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露

(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鎖定
張露,2017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現任江蘇繡達人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及設計總監,寶應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正則繡(亂針繡)第五代傳承人、清禾宮品牌創始人(初創階段)。江蘇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9]  ,高級工藝美術師 [2]  ,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1] 
中文名
張露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職    務
總經理兼設計總監 [3-4]  [6] 
就職企業
江蘇繡達人工藝品有限公司 [6-8] 
主要成就
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 [3-4]  [6]  [8] 
寶應縣五一巾幗標兵 [4] 
江蘇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代表作品
君士坦丁堡女郎

張露人物經歷

張露出生在一個亂針繡世家,從小就在繡架邊看着母親埋頭飛針走線,母親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的“刺繡精神”深深影響了她。耳濡目染了緙絲和刺繡的操作過程,她很小就學會了使用繡花針,而亂針繡藝術就此住進了她的生命裏。15歲 [3]  以後,她經常利用空餘時間研習刺繡,從最簡單的針法開始,學會了熟練地分絲穿針,走針暈色;繡制的題材也從花卉與靜物再到人物。每繡一種題材,她都認真仔細把握,一直保持着勤學,愛學,多動腦筋,虛心好問的良好作風。
上大學時,她就非常關心刺繡產業,不僅積極為寶應亂針繡家裝壁畫市場建言獻策,還主動幫助母親設計創作參賽作品,她參與設計生產的繡品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使公司產品一直在同產品中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2017年7月,她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傳播學專業,本在北京工作,但傳承和傳播寶應亂針繡的想法一直縈繞在她的心頭。她發現,被譽為中國第五大名繡的“亂針繡”跟很多非遺項目一樣,也面臨着傳承困難,母親也經常説到,“如今學亂針繡的年輕人太少了,以後傳承是個問題”。於是,她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接過母親的繡花針,推動亂針繡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回到家鄉,她一邊幫助母親經營繡坊,一邊勤學苦練,爭取學習提升機會,積極參加各種進修,先後參加了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上海藝術管理與文化創新緊缺人才培養”培訓班,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社部聯合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江蘇人社廳舉辦的江蘇省鄉土人才高級研修班等。日常工作中,在做好公司員工資質提升的同時,她也不忘自身理論學習,於2023年在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藝博網上發佈論文《淺析當代非遺傳承問題及應對措施 [10]  》、《藕絲繡線在裝飾畫製作中的應用與探討》 [11]  《淺析非遺亂針繡在電商平台的難點與應對策略》 [12]  ,2019年6月發佈論文《傳統文化類APP研究》和《當代刺繡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策略建議》,努力擴大寶應文化產業的知名度,立志為傳承與發展寶應亂針繡貢獻自己的力量。 [4] 

張露主要貢獻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她第一時間向武漢慈善基金總會捐款,並與公司的繡娘們一起用手中的針線,歷時45天,繡出《抗疫三部曲》,第三部《戰役·最美天使》已捐贈給縣檔案館,作為抗疫的記錄永久保存。 [4] 
管理之下的公司已經培養出1位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1位江蘇省緊缺性高層次人才高級工藝美術大師,3位高級工藝美術師;13位工藝美術師,38位助理工藝美術師,1位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24位鄉村振興技藝師,1位助理鄉村振興技藝師,其中已有2位榮獲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3位榮獲江蘇省鄉土人才 “三帶”新秀。
於 2019 年 6 月在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藝博網上發佈論文《傳統文化類 APP 研究》和《當代刺繡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策略建議》。
從業以來,一直積極努力擴大寶應文化產業的知名度,立志為傳承與發展亂針繡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2021年期間,組織教授刺繡文化技藝課程活動覆蓋學員近300人。她主張生產的繡品很受年輕人歡迎,使公司產品一直在同產品中居市場領先地位,可以靈活上下班的工作方式方便了因孩子上學而留守廣大婦女的就業。 [3] 
圍繞“兩個聚焦” 建設“五個寶應”——縣人大代表審議縣人大常委會和“兩院”工作報告,縣人大代表張露表示,過去的一年,縣人大常委會在助力“五個寶應”建設、保障黨的主張實現、激發代表作用發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一名鄉土人才和地方非遺亂針繡項目的企業代表,在今後的工作中,將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加強鄉土人才“三帶”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5] 

張露所獲榮譽

國家級金獎5枚,銀獎5枚,銅獎5枚,精品獎3枚,優秀獎2枚,特別榮譽獎1枚,迎春花獎1枚;省級金獎5枚,銀獎5枚,銅獎 2枚;市級金獎1枚,優秀獎2枚,金桂獎1枚等。2019年7月,她設計創作的亂針繡作品《君士坦丁堡女郎》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錦繡中華——江蘇刺繡藝術精品展”展出;2021年9月刺繡作品《初見》入展長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發展大會。 [3-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