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羽軍

(編導家)

鎖定
著名舞蹈家,編導家,教育家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資深教授, 開創太極舞蹈的新形態。
中文名
張羽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舞蹈家,編導家
代表作品
《黃河》

張羽軍《黃河》1

張羽軍簡介

黃河劇照 黃河劇照 [1]
舞蹈編導:張羽軍、姚勇
舞蹈音樂:根據冼星海1939年《黃河大合唱》,殷承宗、劉莊、儲望華、盛禮洪、石叔誠創作原曲,杜鳴心改編成鋼琴協奏曲,此為費城 演奏版。
舞蹈首演:1988年北京
首演團體:北京舞蹈學院
首演演員:張羽軍、李恆達、沈培藝

張羽軍榮獲獎項

1988年榮獲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青年舞蹈演員新作品評比創作獎;1994年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經典作品獎。
二位編導當時是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青年演員,他們創作時的靈感是受到了音樂啓發,非常注重一種情緒的渲染,並把它昇華為中華民族拼搏奮進、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古典舞的動律、體態和組舞的形式對應這部鋼琴協奏曲的樂章;使舞段與樂章之間自然銜接,從而構成時間流動過程中的空間質感;從形式上突破,採用淡化情節的創作手法,這不僅僅意味着在作品中主要不依靠情節線索和矛盾衝突的力量去塑造人物,更是在跳躍式的結構中充分發揮舞蹈的表現功能,而避免舞蹈陷入交代事件的過程。作品着力於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感受的揭示,表現戰爭中崇高人性的力量。編導把黃河兒女複雜的鬥爭歷史情節推至幕後,只通過前台人物的瞬間行為或感情片斷呈現,在非連貫的時空中表現出了人物心態的流動。在形式上,舞蹈語言仍充分保持古典舞的特徵,但實現了兩方面的突破,一方面從運動邏輯和審美標準上改變了以往肢體語言的陰柔陽剛對比鮮明的性別化,使男女舞者在形態上的特定語言走向中性化;另一方面,以中國古典舞的語言形式和身法韻律為基礎,賦予動作新穎獨特的個性化特徵,使舞蹈的主題思想、人物心境和整體氛圍相和諧,達到內外一致、貫穿始終的境界。這也是兩位年輕編導當時所編創該作品的初衷。

張羽軍《黃河》2

其中的第一樂章《黃河船伕曲》,以磅礴氣勢展開黃河上船伕與猛浪搏鬥的情景。第二樂章《黃河頌》,展現黃河與中原大地的河山壯麗景色。第三樂章《黃河憤》,以《黃水謠》的曲調作骨幹,中間插入《黃河怨》為材料,結構宏大、情緒而多變的場景揭示富有深度的民族精神。第四樂章《保衞黃河》,樂曲最後出現《東方紅》的主題音調,全劇在一個恢弘氣勢的勝利高潮下結束。
該作品以恢弘的場面和磅礴的氣勢,以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羣舞等舞蹈形式在空間的大幅度流動,表現了生活在黃河兩岸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表現了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的鬥爭。他們同仇敵愾保衞黃河、保衞家園,趕走侵略者,顯現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悍力量。
舞蹈的開始部分,舞台上演員們形成一排排蜷縮低伏的羣體造型,脊背拱起,似黃河船伕拉縴艱難前行。幾個依次挺身立起的身軀和他們的手臂似大河中激起的浪花。在第一樂章中,男女集體舞表現了水波、船伕、大浪、表現了衝破激流、闖過險灘、登岸遠眺的形象。在第二樂章中,展開了雙人舞的表演,他們用充滿深情的肢體語言的訴説,一組組的生動的雕像,象徵了黃河之水對黃河兒女的養育、精神的推動與鼓舞;象徵了黃河兒女對母親純潔、神聖的感情;也象徵了中華民族剛柔相濟、寬厚博大的精神。在第三樂章中,一組帶着無限驚恐和承受深重苦難的女子四人舞和男子四人舞相繼出現了,隨後的羣舞展示了生活在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民的痛苦與煎熬及對光明的期盼!
而雙人舞的動作設計中也注入了新的衝動與渴望。第四樂章“保衞黃河”的號角吹響後,一男子衝鋒陷陣般指引大家凝聚在一起,無數雙手臂伸向空中,以此為無聲的誓言激發戰鬥的豪情。男女演員鏗鏘有力的動作,三人舞、四人舞舞台調度的錯落銜接,極力烘托出黃河兒女的誓師之態,也象徵着怒吼的黃河之水奔湧勢不可擋。此時,演員接連出現許多古典舞高難度的技術技巧,像擺腿跳、吸撩腿越、拉腿蹦子、雲門大卷、探海翻身、大射雁跳、踏步翻身、紫金冠跳接卧雲等等,使整個舞蹈氣氛達到了高潮。大幅度的跳躍、急速的旋轉,諸多強烈的舞蹈手段造成了強烈的感情宣泄。最後,全體演員如瀉閘狂湧的河水快速集結在舞台後區,隨着“東方紅”旋律的出現,天幕呈紅色,場上場下人們的心血沸騰,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深邃與偉大,為強大的民族精神具有的凝聚力感到由衷的自豪!尾聲,演員們又回到開始時的低身向前的造型中,與前面開始的視覺形象遙相呼應,構成舞蹈整體感不丟失的效果。該舞蹈編排以中國古典舞的動作語彙為主,體現了新時期學院派舞蹈創作風格。舞台整體結構清晰、形象鮮明、流動感強,編導的巧妙之處在於寫意般或虛實結合地推進作品內在情緒的邏輯發展。從而使作品具有較好的歷史感與文化感。
該作品被譽為是學院派中國古典舞的代表作之一,久演不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