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鋭

(萬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鎖定
張鋭,男,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 [63]  ,北京萬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2]  ,北京華富嘉辰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 [62]  ,教育部國創計劃專家組副組長 [47]  ,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64]  ,中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副理事長 [46]  ,華為等三百多家行業龍頭和上市公司特聘專家 [65]  ,一百餘所高校企業導師 [66] 
中文名
張鋭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63] 
職    務
萬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2] 

張鋭核心故事

自主創業
2006年7月,剛剛從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畢業的張鋭,毅然決定以考研為突破口切入成人高端教育市場。8月,張鋭正式註冊萬學教育,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但是創業之初,缺人更缺錢。張鋭和他的創業夥伴在人民大學紫金園租了三室一廳,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在性格、工作習慣上進行迅速的磨合和業務能力培育。他把人員分成三個組,每組兩人,任務劃分為三份,從戰略規劃,產品研發,市場分析,財務預測,促銷管理,以及廣告每一段的譴詞造句,使每個人的價值都能夠深入發揮。因為張鋭知道:創業者,尤其是合夥人、股東級別的人物,每個人都要具備企業生命發展的全部功能。
與此同時,張鋭博士率領他的團隊,以樣本市場的測試全面成功為基礎,以完全超越了傳統教育模式的一套完整矩陣輔導系統為主體,很快拿到3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並將當時行業內初具規模的一個品牌收入旗下,成為萬學第一個全資子品牌。而這一過程僅僅用了不到四個月,此時,國內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已逾千家。為在教育行業快速擴張,萬學選擇裂變式併購。2007年,萬學教育銷售額近億元,佔據行業第一。優良的經營業績讓很多同行主動尋求收購。兩年內,萬學併購的同類企業超過百家。
人才凝聚
張鋭深知:夢想是美麗的,實現夢想則需要更多的付出。要建造非學歷教育機構,單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夠的,得有一支優秀的團隊。怎樣才能讓一個本身很優秀的人認可自己的項目並且參與進來,這是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當時的張鋭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為了説服其他5個人和張鋭自己一樣,都是全國研究生主席聯合會成員一起創業,張鋭花了整整11天,從北大萬柳公寓到人大諸子百家園,再到南開的思源堂,他不僅要説服團隊成員本人,還要説服他們的女友、父母以及關心他們前程的老師們。張鋭説:“整個説服過程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正是這一挑戰使我更加透徹地思考和檢驗了我的創業計劃。”
直到今天,張鋭打造他的創業團隊的經典案例還是會被商界和高校教學中一次又一次的提起。
而讓張鋭本人慶幸的是:本來想説服他們其中一部分,沒想到他們全部都放棄了現有的高職高薪就業機會,和他一起選擇了創業之路。

張鋭成功融資

2008年2月22日,作為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的紅杉資本與聯想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向萬學教育投資2000萬美元入股萬學。這是全球兩大風險投資公司在國內教育市場的首筆投資。
在紅杉和聯想的資金注入之後,萬學不僅在考研培訓項目上繼續深化,現階段萬學的課程已領先同行,同時更研發出針對大學生創業就業的高級特訓課程,倍受用户歡迎及社會讚譽。張鋭也因此多次獲得評估機構民辦教育獎項,並且在2008年還被授予“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稱號。其事蹟也同時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半月談,參考消息等國內眾多主流媒體競相報道。 [69] 
2011年2月22日,北京萬學教育科技集團正式宣佈美國頂級投資機構DCM、紅杉資本、國內著名風投基金聯想投資和新加坡鳳凰基金共同注資萬學教育2000萬美金。
大學生羣體是國家繁榮和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萬學的使命就是為他們提供高端價值的教育服務,幫助其在職業與學業發展上培育更強能力、收穫更大成就。肩負這一神聖使命,萬學通過科學而專注的努力,已經創造了業內遙遙領先的教育品質與培訓系統,未來五年我們將再投入超過十億人民幣,為中國大學生羣體打造迅速提升多項重要能力的高端教育平台。 [68] 
2014年7月24日張鋭領銜的萬學教育科技集團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浩然資本和DCM,C輪融資金額至少數千萬美元,華興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1] 
本輪融資的戰略目標是構建最佳結構和最優效果的O2O教育體系。萬學在多個教育領域創造了最先進的教育技術,大幅度提升了學習效率,無論是最高難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還是最複雜的職業能力,萬學的培訓產品全部遙遙領先。百度在技術和流量上擁有巨大優勢,對任何教育機構都極具價值,“我們對所有來源的流量進行了分析,百度流量的變現率明顯高於其他來源。未來我們會將最好的教育內容,覆蓋全國高校的教學系統與百度進行深入合作,快速形成革命性的O2O教育體系。” [67] 
2019年10月,北京萬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億美金D輪融資,領投方為安達富基金,指數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的財務顧問。萬學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張鋭表示,本次融資將用於完成革命性產品“基於適配職業目標的最優教育規劃與學習整合系統”的研發與現有產品矩陣的全國佈局。
萬學對複雜知識學習規律的研究與掌握,代表了中國教育企業的最高水平。他們在考試培訓與素質教育的兩個最頂端,創造了頂尖教育技術,在其產品矩陣覆蓋的考研、核心職業素質與就業創業培訓等領域,全部實現了行業龍頭地位與最優培訓效果。更加重要的是,萬學團隊專注研發十年,即將推出的基於適配職業目標的最優教育規劃與學習整合系統,可能帶來教育的革命。 [45] 

張鋭榮譽成就

2021年任中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副理事長 [46] 
2020年入選獲聘教育部國創計劃專家組副組長 [47] 
2020年被華為特聘為教育行業MVP(最具價值專家) [49] 
2018年入選獲聘教育部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 [50] 
一百餘所高校的特聘企業導師,為綜合素質教育與高層次職業教育提供了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創新與實踐驗證 [55] 
騰訊網2014“迴響中國”評為中國教育行業領導力人物獎 [51] 
新浪2014中國教育盛典評為教育行業領軍人物獎 [53] 
新浪2012中國教育盛典中榮獲“年度傑出貢獻人物” [60] 
新浪2010中國教育盛典中獲評“教育影響力人物” [54] 
201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中斬獲“中國教育行業風雲人物” [61] 
2010年榮獲“中國教育60年60人中國教育成就獎”殊榮,該獎項由搜狐網、搜狐教育等60餘家媒體聯合評選頒發 [59] 
騰訊網2009“迴響中國”中獲評“中國教育產業領軍人物” [57] 
2009年被聘為“中國教育家大會副理事長”,該獎項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家大會頒發 [57] 
2009年獲得“新中國60年民辦教育十大風雲人物”榮譽稱謂,該獎項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家大會頒發 [56] 
2008年榮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光榮稱號,該獎項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中國經濟週刊、中國教育人才專業委員會聯合頒發 [58] 
2007年榮膺“北京教育領軍人物”殊榮,該獎項由北京晨報、新浪教育、中國教育在線、千龍網教育頻道、北京新聞廣播聯合頒發 [56] 
2007年榮膺“中國教育品牌十大傑出人物”殊榮,該獎項由人民日報社市場報/中國聯合商報社/購物導報社/品牌雜誌社等聯合頒發 [52] 
人民日報市場報與中國聯合商報共同評為“2006年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企業家” [48] 
北京青年報2006年度中國教育行業傑出拓展人物獎第一名獲得者 [48] 
北京晨報與新浪網共同評為“2006北京年度教育人物” [48] 
新浪2006年中國教育培訓機構品牌總評榜“影響中國教育培訓界領軍人物獎” [48] 
搜狐年度教育總評榜“2006年度十大民辦教育企業家” [48] 
教育部中央教育研究所評為“2006年度中國教育行業十大領軍人物 [48] 
北京晨報評為“2005年度重磅教育人物” [48] 

張鋭新聞報道

2008年
2008年2月26日【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獲國內外資本青睞 [3] 
2009年
2009年 【人民日報】中國民辦教育傑出人物張鋭:創業就是迎接挑戰 [70] 
2009年1月14日【經濟日報】腳踏實地成就創業夢想——記中國人民大學2006屆畢業生張鋭 [4] 
2009年1月19日 【光明日報】實現夢想的創業之路 [5] 
2009年6月11日【湖南衞視】14日《聽我非常道》:衝破擇業四重門 [6] 
2009年6月11日【央視網】創業青年:張鋭(中國大學生在線推薦) [7] 
2011年
2011年02月22日【騰訊網】萬學教育五年十億打造大學生全面發展教育平台 [8] 
2015年
2015年【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邀請張鋭老師全球直播分享 [9] 
2016年
2016年1月6日【永川日報】北京萬學教育“互聯網+新型職業教育產業基地”落户永川區 [10] 
2016年11月21日【中國高校之窗】廣西師範大學舉行創新創業與新型素質教育體系構建暨幹部素質專題報告會 [11] 
2017年
2017年1月3日【人大新聞】人民大學創業學院召開創業教育課程專家諮詢委員會會議暨創業教育課程與培養體系建設方案評審會 [12] 
2017年5月12日【福州新聞網】福州市組織專題深度培訓,大力促進創新創業 [13] 
2017年9月1日【中國網】萬學教育:用革命的產品,驅動教育革命 [14] 
2018年
2018年1月16日【中國青年報】資金不足仍是最大障礙 創業生態體系正在形成 [15] 
2018年5月25日【中國經濟網】張鋭:大學生的“企業能力”對企業創造價值意義重大 [16] 
2018年10月19日【人民網】在大學生心中種下創新創業的“種子” [17] 
2019年
2019年3月26日【經濟日報】萬學教育:產品質量是生命線 [18] 
2019年3月27日【人民網】萬學張鋭:創新研發助力教育質量提升 [19] 
2019年3月30日【光明日報】從創業到創業成功,要關注什麼? ——訪萬學教育創始人張鋭 [20] 
2019年4月4日【中國新聞網】張鋭:高層次創新是教育機構的突破口 [21] 
2019年11月25日【中國新聞網】萬學教育張鋭:讓教育企業架起產教融合的“橋樑” [22] 
2020年
2020年1月15日【中國網】萬學教育獲1億美金D輪投資 [23] 
2020年3月30日【人民網】疫情期間教育企業頻推“高能服務” 創新迎戰“大考” [24] 
2020年4月13日【學習強國】“雲”上對接 主動求職 百萬學生同上“互聯網+”就業公益直播課 [25] 
2020年5月14日【光明日報】教育部就業公益特別“金”課:搭建“學平台” 打好“精準牌” [26] 
2020年6月5日【中國大學生就業】疫情時期的大學生就業全鏈加速策略 [27] 
2020年6月28日【人民日報】中國民辦教育傑出人物張鋭:創業就是迎接挑戰 [70] 
2020年7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成立2020-2023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家組的通知 [28] 
2020年9月8日【中國網】“雲”助力大學生職業發展 專家解析職業騰飛路徑 [29] 
2020年9月26日【國創計劃】2020-2023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家組成立大會暨2020年第一次工作會議成功舉行 [30] 
2020年10月14日【山西大學新聞網】山西大學 北京萬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 [31] 
2021年
2021年4月7日【人民政協網】退役軍人精準就業與深度服務平台建立 計劃年服務十餘萬人 [32] 
2021年4月13日【人民網】轉型發展"趟新路" 山西陽泉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學院 [33] 
2021年5月14日【中國網】校企聯合建設數字經濟產業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34] 
2021年5月18日【搜狐網】“高校現代產業學院規劃與建設培訓班”成功舉辦 [35] 
2021年6月1日【光明日報】909萬畢業生,求職路上需要哪些補給 [36] 
2021年6月16日【光明日報】關注就業 企業對大學生人才的選聘時間點已分批前移 [37] 
2021年7月7日【光明日報】大學生選擇靈活就業 應該注意什麼 [38] 
2021年7月28日【光明日報】準職場新人如何做好能力儲備?專家建議畢業生要做好四階段準備 [78] 
2021年7月28日【中國網】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屆校友論壇自貢行活動啓幕 [39] 
2021年9月15日【中國網】教育部24365系列“互聯網+”就業指導新學期第二期全國公益直播課程《大學生理想職業之路》,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委員會委員、萬學教育董事長張鋭擔任主講教師。當天,學習強國等平台同步直播,總觀看量超過1100萬人次。直播課程結束後,活動在廣大師生中引發了持續和熱烈的討論。 [40] 
2021年9月22日【光明日報】上大學時需要多考證書?專家提醒:要有選擇 [41] 
2021年10月30日【光明網】中國退役軍人精準就業創業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 [42] 
2021年11月8日【人民日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如何培養?專家指出重在三類高階能力上發力 [43] 
2021年11月30日【新華網】利好政策出台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 教育專家再談激發“內生動力” [44] 
2022年
2022年5月7日【光明日報】百日招聘56789直播帶崗活動啓動 [71] 
2022年6月8日【光明日報】一場民企與高校的“雙向奔赴” [72] 
2022年8月26日【人民日報】增強職業規劃意識 專家為高校畢業生求職支招 [73] 
2022年9月15日【中國教育發佈】吉林省十餘萬大學生同上“大學生生涯教育第一課” [74] 
2022年9月20日【光明日報】教育部就業公益直播課深度解析大學生就業 [75] 
2022年9月21日【南京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萬學教育集團到訪中央商務區 [76] 
2022年11月2日【中國網】創新型就業指導師資班,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77] 
2023年
2023年5月25日【人民網】聚焦待就業青年 十部門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 [79] 
2023年9月21日【光明日報】教育部就業公益直播課解析畢業生職業發展 [80] 
2023年9月27日【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中心舉辦2023年第四期中心大講堂 [81] 
2023年11月8日【新華網】打開職業發展“快速通道” 邁實走向社會第一步 [82] 
2024年
2024年3月26日【人民政協網】科學提升人崗深度適配 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83] 
2024年3月28日【光明日報】聚焦求職季:用科學方法打開職業發展“快速通道” [85] 
2024年3月29日【新華網】“人工智能+就業”實現求職求才的“雙向奔赴” [84] 
2024年4月21日【人民日報】用科學方法駛入求職“快車道” [8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