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錦湖

鎖定
張錦湖(1856年-1944年) [2]  ,又名張仁奎,字錦湖,民國陸軍上將,傑威將軍銜。祖籍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沈莊村。張錦湖曾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老家張山灣村修祖墳,祭拜先祖。曾護送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蔣介石黃金榮杜月笙韓復榘等拜其為師,有“幫會元魁”之稱。
中文名
張錦湖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滕縣智四區山亭社沈莊村(今屬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沈莊村)
出生日期
1856年
逝世日期
1944年12月4日
職    業
軍人
性    別

目錄

張錦湖人物生平

張錦湖,山東滕縣智四區山亭社沈莊村(今屬棗莊市山亭區山亭鎮)人。曾在滕縣衙門當過捕快的沈君老人見他聰明伶俐,便將他收為關門弟子,向他傳習刀術。由於師傅指點有方,張錦湖又勤學苦練,因而進步很快,在當地武術界嶄露頭角。及至弱冠,便已成為滕縣東鄉一帶武術新英,而尤以精湛單刀聞名遐邇。當時,青幫“禮”字輩朱奉先(揚州人)正在開堂收徒,出於聯絡各方有志之士的考慮,在朋友引薦下,張錦湖拜朱奉先為師,宗名“張大局”。由於張錦湖武功超羣,曾在一次和鹽梟大盜的搏鬥中,力敵數人,名聲隨之大振,逐漸為緝私營管帶徐寶山(綽號“徐老虎”)所知,受到器重,並提升為左隊長。從此,張錦湖以刀會友,結交了大批江湖義土。張錦湖在青幫中輩分甚高,所部徒眾亦日多。因此,張錦湖一時聲名鵲起,被譽為江淮“三把半單刀”中之第一刀。及朱奉先謝世,遂南張錦湖接任了掌堂。
1905年,經徐寶山推薦,張錦湖又轉往蕪湖水師任職。在此期間,張錦湖結識了革命黨人居正,並經居正介紹,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自此獻身民主革命。加入同盟會後,張錦湖便積極在新軍中宣傳革命思想,聯絡革命志士,密結盟社,廣泛開展反清活動。1908年,張錦湖奉調回蘇中任職。巡防營改編為新軍,張錦湖晉升為營長。張錦湖藉助其在新軍和青幫的有利地位,進一步加緊了在新軍、巡防營和青幫中的宣傳、發動、組織工作。
多年來,張錦湖掌香堂,結盟社,在軍旅及民間的威望日高,其影響也漸為孫中山所注意。到191 1年春、夏間,受孫中山的邀約,張錦湖親赴澳門,晉謁孫中山,請教江淮流域反清革命大計。會談之後,便攜帶孫中山手諭北歸,在江淮地區廣泛聯絡各地誌士仁人與各方豪傑,準備策動駐守江淮流域各地新軍和巡防營起義。
1911年10月10日,震驚中外的武昌起義爆發。隨後,湖南、陝西、江西等地革命黨人紛紛響應,革命浪潮很快席捲全國。此時,張錦湖正隨徐寶山率部駐防鎮江。與徐寶山、張錦湖所部共同駐守鎮江的還有清軍第九鎮第十八協第三十五標林述慶的部隊。辛亥武昌首義的消息傳來,張錦湖頗受鼓舞,因而加快了謀劃、發動鎮江獨立的步伐:11月7日,在張錦湖等革命黨人的周密策動下,鎮江一帶的部分新軍及徐寶山的緝私營組織發動了起義,隨即宣佈獨立,併成立了鎮江軍政府,推舉林述慶為軍政府都督。
1912年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陸軍部鑑於張錦湖功績卓著,遂委任他為陸軍中將旅長,戍鎮揚州。1916年,受張謇之張邀,張錦湖又移師南通,就任通海鎮守使,代理兩淮鹽運使,晉陸軍上將,嘉封勳五位傑威將軍,轄南通、如皋、海山、泰州、崇明、啓東及沿海各地區。張錦湖先後在南通任職12年,深得通海地區軍民的愛戴和稱讚。1924年,值張錦湖59歲壽辰之際,南通、如皋、海山、泰州各界贈送紀壽碑一通,以示紀念。
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大舉北伐,張錦湖被蔣介石聘為東路軍軍事顧問。1927年,張錦湖以自己已年過花甲,向國民政府上書乞休,並獲批准。但國民政府仍延聘他為高等顧問,讓他享受中央委員待遇。
1928年,他聞聽山東老家災荒嚴重,遂主動捐糧捐款,賑濟滕縣東鄉的災民。1932年,張錦湖又一次捐糧捐款,賑濟滕縣的災民。
1936年秋,日本帝國主義煽惑“華北分治”,張錦湖即受上海抗戰救國團體的委託,不顧自己年逾古稀,以個人身份北上,先後到達河北、山東兩省,力勸舊友僚屬,千萬不要聽信日本人的煽惑而充當走卒,希望他們能以民族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上,維護民族團結,以共同抵抗外辱。張錦湖的言行,深得上海各界抗日愛國人士的讚譽。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從此進入舉國抗戰時期。張錦湖時刻關注戰局的發展,積極為民族解放大業盡心獻力。抗戰期間,張錦湖曾多次利用自己在法租界的寓所,一再保護抗日愛國人士。後來,此類事情漸為日偽機構所偵知,欲以加害,張錦湖大義凜然,不為稍屈。唯以憂憤過度,至1944年12月4日逝世於上海“範園”,享年80歲。因當時戰事頻繁,無法移柩山東老家安葬,便將其遺體暫時安厝在虹橋萬國公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