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魁三

鎖定
張魁三(1912年12月—2008年4月6日),男,漢族,山東省肥城市邊院鎮大王莊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地震局原副局長、黨組成員,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原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局原副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空軍軍事檢察院原檢察長。
中文名
張魁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
出生地
山東省肥城市
出生日期
1912年12月
逝世日期
2008年4月6日
畢業院校
泰安縣第三小學

張魁三人物履歷

張魁三,男,漢族,山東肥城邊院鎮大王莊人,1912年12月出生,1933年3月參加革命。1969年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1972年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黨組成員,1982年離職休養。2008年4月6日9時9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 
張魁三同志1931年考入泰安縣第三小學學習。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高小畢業後,考入泰安師範。
1935年冬由黨組織派往宋王莊小學任教員。1937年轉為中共黨員,同年8月參加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衞團,任政治部政治戰士。
1938年1月曆任山東六支隊二團事務長、指導員。
1939年9月任肥城大隊特派員。
1940年2月任泰安大隊獨立營總支書記。
1940年7月任長清大隊特派員。
1941年3月任冀魯豫一團特派員。
1942年8月任泰安大隊政委。
1945年10月任冀魯豫軍區特務營政委。
1948年8月任冀魯豫軍區特務團政治主任。
1949年4月曆任河南婦大五分校二大隊隊長、一大隊隊長。
1950年5月任貴州省貴陽市警備政治部保衞科科長。
1952年5月任西南軍區政治部管訓處科長。
1952年12月任西南軍區炮兵政治部保衞科科長。
1955年1月任西康軍區政治部保衞科科長。
1956年3月任空軍第六軍政治部保衞處處長。
1960年任空軍複雜氣象訓練班副政委。
1961年任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保衞部副部長。
1963年任北京軍區空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
1966年12月轉業科學院地球物理局副局長。
1969年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
1972年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
1982年離職休養。 [1] 

張魁三人物生平

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離休幹部張魁三同志遺體送別儀式於2008年4月10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修濟剛同志代表中國地震局黨組參加了送別儀式。在京兩院院士、京區各單位負責人、局機關幹部職工和離退休幹部等200餘人參加了送別儀式。
張魁三同志因病於2008年4月6日9時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張魁三同志逝世後,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同志和副局長修濟剛同志分別前往張魁三同志家中,對張魁三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副局長劉玉辰、趙和平和中紀委駐局紀檢組長張友民同志分別通過各種形式對張魁三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張魁三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過反掃蕩游擊戰、淮海戰役、冀魯豫戰役、邯鄲戰役、渡江戰役等著名戰役。其中他曾活捉國民黨中將馬法五,作戰英勇、不怕犧牲,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無論是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地下工作,還是在戰鬥前線,他都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自己的命運與共產主義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在1948年淮海戰役中,張魁三同志時任團政委,他帶領一千多人的部隊,拖住國民黨新五軍一個整編師,保證我大部隊過黃河,並將機關和老百姓護送到黃河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戰爭年代衝鋒在前、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
1947年12月張魁三(前排右一)在特務團與戰友攝於山東單縣 1947年12月張魁三(前排右一)在特務團與戰友攝於山東單縣
1966年邢台地震之後,我國地震事業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正式起步。張魁三同志在這個特殊時期離開他深愛的軍營,由北京軍區空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調入科學院地球物理局任副局長。他深感地震工作科技含量很高,責任重大,要完成好新任務,必須懂業務。於是,從脱下軍裝進入地震戰線的那天起,他就給自己制定了不搞特殊、拜知識分子為師、虛心向羣眾學習的計劃。他親身參加了邢台地震現場考察和唐山地震現場的搶險救災。在唐山機場臨時指揮部,他全然不顧頻頻發生餘震的危險,有條不紊地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堅守在震區2個月,直至唐山地震總結大會結束。
張魁三同志十分關心我國地震事業的發展,追求先進,堅持原則,敢於負責。他鼓勵大家為地震預報貢獻聰明才智,解除顧慮,堅定攻克地震預報難關的信心和決心,多出科研成果。在18年的防震減災領導崗位上,他恪守當年在部隊養成的好作風,把每一次到地震現場當作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的實踐機會。無論是去邢台、唐山等地震工作現場,還是出野外收集資料,他都與科研工作者同甘共苦,與職工羣眾情感相通、心心相印。
1982年,70歲高齡的張魁三同志離開領導崗位,他給自己制定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計劃。2005年張魁三同志因病住進醫院,正值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啓動,他在身患多種疾病仍需住院治療的情況下,克服困難,不僅堅持參加集體學習討論和先進性教育測試活動,還堅持要求聽黨課。張魁三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着一名老共產黨員無論在台上還是在台下、無論是在職還是離職都本色不改的革命情懷。
張魁三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同志、好師長,我們深感悲痛。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張魁三同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好作風、好品質,發揚張魁三同志忠誠黨的事業、不斷進取、奮發向上的革命精神,努力工作,開拓創新,全面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我們積極的貢獻。 [1] 

張魁三人物評價

張魁三同志在幾十年的革命工作歷程中,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堅定黨的理想信念不動搖,始終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擁護改革開放,服從組織需要,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各個不同的崗位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勤於學習,善於學習,作風嚴謹,實事求是;深入實際,不尚空談,開拓創新,勇於進取。他為人正直,豁達大度,團結同志,率先垂範,始終保持了人民公僕的本色,在羣眾中享有崇高的聲譽,是深受大家尊敬和愛戴的好乾部、好領導。他的一生,是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奮鬥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一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