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福林

(烈士、川藏公路築路英雄)

鎖定
張福林(1925年—1951年),男,烈士、川藏公路築路英雄 [1]  生於河南省扶溝縣林宋村。1951年,修築川藏公路時犧牲。 [2] 
張福林曾用一挺機槍打退敵人18次進攻的“鋼鐵戰士”。是“但凡黨需要步兵變工兵”的“模範黨員”,是苦心鑽研全線推廣放大炮法的“技術尖兵”。 [2-3] 
中文名
張福林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5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張福林人物生平

張福林,1925年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林宋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地主老財的剝削壓迫下,全家人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
1948年秋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的炮兵戰士。
曾用一挺機槍打退敵人18次進攻的“鋼鐵戰士”。他是“但凡黨需要步兵變工兵”的“模範黨員”,是苦心鑽研全線推廣放大炮法的“技術尖兵”。 [2] 
1950年,張福林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1年,年僅25歲的張福林和戰友們來到德格,在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修路。高原缺氧、惡劣環境是一道道“攔路虎”,為打通雀兒山,張福林放下步槍、潛心學習,潛心鑽研爆破技能,創造了當時全國爆破的最高紀錄,使整個工程進度提高3倍多。就在雀兒山隧道即將打通之際,在一次爆破中,張福林不幸被巨石砸中,將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雀兒山上。 [1] 

張福林所獲榮譽

1952年,張福林被西藏軍區後方部隊黨委追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追記一等功,生前所在班被命名為“張福林班”。
1953年,當時的中央交通部、西南軍區授予張福林烈士“築路英雄”稱號。 [2] 

張福林後世紀念

張福林雖然犧牲了,但以他名字命名的“張福林班”以及張福林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60餘年後,海拔近5000米的雀兒山隧道建成,變翻山而過為穿山而過,隧道出口就是張福林烈士陵園。

張福林人物評價

“兩路”修築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項超級工程,築路軍民戰天鬥地的大無畏精神和史詩般的英雄事蹟,足為後世表率。築路大軍以及60多年來一代代護路人孕育並不斷豐富內涵的“兩路”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宗旨的集中體現。 [1]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以張福林為代表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成為中國大地上又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2] 
參考資料