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尾綱

鎖定
彈尾綱(拉丁文名:Collembola)隸屬於動物界六足總綱。與昆蟲綱平行。
中文名
彈尾綱
拉丁學名
Collembol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彈尾綱
學    科
生命科學

目錄

彈尾綱簡介

彈尾綱統稱為“跳蟲”,是一類小型的內口式六足動物,無翅,有觸角。腹部般6節,在腹部腹面第1節和第4節可以見到腹管和彈器。跳蟲喜歡生活在潮濕並富含腐殖質的環境中,大多數種類以真菌和腐殖質為食,是土壤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全世界已記述跳蟲8000餘種,中國記述300餘種。寧夏羅山共記述跳蟲2種,隸屬於2屬1科 [1] 

彈尾綱外形特徵

彈尾綱部分科
彈尾綱部分科(4張)
彈尾蟲微型到小型,體柔軟,經常有退化的複眼或單眼。觸角4~6節。口器內藏式,主要由細長的上顎和下顎組成,被頭的側折所包圍,缺下顎須和下唇須。足4節。腹部6節,在第1、3及4節分別有吸盤狀腹管或黏管( collophore)、握彈器和彈器( furcula)(分叉的彈跳器)。生殖孔存在於第5節,肛門在第6節。尾須闕如。幼蟲發育為表變態,即發育過程中體節數不變。一些有爭議的研究認為,彈尾目可能有與其他六足總綱有不同的進化來源。如果彈尾目確實屬於六足總綱,那麼它們就或者與原尾目形成姊妹羣,組成缺須類,或者單獨形成 Diplura+ Insecta的姊妹羣 [2] 

彈尾綱分類

昆蟲綱下彈尾目(跳蟲)和原尾目的尾部都沒有尾須(cerci),Boerner於1910年就把這兩類歸併為一個類羣——缺尾綱(Ellipura),這一分類階元長期被許多昆蟲學家沿用。Kukalovárd-Peck又在1987年討論化石雙尾蟲附肢的總體結構(ground plan)時,認為跳蟲和原尾蟲的腹部側板更原始,附肢無轉節,將二者歸納另一個羣類——近昆蟲綱(Parainsecta)。
我國昆蟲分類學專家在昆蟲分類學權威期刊《昆蟲學報》在2004年 47卷 6期 上,建議取消缺尾綱(=近昆蟲綱)這一分類階元。
而彈尾綱設置為綱,與昆蟲綱平行,歸屬於六足總綱 [1] 

彈尾綱區分

從形態特徵、內部結構、比較精子學、變態類型和胚後發育等的特點以及線粒體DNA核糖體DNA的測序分析結果,顯示彈尾綱與原尾綱之間存在諸多重要差異,不具備較為密切的親緣關係。
參考資料
  • 1.    楊貴軍,王新譜,仇智虎等編著,寧夏羅山昆蟲,陽光出版社,2011.06。
  • 2.    P. J.GULLAN,P.S.CRANSTON著,昆蟲學概論,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