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華雲

(革命烈士)

鎖定
張華雲(1907—1935),女,又名華容、華榮,廣東大埔縣英雅鄉下村人。
中文名
張華雲
籍    貫
廣東大埔縣英雅鄉下村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歷任中共三河區委、中共饒和埔詔縣委、閩粵邊特委委員,主管婦女和宣傳工作。大麻公學讀書時,父母將她許配羅家為媳。民國16年(1927),她毅然抗婚離家,投身革命。在房明光、謝卓元培養教育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與謝卓元結為夫妻。她編寫了許多通俗易唱的革命民歌,其中以反封建思想為內容的《十二月苦情歌》,廣泛流傳於梅埔豐及饒和埔詔邊縣蘇區。在敵人反覆圍剿中,她日間幫助農婦砍柴、種菜、洗衣、做飯,夜裏教導婦女寫字讀書,調解鄰里、妯娌、婆媳、夫妻糾紛,組織婦女會,參加土地革命。民國20年春,隨中共饒和埔詔縣委移駐福建詔安西北部山村。她以唱民歌的方式喚醒當地的民眾,又從事開辦夜校,動員青年參加紅軍,提倡婚姻自由,反對封建包辦婚姻等工作。在詔安石下村的縣委辦公房裏,她親自為青年。男女舉行自由結婚典禮,被蘇區人民稱為“自由妹”。在此期間,她編印了“白軍官兵心要明,窮人不要殺窮人”,“敵燒茅舍心莫愁,革命成功起高樓”等民歌,以瓦解敵人和鼓舞民眾的鬥志。民國23年秋,她調任中共閩粵邊特委《戰鬥報》記者兼編輯。次年夏,被誣為“社會民主黨分子”,受押審查。冬天,她與謝卓元被錯殺在福建省龍海縣程溪鄉白雲村後座山上。建國後,經縣人民政府複查,她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