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形而上畫派

鎖定
形而上畫派,於1917年由喬治·德·基裏柯(Giorgio de Chirico)和卡洛·卡拉(Cario Carra)在意大利費拉拉發起成立。該畫派深受叔本華尼采哲學影響,並帶有弗洛伊德思想的色彩,重視直覺、幻覺和潛意識的應用,力圖揭示物質背後隱藏的精神因素,強調描繪物體的穩固性、無時間性和不朽性,大多充滿了一種神秘而且怪異的氣氛,以表現對西方社會的病態形象並對科技進步持有懷疑態度 [1]  。主要代表人物有喬治·德·基裏柯(Giorgio de Chirico)、卡洛·卡拉(Cario Carra)、阿爾貝託·薩維尼奧(Albert Savinio)、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雖然只流行了短短四五年(1915-1920),作為現代藝術與哲學觀念聯繫較密切的一個畫派,影響深遠。
中文名
形而上畫派
外文名
Pittura Metafisica(意)
外文名
Scuola Metafisica(意)
類    型
藝術流派
出現時間
1917年初

形而上畫派畫派簡介

形而上畫派,在成立之時並非一個正式的組織,沒有明確的綱領和宣言,只是一種新的觀察方式。該畫派多以日常之物為描繪對象,但實際上是描繪被哲學的幻想所強化的形象,通過物體在“不真實”的背景上具有召喚力的並置,傳達出一種神秘感 [2]  。叔本華説的“要有創新的、非凡的、甚至不朽的意念,唯有與世界完全隔離一些時間,如果最尋常的事物才能顯出新奇與特殊,才能顯示他們真正的本質” [3]  ,這被基裏柯奉為基本理念。該畫派的基本原則是:“激發那種能引起人們對漠然而客觀的經驗世界質疑的不安心態,每件物體即在意義上主要是幻想而謎樣的經驗的外在部分,卻矛盾地,透過堅實而清晰的界定但看來完全客觀的結構達到”。該派畫家常使用傳統的古典寫實造型方法,在空間透視、線性結構、光影對比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 [4] 
在空間透視上,雖然其製圖一般給人以清晰、真實的深度空間感覺,但不同於傳統的三位空間的透視法則,所描繪之物往往不符合客觀視覺效果和邏輯,所以真實感會在瞬間消失,創造出一種主觀、誇張的透視效果,給人驚恐迷幻之感。在線性結構上,基裏柯描繪陰影用的是古代弗洛倫薩畫派的手法,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在色調與氛圍上,慣用單純低沉的色調,渲染畫面的神秘或夢幻 [4] 
總而言之,畫家運用透視,不是為了再現對象,而是為了表現情緒。畫面中的物體通常是孤立的,是想象舞台上的道具,被妥帖安排,呈現出戲劇感,似乎可以將人類精神深處從未揭示的恐懼、疑問、彷徨和空虛展露出來 [4] 

形而上畫派歷史發展

20世紀初,戰爭危機引發的社會動盪與經濟危機,社會上充斥着恐懼與痛苦的情緒。各種非理性主義思潮在西方文化中流行起來,孤獨、冷漠、漂泊感油然而生,感性與直覺被推崇。形而上畫派緊隨1910年以歌頌機器文明社會的科技成就和進步為主題的未來主義而來但又與之不同。相較於未來主義畫派對強勢的工業革命浪潮帶來的高速發展態勢而對未來持有的積極態度,形而上畫派截然相反,其主要題材是刻畫和描述當前存在於社會現實中的陰暗、迷茫和其他偏向失落惆悵的成分 [6] 
1917年,畫家卡洛·卡拉作為軍人,被派駐費拉拉。德·基裏柯已在此服役十六個多月,兩人都因神經失常被送往軍隊醫院,併成了朋友。形而上畫派的形成,是源於他們二人的交往,該團體還可加上經常來探望基裏柯的作家兼作曲家薩維尼奧和德·皮西斯。薩維尼奧是基裏柯的胞弟,在形而上畫派裏為文學與哲學顧問,其形而上畫派相關的創造活動一直持續到三十年代。德·皮西斯當時年輕資歷尚淺。博洛尼亞的喬治·莫蘭迪在費拉拉從未與這些人有過交集,直到1918年,當他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形而上”畫派不謀而合時,才躋身這一流派,1919年才與卡拉成為朋友,他第一次知道基裏柯的繪畫也是在1919年,但當時他在見到基裏柯的時候後者正在臨摹洛倫佐·洛託的肖像畫,打算重返傳統繪畫 [2] 
形而上畫派作為一個整體的凝聚力在1919年瓦解。卡拉以《形而上繪畫》為書名發表了他的論文集,但只有一章是專論“形而上”繪畫的,該書遭到了基裏柯的批評。在未馬里奧•布羅里奧編輯《造型藝術的價值》(1918-21年)雜誌的工作中,卡拉似乎比基裏柯影響更大。這家雜誌為“形而上畫派”贏得了國際性聲譽,使其影響超出了那幾年活躍使時期 [2]  。1920年和1921年晚期,莫蘭迪和卡拉相繼興起。可以説該畫派的流行時期主要集中在1915-1920短短四五年間,但影響廣泛,也有人將其視為現實主義的雛形 [2] 

形而上畫派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代表作品
作品解讀
喬治·德·基裏柯(Giorgio de Chirico,1988-1978)
《街頭的神秘與沮喪》,1914年
該畫作於1914年,是基裏柯將造型、透視、線條用於情感表達效果最好的代表作之一。尼采關於意大利荒漠廣場的描繪直接給了基裏柯靈感。畫面右邊是深褐色和灰色的拱頂建築,其中有一節老式貨車(其父為鐵路工程師,兒時記憶中與製圖有關的工具、火車等為其常用元素),車門敞開。建築的暗影填滿了前景,天空陰沉。左邊是白色明亮的連拱廊,在遠景中無限延伸。左下角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影子從畫外拖入,她獨自玩着圓形的滾鐵環,在幽暗拱廊下顯得尤為矮小。而黑色建築的後面隱隱出現了一個幽靈般的影子,長長的拖在明亮的街道上。古典的造型元素、技法和色調,通過畫家在色彩、光影和描繪角度上的改變與扭曲,將一系列的元素並置與對比,使得畫面出現了戲劇性的特徵,造成了一種不安與不祥的氣氛 [4]  。 藝術史家W·海利威對基裏柯的評價到:希臘精神和意大利智慧在同一個夢境的結合,其中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味,又有地中海的現代因素 [5] 
卡洛·卡拉(Cario Carra,1881-1966)
《工程師的情人》,1921年
卡拉接受了基裏柯畫法的影響,主張繪畫必須表現為哲學的幻想所強化的形象,通過物體在“非現實”的背景上並置,以傳達一種引入深究的神秘感。這種依從關係還體現在他直接接受了工程器具、時裝模特兒等基裏柯常用的形式語彙,但他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以《工程師的情人》一畫為例。首先在氛圍上,卡拉師法十五世紀中葉的畫家,對氣氛的把握是感覺性的,但也力圖獲得喬託和盧梭畫中的那種感情的直接性。其次,在投光上,卡拉的投光經常是一種白熾光、一種柔和的內光,輔以表層熱烈的反射光,具有半透明感,區別於基裏柯那種來自作品兩側富有戲劇性的反光。在色調上,卡拉的色調明快、優雅,類似於皮埃羅的肉淡色調,使人想起十五世紀中葉的壁畫傳統。如畫中海的綠色與栗色看去是撫慰性的,而不是刺眼的,並對色調進行了探索 [2]  。卡拉以這幅畫結束了他與形而上畫派的短暫聯繫。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靜物》,1949年
莫蘭迪曾説“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體、顏色、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真實。”這是其繪畫形而上的理念之源,並在一系列靜物畫中得到充分展現。他採用塞尚原始立體派的平面處理手法,常用簡單的顏色調和簡單的線條創造出靜謐神秘的氛圍:充分利用灰暗的中間色,採用簡潔的造型,只留下基本的形態。日常之物被組合在一個特定環境的空間裏,沒有突兀地大起大落,營造出一種極度平和安詳的視覺效果。這樣常用的瓶罐和居家用品,閃動着虔誠 [4]  。基裏柯曾説:“我們——形而上畫派的藝術家,在使現實變得聖潔”,在莫蘭迪這裏得到了直接而充分的體現。

形而上畫派社會評論

赫伯特·裏德關於保爾·克利所説的一番話事實上完全適用於德·基裏柯:“形而上派畫家所企求的,不是思想的內容,而是所感受到的思想強度的藝術對等物;所描繪的不是思想,描繪本身就是思想”。德國詩人諾瓦利斯説:“給平日見到的事實一種神秘的關照,給已知的事情一種未曾見到過的尊貴,在超現實主義開拓這篇土地之前,喬治·德·基裏柯已經完全征服這片土地”。
形而上畫派在美術史上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超現實主義者的創作在精神和理念上都受到了基裏柯的影響,並波及對“意大利二十世紀運動”(Navecento Italiano)。超現實主義的畫家們從意大利畫家基裏柯的繪畫作品中感受到了關於夢與幻巨大的征服力。超現實主義畫家佈雷東,極力推崇和稱讚基裏柯的作品,將其視為超現實主義的先驅。馬格利特曾説“基裏柯讓我明白了繪畫最重要是我應該知道要畫什麼”。伊夫·唐吉也曾寫到過,在1922年的某一天,他在一個藝術經銷商的窗口看到了基裏柯的繪畫作品深受震動,於是他當場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藝術家,而在此之前,他連畫筆都沒有拿過。雖然,對於古典時期繪畫的不同立場,使得基裏柯及其形而上學畫派與超現實主義分道揚鑣。毋庸置疑,基裏柯最早地引導了佈雷東、達利、恩斯特、馬格利特等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讓他們發現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啓發了他們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説與寫實、抽象的藝術語言來描繪夢境 [3] 
參考資料
  • 1.    曲淑羣.世界藝術經典:世界美術流派史卷.長春: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36-37
  • 2.    J·T·索拜,丁樹林譯. 形而上畫派. 世界美術. 1986(04):18-24
  • 3.    轉引自邱天. 形而上畫派藝術理念及其影響探究. 美與時代. 2017(02):9-10
  • 4.    孫如靜. 繪畫的形而上之思——西方形而上畫派藝術探究.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 2004年4月:2-11
  • 5.    N·C·庫列科娃著,井勤蓀,王守仁譯.哲學與現代派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53
  • 6.    魏紅,肖鋒.當代運動與藝術潮流:世界美術流派史.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