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秋菊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鎖定
張秋菊,女,遼寧營口人,現任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1] 
中文名
張秋菊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遼寧營口
畢業院校
遼寧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美國科技政策與戰略情報研究、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政策研究
職    稱
研究員

張秋菊人物經歷

  • 2016.08至今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副研究員 研究員
  • 2004.08-2016.07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助理研究員(2004),副研究員(2006)
  • 2001-2004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獲理學博士學位
  • 1998-2001 新疆師範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
  • 1994-1998 遼寧師範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

張秋菊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科技政策與戰略情報研究、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政策研究。 [1] 

張秋菊科研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時間
角色
1
農機裝備國際研究動態監測與分析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
2016.12-2017.12
課題負責人
2
科學影響評估與基礎科學發展:以美國和英國為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5.12-2016.11
課題負責人
3
新增能力項目-優秀科技人才發現與遴選分析工具
中科院發展規劃局
2013.11-2015.11
課題負責人
4
青年人才項目-面向戰略決策支撐的專利分析新指標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
2007.10-2009.12
課題負責人
5
科學研究動態監測快報基礎科學專輯
中科院基礎局
2009.1-2010.12
執行負責人
6
重大交叉前沿路線圖-化學與生命科學重大交叉前沿發展態勢分析
中科院規劃戰略局
2008.01-2009.12
執行負責人
7
重大交叉前沿路線圖支持服務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
2007.01-2009.12
執行負責人
8
科學基金促進基礎研究國際化戰略與國別合作政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4. 8-2016. 7
課題聯繫人
9
國外科技合作計劃組織與運行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3.11-2014.11
課題聯繫人
10
發達國家科技計劃全過程管理機制研究
中科院發展規劃局
2015.1-2016.6
重要骨幹
11
重要國際組織關注的科技與發展問題
中科院發展規劃局(規劃戰略局)
2010-2016
重要骨幹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資源流動與配置研究
中科院規劃戰略局
2011-2013
重要骨幹
13
國外科研機構業務管理模式研究
中科院規劃戰略局
2012.9-2014.9
重要骨幹
14
中科院國際合作十三五規劃預研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
2014.11-2015.11
重要骨幹
15
中國科學院國際化指標體系設計及本底情況調研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
2013-2016
重要骨幹
16
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政策研究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
2011-2012
重要骨幹
17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十二五發展規劃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
2010.1-2010.12
重要骨幹
18
國外重要國立研究機構管理動態監測報告
中科院計劃局
2013
重要骨幹
19
主要國家科技資源配置機制研究
中科院計劃局
2012
重要骨幹
(更新時間:2017年1月)

張秋菊代表著作

1.胡智慧、王建芳、張秋菊、李宏、任真《世界主要國家國立科研機構管理模式研究》,科學出版社,2016,副主編,第四章基於大科學裝置的科研機構業務管理模式(美國能源部國檢實驗室)、第五章典型機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美國洛克菲勒大學)。
2.發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機制研究課題組,《發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機制研究》,科學出版社,2016,編委,第二章美國科技計劃的全過程管理(美國能源部的科技計劃管理及典型計劃、美國NIST的科技計劃管理及典型計劃)
3.國際科技戰略與政策年度觀察研究組,《國際科技戰略與政策年度觀察2015》,科學出版社,2016,編委,第五章科技創新政策與措施、第六章2014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科技政策新進展(美國)
4.日本科技創新態勢分析報告課題組,《日本科技創新態勢分析報告》,科學出版社,2015,編委,第三章科技研發現狀
5.十年決策-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宏觀科技政策研究組,《十年決策-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宏觀科技政策研究》,科學出版社,2014,編委,第五章科技優先領域選擇,第八章美國科技政策發展態勢
6.《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科學出版社,2013,第十五章未來競爭:世界主要其他國家或地區面向2020年的科技戰略。
7.創新集羣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組,《創新集羣建設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2,編委,第二章創新集羣建設與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第五章美國創新集羣建設實踐。
8.潘教峯等著,《國際科技競爭力研究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編委,第四章目標國家技術創新產出能力分析。
9.國際科技合作政策與戰略研究課題組,《國際科技合作政策與戰略》,科學出版社,2009,編委,第十章美國國際科技合作政策與戰略、第十八章巴西國際科技合作政策與戰略。
10.傅伯傑、趙文武、張秋菊、李宇,《黃土高原景觀格局變化與土壤侵蝕》,科學出版社,2014,副主編,第一章景觀格局過程與尺度、第二章小流域景觀格局變化及其驅動力、第三章縣域尺度景觀格局變化及其驅動力、第五章區域尺度景觀格局變化及其驅動力。
11.陳利頂、呂昌河等著,《黃土丘陵區土地利用與水土流失的尺度效應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編委,第三章土地利用變化特徵及其驅動機制、第四章土地利用變化的尺度效應。 [1] 

張秋菊代表論文

1.張秋菊、葛春雷、王建芳、李宏,美歐重大科技專項計劃概覽,《中國科學報》,2017,1
2.張秋菊、胡智慧,中國與肯尼亞加強科技合作的路徑分析,《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6,5
3.張秋菊,美國增材製造創新研究所的運行機制分析與啓示,《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4,《新華文摘》2015,14轉載
4.張秋菊,預算緊縮環境下的美國科技與創新政策新舉措,《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6
5.王文君、張秋菊,西班牙卓越科研中心計劃資助管理分析,《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12
6.裴瑞敏,張秋菊,葛春雷、陳曉怡等主要發達國家科技人才開發政策綜述,《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9
7.胡智慧、張秋菊、任真等, 2013年世界主要國家和組織科技與創新戰略新進展,《科學發展報告2014》,科學出版社,2014
8.胡智慧、李宏、張秋菊等,2012年世界主要國家和組織科技與創新戰略新進展,《科學發展報告2013》,科學出版社,2013
9.譚宗影、黃羣、陽寧輝、張秋菊,馬普學會的學科佈局與學科優勢分析,科學觀察,2007,2(4)
10.張秋菊,德温特分析工具在機構比較研究中的應用,圖書情報工作,2006,50(5)
11.Qiuju ZHANG、Bojie FU, Dynamic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semi-arid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4.103(3)(SCI)
12.Bojie FU、Qiuju ZHANG et.al.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 use and their relation to landscape physical attribute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2006.65 (SCI)
13.Wenwu ZHAO、Bojie FU、Liding CHEN、Qiuju ZHANG,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at large watershed scale using RUSLE and GI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2005.16(SCI)
14.張秋菊、傅伯傑、陳利頂、趙文武,黃土丘陵溝壑區縣域耕地糧食生產力和糧食自給能力變化差異,《資源科學》,2004(2)
15.張秋菊、傅伯傑、陳利頂、趙文武,關於景觀格局演變研究的幾個問題,《地理科學》,2003,23(3)
16.張秋菊、傅伯傑、陳利頂、趙文武,黃土丘陵溝壑區縣域耕地變化驅動要素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003,17(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