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形格勢禁

鎖定
形格勢禁,漢語成語,拼音是xíng gé shì jìn,意思是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於進行。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中文名
形格勢禁
出    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拼    音
xíng gé shì jìn
注    音
ㄒㄧㄥˊ ㄍㄜˊ ㄕㄧˋ ㄐㄧㄣˋ

形格勢禁成語解釋

格:阻礙;禁:制止。 [1] 

形格勢禁成語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1] 

形格勢禁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事情難於進行。
示例
章炳麟《駁黃興主張南都電》:“他日經營戎索,有形格勢禁之能,雖徙首都於關、洛可也。當今之時,豈暇倉猝離北京乎?” [1] 
宋·蘇轍《唐論》:“有周秦之利而無周秦之害,形格勢禁,內之不敢為變,外之不敢為亂,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
梁啓超《箴立法家》:“若法意雖甚善美,而形格勢禁,不獲舉而措之,則無寧暫緩焉。”
由於形格勢禁,我雖然有些想法,卻也無能為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