稈扎刻作品。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